1.新能源北汽汽车怎么样

2.新能源汽车形势一片大好,北汽蓝谷的日子却不好过

3.一线|小米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4.别再问到底造不造车,华为和这位伙伴刚刚公布了答案

5.4只华为龙头概念股,强势有穿越性,已被资金关注建议重点收藏

6.固态电池的龙头企业(最新一览)

新能源北汽汽车怎么样

小米汽车是北汽蓝谷代工的吗-小米汽车北汽蓝谷

2021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太“友好”了。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和车型在没有新能源汽车补贴“羁绊”的情况下,销量越来越好。比如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三大品牌销量一路走高,基本脱离了“危险区”;特斯拉在国内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整体销量在Model3和ModelY的价格水平上还是相当不错的;国产五菱洪光MINIEV,其自行车销量在3月份突破了3.5万辆,可以称得上是一款神车的存在。比亚迪韩,级别20万以上,也有月销1万辆的业绩,在国内中大型车中也是非常标志性的销量。而且在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领域再次掀起狂潮。华为、360、小米等企业相继宣布进军汽车行业,充当主机厂、投资机构或供应商。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热闹了好几年。

然而,在这场轩然大波中,国内新能源汽车曾经的“龙头”车企已经失去了市场地位,继续朝着“酷”的方向前进。这个品牌就是北汽新能源,也就是财报中提到的“北汽蓝谷”。2013年至2019年,该品牌连续七年保持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冠军。可以说,那些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当风光,一度被一些评论认为是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最成功的案例。没有人,因为比亚迪当时在纯电动车领域还没有现在这么耀眼。然而,从2020年开始,北汽新能源的形势急转直下。现在,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北汽新能源已经失去了存在感。

2020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售新车25914辆,相比2019年的15万辆,呈现断崖式的销量下滑!而这仅仅是开始。2021年北汽蓝谷最新产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北汽新能源总销量为4177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6.43%。再说要知道,2020年1-4月,国内车市众所周知,整体表现非常糟糕。北汽新能源今年前4个月的销量表现比去年还要差,所以只能说月均销量只有1000多辆,对于一个普通的品牌主机厂来说确实比较寒酸。如果任由这样的表现继续下去,北汽新能源离“爽”也就不远了。

其实北汽新能源的“崛起”和衰落都是有迹可循的。北汽新能源在创立的时候,其实就把主要的目标市场放在了B端,也就是大客户,尤其是出租车、在线租车、汽车租赁行业。2013年到2019年,正是这些行业发展迅猛。许多城市和地方的传统燃油燃气出租车被纯电动汽车取代,拥有先发优势的北汽新能源抓住了那个机会。这段时间,网约车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北汽新能源的产品具有价格相对低廉、标称续航能力高等优势。于是那段时间,北汽新能源快速成长,在B端市场尝到了甜头。

而在B端尝到甜头的北汽新能源,并没有在C端,也就是消费端发力。北汽新能源的个人和家庭用户数量还很少,在路上看到北汽新能源家用车的概率很低,这是北汽新能源的致命缺陷。然而,随着2020年国内市场的低迷,尤其是出行行业大规模的雷电风暴,出行行业对车辆的需求大幅下降,这对北汽新能源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大客户的购买和需求戛然而止,个人和家庭客户没有相应的产品。毕竟那些供应给大客户的纯电车,和智能、主动驾驶、豪华无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相当于同时失去了B端和C端用户,销量自然下降很快。如果不能迷途知返,在C端获得市场份额和地位,北汽新能源将一去不复返,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国内销量优秀的电动车产品几乎都是面向C端的。

北汽新能源面向C端,不是不努力,而是收效甚微。此前,北汽新能源推出了自主高端品牌至尊福克斯。目前在售的有两款,分别是售价24.19-31.99万元的ARCFOXαT和售价25.19-34.49万元的ARCFOXαS。不过这两款的销售表现都很一般。阿尔法T去年8月上市,2020年销量仅709辆,2021年前4个月仅398辆,最高月销量170辆;阿尔法于今年4月上市,月销量仅为15辆。可以说,这两款车的销售业绩,即使在20多万的价位,也是相当低的,因为蔚来、理想等30多万的电动车和特斯拉Model3的销量都相当优秀。

当然,BAIC新能源在C端尤其是极狐品牌上打不出局面也不是偶然。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北汽新能源本质上是传统自主品牌,也是低端品牌。如果说长城和吉利在销量不错的情况下推出高端品牌WEY品牌和柯灵品牌,属于大势所趋,那么北汽新能源作为销量不佳的低端自主品牌,在C端市场毫无存在感。走投无路的时候,直接去找极限福克斯这样的高端品牌,相当于“沙中盖楼”,属于基础差的,销量自然上不去!

所以,其实本质上,北汽新能源放弃了鼎盛时期重新转型的机会。如果B端市场火爆,C端市场快速增加,那么北汽新能源也可能像比亚迪一样存在。然而,北汽新能源已经错过了培育C端的时机。现在可以说,像极狐这种不知名的高端品牌,重新打开C端市场的希望不大。北汽新能源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彻底失去了先机!

百万购车补贴

新能源汽车形势一片大好,北汽蓝谷的日子却不好过

作者:龚进辉

新能源 汽车 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但似乎与北汽蓝谷无关,因为它的日子并不好过。

前不久,北汽蓝谷发布2021年半年报。财报显示,其营收为24.37亿元,同比减少21.69%,净亏损为18.1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缩窄2.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20.9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扩大5.43%。更为扎心的是,北汽蓝谷扣非净利已连续8年负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今年上半年,车企普遍从疫情影响中复苏,实现财务业绩的显著回升,而北汽蓝谷依然处于低谷状态,未能止跌回稳。当然,产销量未达预期,更能直观地反映出北汽蓝谷的尴尬处境。

今年7月,北汽蓝谷仅生产 汽车 350辆,同比下滑68.77%,销售 汽车 3491辆,同比增长73.77%;其中,被寄予厚望的ARCFOX极狐在7月交付525辆,环比上升90%。今年1-7月,北汽蓝谷累计生产 汽车 2507辆,同比减少73.81%,累计销售 汽车 10450辆,同比减少37.46%。

而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95.8万辆和94.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7倍和1.6倍。整个行业稳中向好,北汽蓝谷却交出如此差的成绩,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同时,北汽蓝谷产销严重失衡,代表其在今年销售的大部分车辆是清理此前的库存,并暴露出产能明显过剩的弊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产能利用率仅为5.35%,不敌2020年的9.96%。

明眼人都看得出,今年前7个月,北汽蓝谷产销大幅下滑,是营收和扣非利润衰减的一大直接原因,背后是其正在进行一场无比艰难的转型。今年2月,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透露,改革是北汽蓝谷的重点,“2020年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年,但目前公司正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无论是转型还是改革,经历阵痛在所难免。入市较早、加上有政策扶持,北汽蓝谷连续7年成为国内纯电动 汽车 市场的销量冠军,2019年销量突破15万辆,但短短1年便跌入谷底,2020年销量暴跌至2.59万辆,根本原因在于销售结构的调整并非易事。

北汽蓝谷的销量构成大部分由B端市场消化,长期依赖于租车市场、网约车公司、公务车等B端用户,而C端消费者购买的比例并不高。以2019年15万辆的年销量为例,约70%是对公业务,剩下30%是私人车主,总销量中占比最高的车型是EU5,年销量达9万多辆,其中有7万多辆是对公销售。

事实上,北汽蓝谷过度依赖B端市场存在不小的隐患,弊端显而易见。一旦政策或行业出现变动,其自身发展就会受限。2020年,占比较高的对公销量受疫情影响严重,加上政府补贴大幅退坡、新能源 汽车 销售从公共用车转向私人用车,北汽蓝谷未能抓住行业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机遇,提高产品力和品牌力,导致迅速走向衰落,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直到今年上半年仍未见好转。

当然,自2020年以来,北汽蓝谷销量一蹶不振,并不代表其并未推动转型,充其量只能说转型不顺,短期内很难见效,急是急不来的。目前,北汽蓝谷旗下有ARCFOX极狐和BEIJING两个品牌。其中,前者为高端品牌,已上市阿尔法T、阿尔法S两款高端纯电动乘用车;后者为经济型品牌,主要产品有EU、EX、EC系列,涵盖A级到A00级全系列车型。

其中,ARCFOX极狐是北汽蓝谷抢夺C端消费者的一张王牌,各种优质资源向其倾斜。一大实锤便是,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仍保持高额亏损,一个原因便是推进ARCFOX极狐品牌提升和渠道建设,向特斯拉、蔚来学习,与过去切割,全力 探索 直营模式。

刘宇给ARCFOX极狐定下的目标是今年销量达到1.2万辆,接近去年销量的一半,野心勃勃可见一斑。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数据显示,今年1-7月,阿尔法T累计批发销量是1191辆,阿尔法S累计批发销售604辆,加起来仅有1800辆,即便下半年是 汽车 销售旺季,ARCFOX极狐也难以完成既定目标,毕竟差距实在太大。

话说,ARCFOX极狐无法达标,强敌环伺之下艰难突围,北汽蓝谷用3年重回第一阵营这个目标更加难以实现,刘宇立下的Flag可能被残酷现实打脸。要知道,论年销量的话,北汽蓝谷连在造车新势力中都排不上名号,更别提与上汽、比亚迪等传统车企巨头相比,重回第一阵营难度极高。

而随着百度、小米、滴滴、创维等玩家的争相入局,使新能源 汽车 市场竞争加剧,北汽蓝谷更加难以突围,未来前景存在较大变数。对此,其制定的竞争策略是,短期内不再追求规模领先,但在技术、产品、用户运营等核心能力上对标领先。恕我直言,别的不说,论技术的话,北汽蓝谷达到行业领先太难了,原因有二:

一是研发投入远低于同行。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5.94%至4.08亿元,而同期蔚来、小鹏研发费用分别为15.7亿元、13.98亿元,是北汽蓝谷的3.84倍、3.43倍。试问,北汽蓝谷研发投入与同行不在一个量级,凭什么保证技术的领先性?

二是核心技术依赖外部合作而非自研。鉴于行业竞争加剧,北汽蓝谷开始转变思路,更聚焦于市场销售端和产品开发端,并联合华为、百度等合作伙伴提升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比如,阿尔法S华为HI版车型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它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 汽车 。

同时,ARCFOX极狐与百度联合推进Robotaxi项目,完成Apollo自动驾驶系统在极狐 汽车 上的系统搭载、产品验证、系统集成联合测试,按计划实现产品交付。众所周知,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 汽车 的核心技术,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车企通常选择投入重金和人力自研,像北汽蓝谷这样假手于人、仰仗合作伙伴的玩家少之又少。核心技术不自主拥有,北汽蓝谷很容易在发展中受制于人。

从现实层面来看,尽管阿尔法S与华为合作占据先发优势,但不会持续太久。今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透露,华为未来将与车企合作陆续推出3个 汽车 子品牌。这意味着,阿尔法S并非华为唯一的合作车型,届时其独特价值将不可避免被稀释。而ARCFOX极狐与百度无人车的合作,短期内又无法给公司经营带来实质性效果。

由B端转向C端受阻、技术难以领先,当下北汽蓝谷处境十分艰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其仍免不了过苦日子,销量、营收、利润等关键经营指标的改善注定任重道远,3年可能不够。鉴于此,北汽蓝谷应该保持战略定力,做时间的朋友,坚定推动改革,才能真正享受到新能源 汽车 蓬勃发展的红利,而不是沦为违背大势的局外人。

一线|小米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此外,小米 汽车 的经营范围包括: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销售 汽车 、应用软件服务等。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230"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4/78a37c9cc50185e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登记地址为小米集团北京亦庄产业园区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459"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4/e49cb45572ea761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459"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4/8c6cbd10188ac86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小米 汽车 为何落户北京亦庄?

业务方面, 8月25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以约7737万美元的总交易金额收购自动驾驶公司DeepMotion Tech Limited(深动 科技 )。完成交易后,深动 科技 将成为小米的全资子公司。

天眼查信息显示,深动 科技 专注于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感知、定位、规划及控制的算法,以及自动驾驶应用的全套软体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所在地同样位于北京市。

政策方面, 《北京市智能网联 汽车 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明确指出,2022年,形成满足高级自动驾驶(L4级别)要求的智能网联 汽车 完整技术体系;全市智能网联 汽车 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具体到亦庄,今年3月,《中国 ( 北京 ) 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首批产业政策》明确提出“打造新能源及高端 汽车 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地”的目标,并针对不同条件设定了最低3000 万元、最高1亿元的资金支持政策。

其中,“鼓励国内外新能源智能 汽车 整车厂商落户开发区。对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可给予龙头企业最高1亿元创新资金支持;鼓励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达到L4级别以上有条件规模化生产。对完成首批成果转化的企业,根据成果转化效果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最高3000万元。”

上述政策均提及L4级智能驾驶,而就在今年7月底,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其微博发布招聘海报,并表示:首批招募500位自动驾驶技术精英,自研行业领先的L4级智能驾驶能力。

此外,今年4月发布的《北京市智能网联 汽车 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显示,将包括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设为政策先行区。

人才培育方面, 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均位于北京市,且不少国内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管理层均出自上述高校。

地理位置方面, 高德地图显示,小米 汽车 北京亦庄总部距离北汽新能源蓝谷研发中心仅2.9公里;同时,奔驰研发中心、富士康精密组件以及多家物流公司也位于亦庄。

如若上述消息属实,意味着小米原有部门及周边产业在造车方面或可形成一定区位协同优势。

此外,2020年7月,占地161亩的国汽智联研发中心项目在亦庄开工,围绕自研项目实验开发、服务市场研发实验开发、公共检测认证服务规划建设。

小米造车:17位成员合影、已入职300人

9月1日,雷军在其微博官宣“小米 汽车 正式注册”,并公布了一张共有17人的合影,这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小米 汽车 的核心成员”。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408"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com/ef/0904/85436c0b5fc4bc0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有媒体报道称,合影人员包括:在供应链与电池方面经验颇丰的小米集团副总裁、参谋长、小米集团采购委员会主席张峰、前宝马iX的外观主设计师李田原等。总体来看,17位合影人员主要涉及生态链、软件、销售等业务。

此外,根据小米官方消息,小米 汽车 已收到超2万分简历,但仅有约300人完成入职。据悉,小米 汽车 团队目前还处于扩张阶段,预计相关人才招聘将持续至年底。

当前,小米 汽车 版图已逐渐浮现。

其中,除收购自动驾驶公司深动 科技 外, 在自动驾驶方面, 小米投资了ADS(自动驾驶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与产品供应商纵目 科技 、国内激光雷达初创企业禾赛 科技 、可为车企提供L2-L4级自动驾驶“融合感知+智能决策”软硬件集成系统的上海几何伙伴。

此外,今年7月,智能出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海之博电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独家投资。

动力电池方面, 小米投资了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商蜂巢能源、动力电池上游材料商赣锋锂电。

芯片方面, 今年8月,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聚芯微电子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华业天成、恒信华业等联合领投。

智慧停车方面, 今年8月,“城市级智慧停车、静动态交通”领域企业智慧互通(爱泊车)宣布获得小米集团的战略投资。

该专家进一步解释道:“当前,新能源 汽车 供应链的逐渐成熟与底层平台的开放,让造车的难度与成本进一步降低。随着软件定义 汽车 的趋势愈发明晰, 汽车 行业的商业模式逐渐由一次性硬件收费转换为‘硬件作为流量入口、软件持续收费’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软件在其中的占比进一步加大。而本就以软件为主营业务的 科技 公司,其技术与生态优势则是切入赛道的最佳武器。”

别再问到底造不造车,华为和这位伙伴刚刚公布了答案

2021年4月17日,华为终于“造车”了。但是,并非以苹果、小米们的方式。当日,华为与ARCFOX极狐“联名款”新车阿尔法S华为HI版全球首发,创造数项全球第一。面对到底造不造车的追问,这种硬核“辟谣”方式很华为。不过,全球智能汽车巨大风口和短期窗口之上,华为真的永远不造车?我们不妨思考几个问题,也许可以得出答案。

第一问:华为,为什么不造车?

华为到底造不造车,这本不是个问题。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帮助汽车企业“造好”车、造“好车”,是华为一再强调的企业战略。4月12日全球分析师大会,4月17日ARCFOX极狐品牌之夜,华为连续重申这一立场。但2019年以来,成立汽车BU、电动技术有限公司,发布车载版鸿蒙OS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I等大动作,让“华为造车”的声音此起彼伏。以至于华为多次宣布不造车,成了人们的关注点。

ARCFOX极狐品牌之夜暨新品发布会

不造整车,“逆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舆论对华为造车的关注,一方面是对华为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同行衬托。毕竟苹果突然宣布造车,小米上演“真香”定律,华为也有不做手机的“前科”。但是与全球汽车巨头直接同场竞争,不是唯一选项。在造车选择上,华为与苹果、小米们背道而驰,向英特尔、博世们看齐,以合作伙伴身份入局,希望成为汽车界的安卓。毕竟以十万亿元为体量单位的全球汽车市场,完全容得下更多的供应商巨头。中国汽车产业链上游,也需要更多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领袖。

于是,首先帮助哪家汽车企业造好车,成了关键问题。华为在汽车圈的第一个“好友”,是ARCFOX极狐。

第二问:华为,为什么联手ARCFOX极狐?

华为和ARCFOX极狐的合作由来已久、全面深入。华为与ARCFOX极狐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9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是华为与国内车企正式签下的第一份战略协议。2018年11月,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1月,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2020年9月,ARCFOX极狐阿尔法T上市之后,华为消费者BG总裁余承东、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等高管,与ARCFOX极狐高层密集互动、高频互访。

财经作家吴晓波、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互动

华为与ARCFOX极狐,在正确的时间遇见正确的人。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开拓者,北汽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累计销量超过50万辆,连续七年蝉联全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第一。2016年前后,北汽新能源决定进入智能汽车领域,ARCFOX极狐应运而生。对于2017年夏天的合作起点,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回忆道:“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以奋斗者为本,以客户为中心,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当讨论时,我们兴奋的发现,彼此都有奋斗者文化。所以我们达成‘两个奋斗者伙伴,一部世界级好车’的共识。”

如王军所言,双方确实是“两个奋斗者伙伴”,但什么是“一部世界级好车”,需要更明确的定义。

第三问:ARCFOX极狐到底是什么?

全球汽车百年大变局,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大风口。ARCFOX极狐品牌挚友、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决定人类经济生活走向的四大变量,是通信方式、知识传播、动力系统、交通工具的改变。诞生百年以来,汽车作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从未缺席任何一次人类重大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新能源为核心的本轮革命,汽车一定会成为胜利者和终结者。人类每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都应用在经济最活跃的国度,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美国,这一次汽车革命的最大突破口和风口,肯定在中国。

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品牌向上最后窗口。中国汽车品牌崛起之路,可以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国内与合资品牌竞争中活下来,这一目标初步达成。第二阶段,也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走出去,在全球市场展开竞争。第二条路径是走上去,在国内市场孵化民族高端品牌。智能驾驶、电动化等新四化浪潮,强烈冲击高端市场格局。这为ARCFOX极狐等中国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创造了最大、也可能是最后的战略机遇。华为和ARCFOX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突出优势,为进军高端汽车市场插上双翼。

未来的高端汽车到底是什么?是从A点到B点的自动驾驶交通工具,还是如ARCFOX极狐品牌挚友、国际著名建筑专家马清运所说,是专属于自己和家人的人居终极模式?面对巨大不确定性和美好可能性,ARCFOX极狐认为造车不应有任何边界,要释放科技的包容心,让每个人都成为智能科技的受益者,把定义汽车的权力交还给用户。以技术包容、产业包容、人性包容为初心,ARCFOX选择追求极致性能和创新设计,以无界美学、人本科技、极致体验三大核心价值,连续打造世界级好车,在20万+中高端市场立足。

机遇千载一时,但仰攻高端注定是一条漫长、艰辛且充满风险的道路,只有少数得道多助的强者才能登顶。

第四问:华为给ARCFOX极狐赋能什么?

华为解决方案: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王军在ARCFOX极狐品牌之夜上指出,“华为的愿景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对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板块,我们的愿景是,华为不造车,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让每个人都能从数字技术中收益,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正基于此,在四年时间里,华为携手ARCFOX极狐专心造好车,为此投入3000多名研发人员,也带来了一系列震动世界、人人受益的出行解决方案和科技成果载体。

真正的合作伙伴,不在意声量而在乎质量。ARCFOX极狐和华为低调但高质量的合作,在流行比拼“朋友圈”及资源整合能力的舆论环境中,是一股清流。早在2019年1月,双方共建“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联合打造面向下一代的世界级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合作领域覆盖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电动等华为全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双方在车云、APP车控、VDC、热管理、MCU、VCU等领域也有全面而深入的合作。

华为智能座舱产品部总经理王庆文,介绍阿尔法S智能座舱和鸿蒙OS系统

HI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全面赋能。2020年10月,华为正式发布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HUAWEIINSIDE)。HI提供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包括三大计算平台以及三大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HI是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用于帮助汽车企业造好车。不出预料,其首先用于赋能ARCFOX极狐及旗下产品序列。以搭载鸿蒙OS智能互联系统的ARCFOX最新产品为例,其目前已经支持多达23个应用生态。

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华为的强大赋能下,ARCFOX极狐旗下产品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第五问:ARCFOX极狐产品,是否符合预期?

世界级好车,不止一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指出:“今天看到ARCFOX极狐的产品,就像看到华为和ARCFOX极狐共同孕育的孩子一样,非常激动、骄傲。”ARCFOX极狐品牌挚友吴晓波也认为,人应该是一切科技的创造者,也是受益者,要让所有的科技可塑、可感,可以随时被唤醒、被参与、被使用、被拥有,无缝融入人的生活,嵌入人的感情。因此,汽车不再是坚硬的商品,而是和人类生活共生的生命体。ARCFOX极狐与华为连续孕育三款堪称生命体的世界级好车。

阿尔法T

第一个生命体,高端智能长续航纯电SUV,阿尔法T。2020年9月,ARCFOX极狐首款量产车阿尔法T上市。其源自ARCFOX极狐、华为、麦格纳联手打造的全球首个商业搭载5G技术的IMC架构,天生自带5G基因,并且率先搭载华为新一代MH50005G芯片T-BOX,让智能互联畅通无阻,实现真正新一代5G智能电动汽车的出行体验,被认为是智能网联+5G技术第一车。该车还拥有麦格纳百年豪华制造、653公里超长真续航、4.6秒百公里加速、20.3寸超宽4K大屏、α-Pilot智慧驾驶、α-Parking全场景魔术泊车、α-Cockpit全息座舱等核心亮点。

阿尔法S、阿尔法S华为HI版

第二个生命体,新一代智能豪华纯电轿车,阿尔法S。4月17日,ARCFOX极狐同时发布两款新车。第二款量产车阿尔法S定位为新一代智能豪华纯电轿车,共推出四个版本,售价25.19万元~34.49万元,品牌代言人王凯OTA版也即将上线。该车续航里程高达708公里,全球量产车第一,以及来自大师设计灵感的掀背造型、Ultrasuede麂皮、天然针缝工艺、哈曼影音娱乐系统、20.3英寸超宽感4K随心交互屏,零百加速仅需4.2秒,更具备进阶瞬时弹射起步模式。同时它具备750V闪电秒充,10分钟可充电195公里。

第三个生命体,自动驾驶全球新标杆,阿尔法S华为HI版。与此同时,全球自动驾驶新标杆阿尔法S华为HI版全球首发、开启预售,基础预售价38.89万元,高阶版预售价42.99万元。该车是全球首款搭载3颗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和全球首款城市通勤自动驾驶量产车,也是首款搭载华为鸿蒙OS和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的量产车型,达到华为目前最高阶自动驾驶水平。系统通过匹配高精地图准确提取车道及红绿灯信息,为用户缔造了全天候全场景的自动驾驶体验,可有效应对无保护左转、加塞、进出匝道等复杂路况。为应对极端情况,还在制动、电池、传感器、CPU、转向和架构等方面设置双冗余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双倍安全。

携手华为,历时四年,ARCFOX极狐连续打造三款世界级好车,交上一份令双方满意的答卷。

ARCFOX极狐汽车副总裁王秋凤女士与品牌代言人王凯先生宣布极狐阿尔法S售价

以ARCFOX极狐为参照,华为到底造不造车的答案很明确。在可预见的近期,“不造整车,聚焦ICT,以供应商身份,帮助汽车企业造好车”,是华为深思熟虑的可持续战略。其实,华为造不造车并不是问题,我们该关注的焦点是“造好”车、造“好车”。正如ARCFOX极狐品牌代言人王凯所说,“好的演员一定会被导演发现,并塑造好的角色,为观众所喜欢”。我们也相信,ARCFOX极狐旗下三款世界级好车会被更多的用户发现、拥有、欣赏。

4只华为龙头概念股,强势有穿越性,已被资金关注建议重点收藏

近期华为下场搞新能源无人驾驶 汽车 ,直接点燃了新能源 汽车 行情,以及无人驾驶行情,涉及到一些华为概念的行情也有一些异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主要就是由于智能手机发展的例子,当初智能手机发展的时代,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此期间包括像苹果,小米,华为等都通过智能手机,打开了很大一部分市场,特别是苹果靠这个一举打下王座,而小米通过这个在国内也是风生水起,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机遇了,这次的智能 汽车 ,其实也是这样的机会,说是 汽车 ,不过是 科技 产品上放 汽车 零件,也是跟智能手机一样的机会,这个赛道上的上,中,下游,都会因此受益,是非常宽泛的,所以这个赛道之广是确立的,其次这个方向是政策支持,所以会有更多的消息驱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大佬纷纷入场,想把握这个阶段的蛋糕,那么自然是存在机会的,而我们普通投资者,能够做的其实就是找准方向,做到跟随强者即可。

1.北汽蓝谷

基本面亮点: 它是知名的新能源 汽车 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同时与华为合作搞 汽车 。

技术分析: 它属于典型的弱势震荡后的放量爆发,而且是沿着10天线走趋势的,不是火箭发射直接上去的,那么它属于分歧里走强的,这种持续性机会较好,而10天线是它重要短期情绪支撑,所以要重点观察。

逻辑分析: 它属于这波新能源 汽车 行情的最老牌代表股,而它走上去是分歧走强的,自然更具备持续性,那么在大 汽车 行情没有结束前,它都是有阶段行情,为啥是阶段行情呢,因为它期间肯定要震荡的,这是它股性决定的,所以不要盲目追高,尽量去观察它整理后的阶段机会,其次就是看10天线的短期情绪支撑。

2.欣旺达

基本面亮点: 它是国内领先的消费类锂电池模组制造商,它的智能硬件事业部也有代工电子烟的业务。

技术分析: 它近期大趋势是弱势整理,当前处于阶段筑底震荡,按它波浪性形态,它是阶段修复机会的,而关键点是站住60天线的支撑,其次就是下方量能的延展性,这个位置是存在修复空间的,但是并不是火箭发射,短期还要震荡,中长会有阶段修复空间。

逻辑分析: 它不仅具备锂电池概念,它还涉及到电子烟,而近期外围电子烟概念又在反弹,同时国内锂电池新能源 汽车 也比较火热,那么热点概念的叠加,加上它的形态位置是有机会走修复的,不过它本身比较慢热不是那种火箭爆发类型,所以短期还要震荡,中长是存在修复空间的,所以对于它要根据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策略为上。

3.卓胜微

基本面亮点: 它是业界率先基于RFCMOS工艺实现了射频低噪声放大器产品化的企业之一。

技术分析: 它的形态很漂亮大体是沿着60天线上行,期间有跌破太后续都修复了,维持了大的重心抬升波浪趋势,那么它是受资金认可的,因为它跨越了市场熊牛,能够做到这样的情况,它自然是有着自己核心东西的,就技术而言,现在它依旧是维持大趋势,而这种大趋势下,不能盲目追高,更多的是寻找每次整理后的支撑节点,观察这个点会更好。

逻辑分析: 它基本上算是半导体里面的茅台,属于茅系列的个股,是具备穿越性和反复性的,核心趋势是资金的认可,在权重分化整理,走题材行情的阶段,它依旧保持了趋势,可见其强势性,那么对于它来讲机会点在于每次的阶段整理,而不是在于走阶段高位,要意识到它是走波浪形态的,走出阶段高位,它往往容易整理,这就是它的股性,大家要心里清楚。

4.TCL 科技

基本面亮点: 它主营半导体显示技术及材料,具有自主P的新型OLED材料的开发,聚焦蒸镀型OLED小分子材料。

技术分析: 它近期走波浪震荡走势,其实不算强,但也不算弱,走得中规中矩,当前因为缩量走整理行情,但是它的重心抬升趋势延展的大行情并没有打破,所以它是有修复机会的,它的关键就是当前位置能够修复站上60天线,就会再度延展趋势,所以当前位置是很关键的。

逻辑分析: 作为面板双雄之一,它其实相较与很多股它更具备稳定性,它在一个长期阶段延续了自己的固有走势,而只要它大趋势形态没有坏,从技术上它就要继续延展,而当前面临面板涨价,以及显示需求旺盛,这个在基本面上就是促进它发展的核心推动,所以作为短线客,在它身上是容易吃亏的,而作为中长线的投资者是容易在它身上获取红利空间的,所以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

固态电池的龙头企业(最新一览)

固态电池的龙头企业(最新一览)

固态电池是一种电池科技。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不同的是,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下面小编带来固态电池的龙头企业,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带来参考。

固态电池的龙头企业

固态电池的龙头企业如下:

1、北京卫蓝:2016年成立,专注于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卫蓝新能源脱胎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2、清陶能源:2016年成立,专注于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生产,率先实现了固态锂电池的产业化,建有国内首条固态锂电池生产线,2023年,续航超千公里的长续航固态电池将会在上汽的新款车型上实现应用。

3、赣锋锂业:旗下子公司赣锋锂电,于2022年1月,完成了首批搭载固态电池的50辆东风E70电动车的交付工作,开始了车辆的试运行。

4、辉能科技:固态电池龙头供应商,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100%硅氧体系,2024年实现锂金属负极体系的全固态电池量产。

5、宁德时代:作为锂电龙头企业,自然不会错过下一代电池技术,公司已深耕固态电池多年,并作出了电池样品,但没有详细的量产时间。

6、比亚迪:凭着刀片电池出圈,2016年起就自研固态电池,也发布了多个固态电池相关专利,为氧化物技术路线。

7、国轩高科:官方称已开发出了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半固态电池,已获车企的认可和项目定点,2022年底将会小批量装车试运行。

8、蜂巢能源:背靠长城汽车,目前旗下全固态电池实验室,已研发出了国内首批20Ah级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该电芯能量密度达350-400Wh/kg,但还需要实现商用,有消息称,蜂巢能源已在筹划上市事宜。

9、孚能科技:该公司一直坚持软包电池技术路线,目前第四代半固态软包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已达到了330Wh/kg,相比第一代的260Wh/kg的能量密度已经有了质的飞越,即将实现量产。

10、北汽蓝谷: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正在开展整车相关试验。

固态电池龙头股排名

固态电池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龙头,在毛利润方面。

在近7个交易日中,赣锋锂业有6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9.71%,最高价为83.55元,最低价为81.51元。和7个交易日前相比,赣锋锂业的市值下跌了146.62亿元。

公司正在对固态电池进行广泛的试验工作,在浙江宁波将投资建设一条亿瓦时级的中试生产线。

比亚迪:固态电池龙头,在毛利润方面。

近7日股价下跌6.56%,2022年股价下跌-7.54%。

15年9月,签署了《储能电站和光伏电站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联手格林美,打造废旧电池——新电池——储能电站产业闭环。

当升科技:固态电池龙头,在毛利润方面。

近7个交易日,当升科技下跌8.53%,最高价为70.35元,总市值下跌了28.52亿元,2022年来下跌-33.31%。

公司固态锂电材料已对国内外多个客户送样,产品性能获得广泛认可,目前正根据客户反馈和需求进行后续研究开发。。

固态电池上市公司其他的还有:金龙羽、广汽集团、科森科技等。

固态电池第一龙头股南都电源

1.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是电池技术的一种。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不同,固态电池是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因为科学界认为锂离子电池已经到了极限,所以近年来固态电池被认为是可以继承锂离子电池地位的电池。固态锂电池技术利用锂和钠组成的玻璃化合物作为导电物质,替代了以往锂电池的电解液,大大提高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2.固态电池的优势

(1)光-高能量密度。使用全固体电解质后,锂离子电池适用的材料体系也会发生变化。其中一个核心点就是不需要使用嵌锂石墨负极,而是直接使用金属锂作为负极,可以明显减少负极材料的用量,显著提高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

(2)薄——体积小。在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中,需要使用隔膜和电解液,两者加起来占据了电池近40%的体积和25%的质量。但如果用固体电解质(主要是有机和无机陶瓷材料)来代替,正负极之间的距离(传统上用隔膜电解质填充,现在用固体电解质填充)甚至可以缩短到几到十几微米,这样电池的厚度就可以大大降低——因此,全固态电池技术是电池小型化、薄膜化的必由之路。

(3)灵活性的前景。即使是脆性的陶瓷材料,当厚度在毫米级以下时,也常常可以弯曲,材料会变得柔韧。相应的,全固态电池在轻薄化后,柔韧性会有明显的提升。通过使用合适的封装材料(不能是刚性外壳),制成的电池可以承受数百到数千次的弯曲,从而保证性能基本不衰减。

(4)更安全。传统锂电池可能存在以下危险:大电流工作时可能出现锂枝晶,刺破隔膜,造成短路损坏;电解液是一种有机液体,在高温下会加剧副反应、氧化分解、气体生成和燃烧的倾向。采用全固态电池技术,可以直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固态电池第一龙头企业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真正固态电池的上市公司、固态电池第一龙头企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中科院固态电池上市龙头股票有哪些

1.国内固态电池公司有很多,且目前固态电池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谁才是真正的龙头企业,一切都是未知的。

2.目前固态电池有3种技术路径: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3.丰田、LG、松下、宁德时代均为第一种,国内企业以第二种为主,包括清陶能源,赣锋锂业等,第三种以欧美企业为主。

4.1、北京卫蓝2016年成立,专注于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卫蓝新能源脱胎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5.目前北京蔚蓝正在与蔚来汽车合作,将基于ET7车型,推出续航1000公里的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60Wh/kg,电池容量150度电,预计2022年底或2023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6.目前该公司还未上市,蔚来汽车是其大股东,小米、华为哈勃、吉利汽车也是其股东。

7.2、清陶能源2016年成立,专注于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生产,率先实现了固态锂电池的产业化,建有国内首条固态锂电池生产线,2023年,续航超千公里的长续航固态电池将会在上汽的新款车型上实现应用。

8.上汽、北汽均参与了清陶能源的投资,当升科技是其电池材料供应商。

辉能固态电池什么时候开始量产?

近十年,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能源车的蓬勃发展,各方企业围绕着产业生态链展开了一场技术与生产的激烈斗争,而动力电池更是政府及造车势力蓝图上的重中之重。为了提升能量密度及安全性,电池厂除了在现有锂电池技术架构下研发高活性负极材料外,企业家们更是不计成本地投入固态电池研发领域,望能通过绝对的安全性来创造绝对的优势,谁有机会研发出真正可商用、可量产的固态电池,谁便能角逐新能源车的下一个世代。

事实上,早在12年,辉能科技就发布了可以弯曲的薄型固态电池─FLCB(flexiblelithiumCeramicBattery),获得来自软银中国、丹丰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过亿美元的投资,14年开始量产固态电池,供货HTC,并将产品应用于皮带、安全帽等智能穿戴产品,而后再进入智能卡与IoT市场。16年辉能科技发布第一代固态电池技术。随着电池技术与生产规模提升,辉能科技进入对电池容量与电性要求更高的新能源车市场,并于17完成第二代技术,将原本第一代的纯固态电解质改为第二代的混合固态电解质,同时应用高能量三元正极活性材料、硅碳负极材料与其他特殊添加材料,除大幅提升能量密度外,亦同步提升导电度及充放电能力,使辉能第二代锂陶瓷电池之各项电性表现均超越液态锂电池。另外,辉能在今年发布了建构于固态电池技术优势上的突破性机构设计——能将新能源车电池包体积减半、重量减少两成、成本降低三成的3D封装技术。

相较于多数尚在研发阶段的固态电池厂,辉能的先行者优势与独创的二代技术、3D封装技术吸引本国、日本、美国及欧洲车厂争相走访,除了共同打造固态电池纯电车样品外,亦与国内及欧洲车厂商讨合作在地建厂生产电池芯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