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错过一个亿?蔚来汽车股价暴涨66%

2.对标宝马7系的蔚来ET7量产车下线,3月28日开启交付

3.蔚来全年财报公布!年亏144亿 蔚来的未来不能输了现在

4.年亏144亿,蔚来暴跌

5.赢家通吃,“卷”不动的汽车新势力们

蔚来财报2020q3,蔚来汽车2021年财报

今年以来,特斯拉市值翻了4倍,蔚来汽车的市值翻了9倍,上市不到三个月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市值也已翻倍,超越广汽、一汽,向吉利看齐……相比之下,主打燃油车的传统车企市值今年基本没涨,甚至不少传统车企的市值有所下跌。

成立仅数年,刚刚盈利甚至尚未盈利的新势力“超越”年销量百万辆的汽车集团总给人一种荒谬的感觉,是什么推动了新能源车企市值疯狂增长??

销量攀升,财务向好

今年,国内新势力“三巨头”频频取得“破纪录”的销量,10月份,蔚来交付5,055辆,同比增长100.1%,这是其月销量首次破五千,今年累计销量达31,430辆汽车,同比增长111.4%;理想交付3692辆?理想ONE,连续三个月刷新单月交付量纪录,今年累计交付达21,852辆;小鹏交付3040辆,同比增长高达199.5%,连续两个月销量超3000辆,今年累计交付17,117辆。

同时,特斯拉继续保持了月销量破万的成绩,国产Model?3?在10月份交付超1.2万辆;国内新能源先行者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23217辆,同比暴增约85%,其中今年的重磅车型比亚迪汉在10月取得了5055辆的成绩。

新能源销量大涨,限牌或限号政策是重要推手。以上海为例,在外牌车辆在相关区域的限行时间延长政策发布后,新能源品牌4S店的客流量迅速上升,特斯拉、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品牌店内客流量创下新高,销售表示到店看车试驾的乘客比9月份同期增加了一倍多,周末平均一天能卖出30辆车。

一份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新能源销量最好的地区为限牌城市和发达省市,排名前五的地区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河南。同时,该报告指出新能源向好的趋势将会延续到2021年。

销量攀升将直接反映到财务数据。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就直言,小鹏汽车第三季度的财务成绩向好主要得益于P7交付量的快速上升。

就国内新势力三强刚刚公布的Q3财报来看,三家都已实现毛利率转正,其中理想毛利率达19.8%,逼近特斯拉同期的23.5%,蔚来汽车毛利率为12.9%,今年累计提升超20个百分点;小鹏汽车毛利率首次转正,为4.6%。

政策利好新能源市场

除了造车新势力本身的销量仍在持续增长以外,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下称(规划))则道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一个光明的未来。

《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

以当前的车市现状来看,我国的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仅5.38%,2025年实现市占率20%的目标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增量;同时《规划》中的“2035”,意味着从现在开始的十余年,新能源有一个相对确定的发展黄金期。

此外,新势力的科技公司定位也成为资本疯狂追逐的重要原因。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在接受《汽车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新势力都主打科技公司定位,传统车企也开始强调将从汽车制造企业向科技公司转型,很大原因在于‘科技’的定位可以带来更多可能性,特别是在‘新四化’的趋势下,科技使得行业宽度在延展。”

上述分析师还表示,相比从前从零部件到生产制造的产业链长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出现的芯片、5G、雷达等技术可以应用到其他产业,如今的汽车产业链的宽度延展更为突出。

汽车只是一个载体,背后的科技可以应用到不同领域,促进产业融合并衍生更多可能,这些“可能性”促进了新势力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股以及相关产业链股票的上涨。

未来将走向何方

即便有诸多利好因素,但是“疯狂”之后的新能源将车企走向哪里,依然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国际知名做空机构香橼资本率先给出了答案——选择在新能源高涨之际率先做空蔚来。

香橼资本给出了的理由十分充分:蔚来估值为未来12个月销售额的17至18倍,而特斯拉的估值也只未来销售额的9倍,蔚来估值高的不合理。同时,香橼资本指出许多投资者现在是“赌徒”心态,并非认可蔚来的成长空间和业务能力。此外,它认为国产Model?Y上市后会挤压蔚来ES6和EC6的市场。

市场的反应证明了香橼资本的判断有其合理性,在遭遇做空72小时后,蔚来股价有所下跌。

与此同时,传统车企也正在“转向”,丰田计划到2025年完成超过100万辆电动车,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超过550万辆;宝马规划到2030年10年内销售700万辆电动车;大众表示2025年BEV销量目标为250万辆。同时,各大车企公布的产能规划也透露未来2年到5年内会迎来一波电动车产能大爆发。

种种信息透露出,新势力与传统车企接下来还有一场“大战”,抢了先发优势的新势力能打赢有百年历史的汽车集团吗??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错过一个亿?蔚来汽车股价暴涨66%

近日,北汽蓝谷(即北汽新能源)发布财报,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30亿元,同比下滑50.19%;净亏损8.5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4.31亿元,相当于亏损额扩大近一倍。而同期蔚来 汽车 销量同比增长423%,小鹏 汽车 同比增长487%。

如此巨大的差距,我们可以确定,北汽新能源这个七年电动 汽车 销量冠军彻底掉队了,甚至销量远远跌出了前10名。据统计,北汽蓝谷,2020年销量仅2.59万辆,累计同比下降82.79%。进入2021年Q1,累计销量3149辆,同比又下降65.01%。

北汽新能源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并且于2018年借壳上市。属于国内非常早开始做纯电动 汽车 的车企,明明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也苦尽甘来,在2018年,取得过年销量15.8万的骄人成绩。要知道即使现在,“蔚小理”3家加起来,一年销量也未必有这么高。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让北汽新能源“凉凉”了?

1、产品技术跟不上

翻看北汽新能源的发展 历史 ,不难看出,其辉煌大概在2015年-2019年,是中国电动 汽车 市场攻坚阶段,产品不成熟,市场不成熟,但却是政策的红利期。买新能源 汽车 的主要理由就是“不限牌”,而北汽作为北京地区的国企,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靠先发优势、背景优势迅速推出产品小E系列产品,成功占有市场。虽然产品技术不成熟,虽然很多车主们冬天只能靠买加热垫抗寒,虽然一降温北京大街上和地库里到处趴满了开不走的电车,但并不影响北汽新能源赚钱,也许就是因为那时候赚钱很容易吧,让北汽昏了头,持续采用“油改电”的策略,陆续推出EC、EX、EU系列,其中EC系列据说是在山东和一个低速电动车厂合作的,我当年试车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北汽推出来的车,但可能并不妨碍北汽获得销售补贴吧。

在北汽新能源追求“躺着赚快钱”的同时,特斯拉、蔚小理、比亚迪、吉利们却埋头苦干,甚至有的“死而后生”,结果从外观设计、内在智能、续航里程等全面超越还是上个时代产物的北汽新能源 汽车 。而所谓的与华为合作的极狐 汽车 ,销量也极惨淡,据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份,ARCFOX极狐品牌销量仅为71辆……曾经有多辉煌,今天就有多悲凉。

2、客户群不均衡

北汽是国企,国企有独有的优势,所以销冠那几年,北汽新能源存在大量的“大客户”,包括出租车公司、租车公司等,相对于其他家,在消费者市场占比却较低。这种靠“资源”获取的销量,缺乏持久性,资产折旧有很长周期,一旦饱和,就没有新的市场增量。

早期为了销量,北汽也做过出行。2014年,北汽和富士康合资成立了北京恒誉新能源 汽车 租赁有限公司,开展分时租赁等业务,自此恒誉主要承担了“资产运营”角色,一定程度解决了北汽销售电动 汽车 的难题。这家公司可以说,唯一的目的就是把北汽的电车买走,把补贴赚回来。在坚持了几年之后,由于业务始终没有“跑通”,所以恒誉的绿狗租车已经在市场上越来越少见,逐渐退出 历史 舞台。而北汽新能源,可能从来就没有赢得过消费者吧。

3、创业团队“出走”

2014年,45岁的郑刚,从北汽集团办公室主任空降到北汽新能源,与其搭档的是时年39岁的张勇,此时张勇已经在北汽新能源干了6年,一直负责渠道建设、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和品牌推广等业务,是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这一年,是这对兄弟开始搭档的元年,一个统领全局,另一个冲锋陷阵,也可以说这一年是北汽新能源开始腾飞的元年。

随着北汽新能源在18-19年达到了巅峰后,巧合的是郑刚和张勇相继离开了北汽集团。郑刚的离开前已经成为了北汽集团“班子成员”,但据坊间传闻郑刚的离开比较“迫不得已”,与“私生活”有关,郑刚现任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张勇离开后成为哪吒 汽车 的联合创始人,任CEO,发展非常不错,在最新4月份统计中,哪吒 汽车 销量同比增长532%,已经位列销量前五,并且哪吒 汽车 获得360的战略投资,可以说有可能成为不容小觑的新造车势力。

如今,离开北汽新能源的发展都挺不错,留下的却压力很大,现任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1976年出生,今年也刚好是45岁,当打之年,而刚刚任命的总经理代康伟也只有38岁,希望他们的“年轻”,不会成为“稚嫩”。毕竟有前阵子,极狐 汽车 总经理于立国,羞辱恐吓极狐车主的“荒唐+无脑”事件。

或许还有更多的原因,造成了今天北汽新能源的“凉凉”,但过去的12年,这段大起大落的发展史,无疑值得 汽车 人反复思考,引以为戒。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老塔车评,转载请注明来源。关注我们,每天一篇行业深度报道。

对标宝马7系的蔚来ET7量产车下线,3月28日开启交付

在辞旧迎新之际,蔚来汽车也迎来了新年“新气象”。

日前,蔚来汽车发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公司当季总收入为18.37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1.8%,同比增长24.97%,净亏损约为25.22亿元。此消息一出,蔚来股价的暴涨模式随即开启,截至12月31日收盘,两日暴涨66%,收于4.02美元,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00%。

回看2019年的最后三个月,蔚来在一片“唱惨”的情况下,从退市红线上疯狂徘徊的1.19美元到暴涨后的4.02美元,震荡中不断翻身起跃,外围股民自叹错过一个亿,错失暴富机会,但“一个亿”是真的被错过了,还是说这或许是场不知前路几何的过山车游戏?

单从蔚来第三季度的财报来看,其的确给李斌带来了不少“喜”悦。据数据显示,蔚来第三季实现了4799辆的交付,超出预期地增长了35.1%,其中包括4196辆ES6和603辆ES8。车辆销售为公司带来17.335亿元收入,环比增长22.5%,同比增长21.5%。此外,蔚来预计第四季度将交付ES8和ES6共8000辆,同第三季度相比增长约66.7%,2019年总交付量预计超过2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蔚来实现了营收、销量同比环比双增长,但也似乎难以止住质疑声的响起。抛开蔚来自身的生产运营成本、各类费以及年度销量难达标等问题不谈,光那些常年累月堆积而成的“债务巨峰”就压得蔚来喘不过气来。据了解,自2016年到2018年,蔚来汽车净亏损分别为25.73亿元、50.21亿、96.38亿元,再加上今年前三季度的亏损额,目前蔚来已经亏损高达259亿元。

同时,从每家公司生存的“命脉”毛利率来看,蔚来第三季度虽有所改善,但依旧为-12.1%,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则为-6.8%,每卖一辆车都会亏损的“老毛病”依旧没有改变。“毛利提升是我们2020年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李斌表示,明年全年的毛利转正完全有信心做到。

尽管李斌对此信心满满,但是通过汽车头条APP的计算来看,蔚来想要“转正”还要跨越不少大山。

通过数据计算,在第三季度里,作为主力走量车型的ES6交付量比ES8高出近7倍,这也使得为蔚来的整车毛利率下滑难抑。据了解,蔚来在第四季度的交付量预计会超过8000辆,其中ES8的销量预计约为1300辆,ES6的销量约超过6700辆,以此来计算,蔚来今年的交付量将会是20341辆,而ES8仅占44.4%,值得一提的是,ES6是从第二季度开始交付的,但其压倒性的55.5%交付占比着实让蔚来的毛利率“颤抖”不已,而往后也恐怕只会有增无减,要想一蹴而就的得到一个正向毛利率,李斌仍需要做不少“功课”。

戏剧性的是,在蔚来财报公布的当天,也是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向15名员工交付首批国产Model?3的日子,不论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这一场厮杀已然撕开了那一层薄薄的窗户纸,等待蔚来也将是特斯拉的产能爬坡后的围追堵截。

回归最开始的“一个亿”,错过的究竟是一次暴富的机会,还是规避了一次不定时的“失落”炸弹?时间和市场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蔚来全年财报公布!年亏144亿 蔚来的未来不能输了现在

作为蔚来旗舰纯电轿车,ET7也是NT2.0平台的首款车型,目前有3款车在售,补贴后售价43.666-51.34万元,BAAS方案售价36.666-38.54万元。

早在2021年1月9日,ET7就已上市,等了一年多,终于量产,马上就要开启交付了。

蔚来ET7是品牌旗下首款旗舰级纯电动轿车,其长宽高为5101/1987/1509mm,轴距为3060mm,达到C级车的尺寸标准。

蔚来ET7 采用第三代高通骁龙 汽车 数字座舱平台(8155 芯片)和高通骁龙 汽车 5G 平台,全系标配智能无框车门、电吸门以及隐私玻璃和静音玻璃。

同时新车搭载前后双驱动电机,系统综合最大功率480kW,峰值扭矩85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8s。

首发版则采用了固态电池,电池容量达到了150kWh,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KM。普通版有 70kWh 和 100kWh 的三元锂电池,70kWh 版本的续航能力为500km,100kWh 版本的续航能力为700km。

作为智能 汽车 ,蔚来ET7还搭载了自动驾驶技术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硬件方面包含33个高性能感知硬件,包括11个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1个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官方称其为超感系统Aquila;软件方面则以四颗英伟达NVIDIA DRIVE Orin芯片为基础构建的超算平台Adam,算力同样惊人。

竞争方面,新车上市后将全面对标宝马7系,这台蔚来ET7堪称国产纯电 汽车 的天花板,为撑起其价位,官方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下足了功夫,动力和续航也是一线水平,基本上就是冲着特斯拉Model S、保时捷Taycan的定位去的,强悍的性能外加高品质体验,这对于新事物接受度较高的年轻群体有一定吸引力。

据了解,3月24日美股盘后,蔚来 汽车 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2021年全年,蔚来总营收为361亿元(56.7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3%;净亏损为40.2亿元,同比收窄24.3%。归母净亏损105.7亿元,经调整后的归母净亏损29.8亿元。其中,四季度营收为人民币99亿元(15.536亿美元),同比增长49.1%,环比增长1.0%;净亏损为21.4亿元,同比增54.4%。

作为国内最老资格的造车新势力,自成立以来,蔚来陆续发布ES8、ES6、EC6、ET7、ET5共5款量产车型,其中新品ET7与ET5是蔚来首款轿车产品,计划今年3月和9月开启交付。蔚来也是在国内少有定位高端的车企,蔚来的所有车型(整车)售价均在 30 万元以上。在市场方面,截至2022年2月,蔚来累计交付量达18.3万辆,在国产造车新势力中排名首位。其中2021年全年交付量共计9.2万辆,同比增长109%。

众所周知,近段时间新能源 汽车 迎来二次涨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小鹏、威马、哪吒等陆续宣布上调旗下新能源 汽车 售价。当被问及现有产品是否会因原材料问题而涨价时,李斌表示,目前蔚来还没有涨价,当前没有涨价的想法,还有一定的时间来观察原材料价格的走势情况,会在合适的时间对新款车型的价格作出评估。不过,蔚来方面表示,蔚来将推出搭载8155芯片和5G通讯模块的2022款ES8/ES6/EC6车型,届时将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年亏144亿,蔚来暴跌

“卖的越多、亏得越多”,这似乎成为了新造车们难以逃脱的一个魔咒,前有理想、零跑,后有蔚来、小鹏。此前,理想汽车公布了2022年的财报,2022年,理想销量大增47%,同时,亏损也从原来的3亿元,扩大到了20亿元。

3月1日,蔚来发布了自家2022年财报数据,从整体上来看,不太乐观。

一份不是令人满意的财报

2022年,蔚来总营收492.69亿元,同比增长36.3%。相比去年增加了131亿元左右,这也是蔚来第一次达到400亿元的营收规模。究其原因,还是得益于销量的上涨(2021年为91429台,增长34%)。不过这里要指出,2022年蔚来一共有6款车型在售,相比起2021年,阵容也更丰富。

真·“卖的越多、亏得越多”

相较于交付上较为低迷的表现,蔚来的经营亏损更像是一座大山,让人无法不注视它,根据财报显示,蔚来2022年的净亏损高达144.37亿元,同比扩大259.4%,相比起理想的亏损20亿元,蔚来多了7倍有余。

假设我们以利润去除掉去年的总交付量来计算,得出的结果是,每交付一辆新车,蔚来就要亏损11.7万元。可以说是“卖的越多、亏得越多”。

毛利率快速下滑

除了巨额亏损之外,蔚来的毛利率也有所下跌,2022年,蔚来的毛利为51.44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68.21亿元的毛利,下跌了24.6%。同时,蔚来的毛利率也从原来的18.9%跌至10.4%。而2022 Q4的毛利率仅有3.9%。对此,蔚来解释道,导致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NT1.0平台的ES8、ES6、EC6车型的库存、生产设施的加速折旧以及购买承诺损失。导致毛利率下滑了6.7%。

第二个是新能源车企都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电池成本暴涨”。由于蔚来采用的平台化设计,电池容量更大、相比起隔壁的理想,成本上浮的更夸张。

而关于毛利率的健康问题,理想CEO李想曾发表过自己的意见“20%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最低毛利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当企业在做任何长期投资时,才能够坚定地往下投”。按照李想的说法,蔚来的毛利率情况,显然不容乐观。

投资研发加速 为提高毛利率做准备

相比起大幅下滑的毛利率,蔚来在研发投入中,却是没有怂过。2022年全年,蔚来的研发费用为108.36亿元,同比增加136%(2021年45.9亿元),细分到Q1、Q2、Q3、Q4,研发投入分别是17.62亿元、21.49亿元、29.45亿元和39.81亿元。蔚来官方也表示2023年每个季度平均研发费用将在30-35亿元左右。

此前李斌也曾提到,想要在市场获得20%以上的毛利率,就必须自己研发、自己做电池、做芯片,目前,电池占整车的成本约40%,蔚来自己亲自造电池,就能够获得8%的毛利率,而自己研发芯片,又能从其中获得10%左右的毛利率。而目前,蔚来自研电池项目已经正式动工,新建的电池工厂规划产能为40GWh,将投产蔚来自研的大圆柱电池,预计每年投入研发超10亿元。

电动EV:长期主义者的将继续努力奔跑

在随后的电话会议上,蔚来管理层也对2023年颇有信心,同时,李斌也表示,NT2.0产品全部发布后,销量或将达到30000台。从管理层的态度来看,蔚来销量大幅增长,将有助于毛利率的提升,同时按照蔚来的规划,假设原材料价格按照趋势达到下降的速度。那么2023年Q4的毛利率也将有望恢复到18%-20%左右,届时,蔚来的2023 Q4实现盈亏的目标也有望实现。

蔚来一直以来都将自己视为长期主义者,面对的高额研发投入、换电站加速建设,以及第二、三子品牌的即将发布。蔚来依旧坚定地走下去,正如蔚来CEO李斌所言:“汽车行业是马拉松、蔚来才跑了2、3km,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竞争,一直跑下去才是最关键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E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赢家通吃,“卷”不动的汽车新势力们

昨晚,蔚来汽车对外发布2022年度财报,年度亏损144.37亿元,是有纪录以来最高年度亏损。由于业绩不及预期,蔚来美股隔夜大跌5.96%,而港股收跌13.17%,报收69.2港元,创上市以来股价新低。

财报显示,2022年蔚来全年累计交付新车122486辆,同比增长34.0%,其中四季度交付量达到40052辆,同比增长60.0%,创下历史最大季度交付量。交付量增长带动营业收入增长,2022年蔚来全年总营收492.69亿元,同比增长36.3%,其中汽车销售额为455.07亿元,同比增长37.2%,营收增长基本与销量同步。

虽然交付量和营收双双增长,但仍然无法掩盖亏损的现状。财报显示,2022年蔚来全年净亏损144.37亿元,而2021年蔚来净亏损为40.17亿元,同比增长259.4%,简单计算蔚来每卖出一台车预计亏损超10万元。与此同时,蔚来的毛利率也出现大幅下滑,由2021年的18.9%下滑至10.4%,尤其是2022年第四季度,其汽车毛利率仅3.9%。

当然,蔚来亏损大幅扩大的原因也不难分析,一方面是市场经营状况的改变,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多重挑战,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缺芯困扰、供应链压力以及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发展规划,包括换电站/充电桩建设、新车型研发、新品牌的规划以及新创业务布局等。2022年,蔚来被曝出展开多条线的新业务布局,包括内部代号为“阿尔卑斯”、“萤火虫”的新品牌项目,以及电池、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研发项目,甚至即将对外发售蔚来手机。

财报显示,2022年蔚来的研发支出为108.36亿元,较2021年的45.92亿元增长136.0%,而销售及行政费用的支出由2021年的68.7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05.37亿元,同比增长57.6%。作为新势力的头部企业,蔚来在研发和营销方面的支出并不吝啬,这也是蔚来亏损持续扩大的原因之一。当然,从目前来看,蔚来坚持重投入多带来的汇报还不明显。

尽管业绩惨不忍睹,但蔚来艰难的日子还得持续。蔚来预计,一季度收入总额介于109.26亿元至115.43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0.2%至16.5%;汽车交付量介于31000至33000辆,同比增长约20.3%至28.1%。最新数据显示,蔚来在1月交付8506辆新车,2月交付量为12157辆。由此计算,预计蔚来在3月交付量1.0-1.2万辆之间。蔚来表示,2023年一季度蔚来在产能及交付上依旧存在一定压力,这主要是因为主销车型由NT 1.0平台切换至NT 2.0平台,工厂产线要进行调整、准备,影响产能及交付。

对于今年的销量目标,李斌表示,“全年相比去年将会翻倍”。按照100%增速来看,今年蔚来交付目标至少将达24.5万台。此前,李斌表示,2023年蔚来有信心超过雷克萨斯,但由于雷克萨斯销量持续萎靡,目前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至于如何实现销量翻番,蔚来也在财报会议中进行了说明。按照规划,蔚来将在今年交付5款新车,包括全新ES8、EC7以及将在上半年上市的全新ES6、全新EC6、ET5猎装版。李斌表示,原本计划5款新车都在上半年实现交付,但考虑到每款新车多一些时间,以便更好地把握营销节奏,目前计划在7月交付第5款新车。

基于“866”、“775”,李斌对于2023年比较有信心,他预计有望实现月销突破3万辆的水平。他谈到,第二代技术平台的产品全部上市以后,蔚来汽车的产品将成为三个聚类:

第一类是主要销量贡献车型,包括ET5、全新ES6、ET5猎装版,这三款车型能够贡献每月2万辆的销量。第二类车型产品定位、价格区间要往上走一些,包括ET7、ES7、全新ES8 ,这几款车的月度销量贡献在8000辆到10000辆区间。第三类是追求个性化风格的车型,包括EC7、全新EC6,这两款车型会小众一些,差不多是每月1000-2000辆的销量。

不过,在老款车降价出清的情况下,蔚来的毛利率可能会承压,二代平台产品爬坡时毛利率将会是个缓慢提升的过程。李斌在财报沟通会上坦言,公司产品销量正处于从NT1向NT2的转换期,同时F1工厂处于改造阶段为二代产品做准备,因此产出会较低,同时由于目前主要交付车型是毛利较低的ET5,因此一季度毛利率压力会比较大。不过,李斌也表示,随着电池等原材料有望持续下降,随着二季度高毛利产品开始交付,三季度交付量将会显著上升,固定成本分摊得到改善,有望在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核心业务面临盈利压力,再加上众多新项目的同时推进,不禁让人对蔚来的财务状况多一分担忧。不过,虽然蔚来还没有实现盈利,但其自身的经营状况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问题,截至2022年12月31日,蔚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为455亿元。

这些年,蔚小理熬过了生死难关,换来的也只是一场难度更高的游戏入场券,而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渐趋成熟,市场留给企业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在蔚小理三家企业中,理想是最有希望率先实现盈利的,而蔚来对于未来市场的投资十分巨大,包括新品牌、换电站基础设施等,研发和营销的支出头目并不小,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最新股价显示,蔚来美股市值为145.91亿美元,小鹏为75.91亿美元,而理想为239.44亿美元。港股也是如此,目前蔚来总市值为1171.07亿港元,小鹏为616.85亿港元,而理想汽车为2037.67亿港元。在蔚小理三家新势力企业中,理想的市值已经领先于蔚来、小鹏,是蔚来和小鹏的总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行业关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著名的“马太效应”大家应当略有耳闻,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赢家通吃”。

而当今的汽车行业,也在上演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戏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2023年,自特斯拉点燃“价格战”以来,有人跟着入局,从国产老大哥比亚迪到丰田日产等日系车;也有人举起手来明确表示自己不跟战,比如蔚来,以及推出保价政策的理想、哪吒、零跑等新势力。

以价换量是效果立现的促销方式,一众车企都不要命似的跟着“卷”起来,怎么一些新势力反而旗帜鲜明地表明不跟风的立场,不一起“玩”呢?是不想“卷”,还是“卷”不动?根据今年新势力面临的局面来看,很显然,是“卷”不动了。

我们不讲钱,讲“元”

造车,是特别烧钱的,这毋庸置疑。汽车产业本身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新能源造车某种程度上更是一场资本游戏。钱,对于新能源造车而言极为重要。这场大型的烧钱游戏,不是谁都能玩得起。

200亿曾经是新势力造车们公认的资金门槛,是造车的必要条件。而蔚来李斌曾说:“造车需要储备的资金门槛,几年前我说的是200亿,现在没有400亿可能都干不了了。”何小鹏也在小鹏汽车完成A+轮融资之后大呼,“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觉得200亿都不够花。”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在对汽车的十年规划里,资金达到了680亿元;而电动车大拿特斯拉,在2010年-2020年的十年间,在研发、共产、生产线等方面的累计投入超过2300亿美元。

纵观过去几年,造车新势力轮番上演烧钱游戏,把钱砸进造车这个无底洞里的不在少数,回报却遥遥无期,听得见回响的寥寥无几,仅有“蔚小理”等几家,可现如今就连这几家的持续输血能力也大大下降,砸不动了。

截止目前,理想、蔚来、小鹏等陆续公布了2022年度财报,蔚来和小鹏在2022年的亏损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蔚来全年净亏损144.37亿元,而2021年蔚来净亏损为40.17亿元,同比增长259.4%,也就是说蔚来每卖出一台车预计亏损超10万元;2022年,小鹏汽车净亏损91.4亿元,其中四季度净亏损23.6亿元,股价也是“飞流直下”。

新能源造车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有人遥遥领先持续发力,比如特斯拉、比亚迪;有人半途而废退出赛道,比如曾和“蔚小理”同为一线的威马汽车现已陷入“生死局”。而赛道,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大家拼的是资金、技术、人才,缺一不可。

但就从2022年“蔚小理”三家车企的财务表现来看,“赚钱”还是多多益善的好。从目前的现金储备来看,“蔚小理”分别有455亿元、584.5亿元、382.5亿元,短期来看现金流没有大问题,但是想跑马拉松,还是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古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造车也一样,没钱,就别谈其他,不现实。

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卷不动、玩不起”的是造车新势力们,他们手头上没有足够的资金,背后也没有可以乘凉的大树,说难听点就是“靠别人不行,靠自己也不行”。但宝马、丰田、大众、特斯拉等外资品牌和奇瑞、比亚迪等国产品牌不同,他们是传统车企,有着雄厚的家底,资金、技术、人才、文化底蕴样样不缺。

刚刚崛起的新势力拼得过吗?拼不过。卷得动吗?卷不动。举个例子,奇瑞汽车推出的“瑶光2025战略”,计划5年内投入1000亿元;长城汽车在哈弗品牌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表示到2025年累计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吉利汽车在“智能吉利2025战略”中表示,未来5年内将投入1500亿元用于研发......

这些传统巨头投入资金的规模都是以千亿级别为单位的,当新生儿碰上大象转身的传统车企,谁的头更铁?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在“踩低捧高”,只是在说一个事实,一个谁钱包更鼓的事实。

前面说了,新能源造车更需要大量的金钱。自动驾驶、芯片、电池、电机、电控哪个不需要钱?就拿芯片来说,2022年,何小鹏在社交平台表示,一台智能汽车芯片的绝对数量要在5000颗以上,涉及种类高达几百种,而车机芯片仅仅是几百种中的一种,比如高通骁龙8155芯片,只是这5000颗中的一颗。

过去三年,全球汽车行业都在“缺芯”,车企们备受“芯片短缺”困扰,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手里有钱的车企比如宝马奔驰等销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想而知兜里没钱的新势力们的情况有多糟,当时芯片供应商还哄抬价格。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车企都苦不堪言的情况下,比亚迪却独善其身,而且还在“缺芯”的背景下逆市起飞,这是市场独一份的。为什么?因为比亚迪有自己的芯片。

比亚迪为了电动化技术,磨了十年的剑。在2005年成立了比亚迪IGBT研发团队之后,如今比亚迪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车规级IGBT厂商和MCU芯片厂商。在其他车企都在为芯片发愁之时,比亚迪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外销。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两年,比亚迪的销量节节攀登,至2023年2月,比亚迪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19.37万辆,同比增长119.4%;而小鹏汽车2月交付量才6010辆;零跑汽车2月仅交付3198辆,同比下降了6.9%。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道理不言而喻。

擎动点评

造汽车不像造手机,好了就可以上市。汽车关乎安全以及生命,汽车的每款产品必须经过无数试验、大量研究、反复论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变成商品让用户使用,而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和金钱。

如果企业没有资金,那他就没有足够的钱投入研发,研发能力上不去,产品就会落后,品牌就无法提升,那么就会没有销量,没有销量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没钱搞研发,造成恶性循环。比亚迪和威马就是典型的两个极端案例,孰强孰弱市场已经向我们证明。

只是,马太效应并不具备普遍性,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事实上,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笔者并不希望马太效应发生在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应该遵循“强者更强,弱者当奋发图强变强”这一观点。对于消费者而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皆大欢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擎动Aut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