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月销再破9万创纪录!比亚迪2021年销73万 新能源近60万

2.1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

3.比亚迪公布5月销量数据 新能源汽车增速喜人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统计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3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异常,陆续有不少新能源品牌都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有的让人惊喜,有的让人失望,有的让人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品牌在3月份表现出色,哪些品牌还需要加把劲。

比亚迪汽车

国内新能源当之无愧的王者比亚迪依然延续此前的增长势头,3月份销售207080辆,同比增长97.4%。其中乘用车销售206089辆(含出口13312辆),同比增长97.5%,可谓是一骑绝尘,这其中腾势品牌销售10398辆,环比增长42%,较上月涨幅加速。前三个月,比亚迪累计销售552076辆,与300万辆的目标相比,还得继续努力。好在比亚迪今年还有多款新车要上,像是海洋网的海鸥、海狮都是有望走量的车型,至于腾势、F品牌以及仰望这些高端品牌的销量肯定不会像比亚迪品牌一样疯狂,但出色的产品力还是能为其争得一席之地。

广汽埃安

得益于新车型的价格促销等因素,广汽埃安品牌在3月份销量达到了40016辆,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33%,1-3月累计销量达到了80308辆,同比增长79%,其中销量最好的依然是AION S系列和AION Y。凭借着高性价比和高续航的产品,埃安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不过今年埃安的新品集中在旗下高端品牌昊铂Hpyer系列上,包括纯电超跑Hyper SSR,以及纯电轿跑Hyper GT,他们能否撑起埃安品牌向上的野望,值得期待。

理想汽车

作为造车新势力中最坚挺的存在,理想汽车在3月份交付了新车20823辆,同比增长88.7%,环比2月份也有25.3%的增长。2023年1-3月累计交付量达到了52584辆,同比增长65.8%,截止到2023年3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了309918辆。作为引领了国内增程动力的新能源品牌,销量的不断攀升,印证了理想对于目标消费群体定位的精准。别的不说,单这新能源汽车的新三大件“冰箱、彩电、大沙发”不都是理想汽车引领的吗?

蔚来汽车

定位高端的蔚来汽车表现还算稳定,3月份交付了10378辆新车,同比增长3.9%,环比下滑14.63%;一季度蔚来共交付新车31041辆,同比增长20.5%。虽说同比有所增长,但环比的下滑不是一个好现象,好在蔚来汽车今年还有三款第二代技术平台的新车要发布,如果交车及时的话,实现超过雷克萨斯燃油车销量的目标应该不算困难,毕竟蔚来汽车便捷的换电服务已经令其构筑了不同于其他新能源品牌的护城河。

哪吒汽车

销量上上下下的哪吒汽车3月销量又破万了,3月份交付10087辆,与上月表现相比变化不大,同比下滑16.12%。其中,哪吒V车系交付4793辆,哪吒U车系交付3088辆,哪吒S交付2206辆。整个一季度累计销售26176辆,同比下滑13.32%。哪吒汽车主要还是依靠低端的V和U两个车系,而寄望于冲击高端的哪吒S,市场表现一般,才开始交付的17.98万(限时优惠)的增程小版似乎并未展示出期待的战力。

深蓝汽车

刚刚独立的深蓝汽车在3月份销量达到了8568辆,环比增长了108.8%。2023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达到了18808辆。咱就说这4.2万综合补贴对于20万的车来说,还是很给力的,市场给出的反馈也算比较积极,首款SUV深蓝S7也将会在上半年上市,如果价格给力,相信对于销量提升会有助益。但目前唯一在售车型深蓝SL03的投诉也不少,这对于刚刚独立的品牌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在推出新款P7i后,销量继续回升,在3月份交付7002台新车,环比增长16.5%。2023年第一季度累计交付18230辆,相较于去年,一季度每个月的交付量都是下滑的,同比跌幅为47.25%,近乎“腰斩”。不得不说,深陷销量瓶颈的小鹏汽车掉队已经相当明显,与曾经的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拉开较大距离。好在P7i的上市和快速交付还是令小鹏汽车看到一些希望,3月P7车型总交付3030台,环比增长32%,而今年还有5款新车,如果都能有P7i的势头,那还是有望重回增长轨道的。

极氪汽车

去年单车销量破万的极氪汽车今年状态不佳,这个品牌在3月份交付6663辆,同比增长271%,环比增长22%,新加入的极氪009交付了2000辆,作为均价52.7万的豪华纯电MPV来说,实属不易,但这也更反衬出了极氪001的式微。第一季度共交付15234辆,这对于全年销量任务14万的极氪来说,不算是好消息,不过极氪CEO安聪慧倒是很有信心,除了极氪009未来3个月订单已排满,新车极氪X将在3季度开始交付,年底还将有一款A+级纯电轿车上市,但交付时间短,产能如果跟不上,对于销量增长的帮助还是有限,毕竟极氪009的交付节奏就很慢。

零跑汽车

至于零跑汽车,3月销量为6172辆,同比下降38.64%,环比增长93%。今年一季度,零跑汽车累计交付10509辆,同比下滑达51.3%,整体销量排名已被甩至末尾。要知道这可是在发布了起步价更低的C11增程版,以及整体售价进一步降低的2023款C01、C11EV、T03等全系新品的基础上取得的成绩。

smart

smart品牌3月份在华交付5911台,环比增长63.5%,创出阶段性新高,smart于今年第一季度在华共交付12697台。在新能源一片降级声中,Smart选择加推定价更低的入门车型应对,相比直接降价促销,这种方式确实对品牌影响更小。作为国内最具时尚感的新能源品牌之一,Smart还采用了预埋硬件的订阅模式,只不过相对于特斯拉等品牌订阅模式以高阶驾驶辅助系统不同,Smart精灵#1连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通风和座椅加热功能都需要付费订阅,也一度引发争议,对于口碑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通过这些新能源品牌的销量数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便是销量绝对值看上去不高,但各家依然是同比增长明显,数据看上去都很美丽。毕竟去年3、4月份受疫情的影响比较严重,加之今年3月价格战背景下市场需求快速释放,如果同比都没有增长的话,这个品牌真的就有些危险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千寻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月销再破9万创纪录!比亚迪2021年销73万 新能源近60万

随着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新能源车的销量也随之增加,根据数据统计,2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81.2万辆,环比增长 22.7%,同比增长49%,占整个汽车市场的14%。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前十名的车型有哪些吧。

NO.10比亚迪汉

销量:12342辆

2月比亚迪汉BEV和PHEV车型共计销售12342辆,作为比亚迪家族的旗舰级轿车,刚刚完成了降价增配等一系列改款动作,以汉EV车系的冠军版来说,目前的售价从20.98—29.98万元,相比上一年代款的入门版本车型售价降低了1万元整,同时NFC、热泵空调、电动尾门、主驾通风加热等多功能都升级为了标配,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保证了汉能在接下来的销售中保持更多竞争力。

NO.9 广汽埃安AION Y

销量:13001辆

2月广汽AION Y实现新车销量13001辆,与比亚迪汉一样,AION Y在3月7日带来了全新车型,主要针对外观和内饰细节以及配置进行了调整,AION Y整体采用了简约化设计,封闭式车头搭配造型时尚的车灯,营造出良好的运动氛围,车内标配有10.25+14.6英寸的中控屏,同时带有多种实用的功能搭配,11.98万的起售价加上不错的空间,更适合工薪阶层家用首选。

NO.8 广汽埃安AION S

销量:16828辆

广汽埃安AION S在2月销售了16828辆新车,在前期埃安AION S的促销活动下,效果还是非常明显,销量超越了同级的朗逸和轩逸,在前期促销过程中,虽然整体降价力度没有雪铁龙C6那般夸张,但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实惠。AION S采用家族式的前脸设计,整体造型颇为运动,尺寸方面也达到主流水平,2750mm的轴距更适合家用场景使用。

NO.7 比亚迪海豚

销量:22838辆

比亚迪海豚作为当前比亚迪家族最卖座的小型纯电车型,在2月共计销售22838辆新车,得益于e平台3.0的优势,虽然海豚仅仅定位为小型车,但其轴距却达到了2700mm,更宽敞的车内空间提高了车型的实用性,目前在售的2023款比亚迪海豚提供了420km和401km两种续航版本,同时动力表现也迅速积极,尤其适合城市代步使用。

NO.6 比亚迪秦

销量:27439辆

比亚迪秦定位为紧凑型纯电轿车,在2月中共计销售新车27439辆,与汉同时进行改款的秦系列同样进行了“增配降价”的策略,新款冠军版也是比亚迪首次将DM-i车型降至10万以内,这也将促使秦接下来的销量会有更好的表现。从设计上来看,Dragon Face的设计理念贯穿整个车身,带来了更为运动优雅的外观风格。

NO.5 五菱宏光MINI EV

销量:30271辆

随着微型纯电车型入局车型进一步增加,“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的销量也在最近几个月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虽然2月销售新车30271辆,但1月还是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为了进一步稳住车型的市占率,五菱也在最近下血本进行“价格战”,对旗下五菱新能源车型进行限时补贴,包括现金优惠、金融贴息和礼品等方式在内,5月31日前最高补贴可达1万元。

NO.4 比亚迪元PLUS

销量:32215辆

比亚迪元Plus以32215辆的成绩排在总榜单第四位,也成为比亚迪家族中销量排名第二的车型,产品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其销量持续上涨带来了动力,比亚迪家族式的设计语言为其外形注入了时尚精致的气质,整体显得非常大气。内饰布局简洁科技,中控悬浮屏内置DiLink智联系统,在车联网的加持下,实用性更上一层楼。

NO.3 特斯拉Model 3

销量:36863辆

在经过了一系列降价和产能调整等风波之后,特斯拉Model 3终于迎来了销量大反弹,2月新车共计销售36863辆,稳居B级车的销冠地位。Model 3在外观设计上始终保持了前卫的“极客”气质,极简化的元素充斥着整个车身,车内的配置也更加简洁,除了悬浮中控屏之外,就连传统仪表区也进行了取消,带来了更强的未来感。

NO.2 比亚迪宋(BEV+PHEV)

销量:52644辆

作为比亚迪家族当之无愧的销量担当,宋系列在2月共计实现销量52644辆,作为一款紧凑级SUV,比亚迪宋系列在Dragon Face的理念加持下更显优雅灵动,其颜值水平更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2765mm的轴距也保证了车内更充裕的空间表现,尤其适合家用场景的使用,DM-i和BEV两种动力选择也迎合了不同需求。

NO.1 特斯拉Model Y

销量:81079辆

在2月的销售中,特斯拉Model Y以81079辆的销量再次夺得单品销量冠军,作为家族里的SUV车型,Model在外观设计上同样具有更加前卫科幻的设计风格,更为短小的封闭式的车头让整个车身更显敦实,充裕的车内空间也为其带来了更多实用性,性能强劲的动力表现和多种续航版本的选择也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总结:

总的来看,除了特斯拉的销量表现进一步保持强势之外,比亚迪车型的市场竞争优势显著增强,前十排名中车型的销量水平有了大幅增加,同时广汽埃安的表现也不容忽视,从去年未入榜,到当前前十中的两席,都反映出其竞争实力的增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火星说车新媒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

1月3日,比亚迪汽车公布了2021年12月销量。数据显示,当月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售97990辆,同比大涨77.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同比暴涨236.4%,达92823,连续两个月突破9万辆大关,再次刷新纪录。

伴随着12月数据的出炉,比亚迪乘用车2021年全年销量数字也水落石出,达到730093,同比增长75.4%;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593745,同比增长231.6%。这也是截止至目前的中国新纪录,是此前的中国纪录的2.4倍。

销量细分上,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呈现出EV纯电、DM混动“两条腿、齐步走”的态势。在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和e平台3.0等核心技术加持下,2021年12月,比亚迪EV车型和DM车型销量分别达48317和44506,同比增长148.0%、448.6%;年内,比亚迪EV车型和DM车型累计销量分别达320810和272935,同比增长144.9%、467.6%。

旗舰再向上 汉唐销量持续攀升

王朝车系旗舰车型——汉延续了一直以来的火爆态势,12月销售13701辆。年内,比亚迪汉曾6次单月销量破万、全年累计销售超11.7万辆,稳居中国品牌中大型轿车销量榜首。作为一款成交均价超过25万的中高端车型,比亚迪汉已然成为国内汽车市场唯一一款能与BBA正面竞争的中国品牌中大型轿车。

12月,比亚迪汉EV再次单车销量破万、达10301。在此前的11月份,比亚迪汉EV就成功实现单车型破万,成为中国首款月销破万的纯电动中大型轿车,并助力汉车型比肩甚至超越德系豪华品牌跻身中大型轿车销量TOP 3。

同为旗舰车型的全新一代唐,12月销量达9000,同比近翻番;年内,唐家族录得销量54204,显示出其强大的产品力。

在超低油耗、超长续航的价值引领下,唐DM-i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大空间、高驾乘质感、高智能,代表了插混的绝对实力,全面颠覆20万级SUV市场。截止至2021年11月份,唐DM已连续5个月杀入20万以上新能源SUV的TOP3行列。

多点开花 多车型暴涨连破纪录

2021年12月,秦PLUS DM-i、秦PLUS EV分别销售17286、7001辆,助力秦家族车型销量达25943。在A级轿车这个中国乘用车最大、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比亚迪秦有望稳固其销量榜前三的地位。

秦PLUS自2021年3月份上市以来,销量持续攀升,累销近17万,并创造众多佳绩:自主品牌A级轿车月度销冠、A级新能源轿车月度销冠、A级纯电轿车月度销冠……凭借着其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强大的产品力,未来秦PLUS将持续引领行业的电动化转型。

另一爆款车型宋在12月份录得销量22386。得益于DM-i车型产能的稳定爬坡,宋DM实现销售15120辆,同比暴涨1650%。此前的11月,宋PLUS DM-i就已问鼎全国混动(PHEV)车型上险量冠军,如今,更进一步的宋家族,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的地位。

年内,宋家族累销突破20万,向同级别合资SUV发起挑战。2021年12月22日,比亚迪2022款宋Pro DM-i上市,其带来的“新动力、新外观、新内饰、新智能、新操控”,重新定义了15万级SUV的新价值。宋Pro DM-i仅预售首日累计订单量就达18116,上市后将逐步释放,推动宋家族更上一层楼。

此外,元家族12月销售8577 辆、年内累销超4.1万,在小型纯电SUV市场依然占据着领先地位。2022年元旦,新车型元PLUS开启预售、市场反应热烈,后续有望带动元家族销量的持续攀升。

海豚的销量继续爬升,12月首次突破万辆大关,达10016。作为e平台3.0的首款量产车型,同时也是海洋系列的首款车型,海豚高颜值、大空间、低能耗的特点,特别是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宽温域高效热泵等“黑科技”带来冬季低温工况下实测续航最大提升20%的过硬表现,精准切中市场需求痛点,上市短时间内即成为该领域的最大爆款。

品牌助力? 一路向前

2021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即使行业在部分时间段存在缺芯、“限电”等干扰因素,但比亚迪汽车仍然保持了正增长态势、连创新高,月度销量实现了“十连增”。此外,在汉、唐等旗舰车型的热销带动下,比亚迪乘用车客单价在2021年突破了15万元,稳居自主品牌首位。

新能源乘用车方面,比亚迪2021年销量接近60万大关,将此前由自己创造的中国纪录提升到了2.4倍的新高度,并有望第九次登顶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这一切的实现,所依托的除了领先的技术与强大的产品,也同样得益于品牌提升的支持。2021年,比亚迪围绕“强大中国车 向新而行”的品牌主张,焕新出发,充分链接用户、粉丝、伙伴,打造有温度、有情怀、有技术的新价值汽车品牌;同时依托于DM-i超级混动、e平台3.0、刀片电池等领先技术,不断发掘、深化技术品牌,共同推动比亚迪汽车品牌一路向前。

如今,时间来到了2022年。在技术、产品和品牌多方共力之下,比亚迪汽车再一次迈上新征程,持续为消费者创造更加美好的绿色出行新体验。而在追求绿色可持续的大时代中,面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身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比亚迪,将充分发挥在新能源领域独特优势,不断加码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解决方案,助力“为地球降温1℃”。

比亚迪公布5月销量数据 新能源汽车增速喜人

比亚迪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35,197辆,上年同期93,945辆。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1,863,494辆,同比增长208.64%。

2022年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1,868,543辆,同比大涨152.5%。其中乘用车累计销量1,862,428辆,同比增长155.1%,超额完成了15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更是遥遥领先于其它国产新能源品牌。

不出意外,它还有望首次领跑中国乘用车市场,夺得车企销冠。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337万辆。

详细介绍:

从比亚迪的销量构成来看,DM车型全年累计销量946239辆,EV车型全年累计销量911140辆,基本处于持平状态。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比亚迪全年累计出口55916辆,同比增长307.2%。

此外,比亚迪还公布了一组数据,同样值得关注。12月收官之战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1.152GWh,2022年其累计装机总量约为89.836GWh。

比亚迪出色的市场表现,离不开王朝和海洋网两大产品系的出色发挥,12月份,海洋网销量就达到了了99370辆,直逼10万辆大关。其中海豚销量持续突破2万辆,达到了26074辆,持续领跑小型车市场。上市不久的海豹单月销量15378辆,再创新高。

作为新能源车领域的领导者,后补贴时代的比亚迪却一直没能在销量上找到增长的机会。根据此前比亚迪发布的5月产销数据,5月销量为31821辆,同比下滑6.2%;2020年1-5月累计销量为124903辆,同比下滑34%。燃油车领域,SUV挑大梁,5月销量15887辆,同比增长361.8%;2020年1-5月累计销售59096辆,同比增长157.07%。新能源车领域销量为11325辆,同比下滑48.3%;2020年1-5月累计销量为46512辆,同比降幅高达60.94%。

虽然降幅看上去依旧比较严重,但是旗下产品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依旧有着不错的竞争力,其中根据EV Sales公布的数据,比亚迪秦Pro新能源以13486辆累计销量(1-4月)和2.36%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榜第6名,该榜单中只有两个中国品牌车型入列,另一个是广汽Aion S,1-4月累计销量10624辆,排名第10。

不过,这也促使比亚迪加紧新产品的投放,其中最为重磅的就是将于本月上市的比亚迪汉,搭载了刀片电池以及华为5G技术,最长续航605km,百公里加速最快可达3.9s,是目前中国品牌受关注度最高的新能源车。此后还会有中期改款的比亚迪唐EV以及新车型宋PLUS的推出,同样会在纯电动版本上使用刀片电池技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