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自动驾驶第一期规划投入33亿元,他们的能否在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

2.你如何看待小米计划2024年出车这件事?

小米汽车未来发展规划_小米汽车行业

在智能 汽车 赛道上,小米已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超新星。小米 汽车 的一举一动,外界都万分关切。

然而, 小米至今仍未宣布其总部与 汽车 工厂位于何处。 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关于小米拿地建厂的传闻不断,武汉、成都、合肥、上海、北京、西安,六大城市先后与小米 汽车 联系在一起。尽管每次“绯闻”都传得有板有眼,可小米集团始终没有正面回应过。

小米 汽车 花落谁家,依然是个未知数?

小米 汽车 能带来什么?

一家造车六家抢,小米 汽车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其实, 根本原因或许不在于小米有多牛,而是因为 汽车 工业本身足够重要。

汽车 工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工业的命脉。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就是一个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上游的 汽车 零部件、下游的 汽车 销售、维修、金融等服务业,可以为一个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

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年上海引入特斯拉,一年时间建起工厂,三年时间便开始向欧洲出口新能源 汽车 。围绕特斯拉上海工厂,逐渐建立起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在特斯拉工厂 3 公里远的地方,就是其上游企业均胜电子工厂。

近日,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也与上海市政府签约,双方将在新能源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在上海临港建立新的工厂,专门为特斯拉供货。

宁德时代签约上海

特斯拉的到来,为上海临港带来一大批新能源相关企业。据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称,目前新片区已集聚智能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100多家,分布在整车及车身部件、动力系统等领域。今年涉及总投资额约300亿元,还有300多亿元的重点在谈项目。“计划到2025年,智能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占到上海全市的4/5。”

上海引来特斯拉,孵化了一个新能源产业基地。如果某个城市拿下小米,同样有机会复制特斯拉的事迹,凭空建立一个新能源产业链。

六大城市,各有优势

小米 汽车 ,很多城市都想要,其中武汉、上海、北京三个城市希望最大。武汉不必多说,雷军本人就是湖北仙桃人,大学就读于武汉大学,他本人武汉也有着深切的感情。

小米武汉总部

单从 汽车 制造来看,武汉确实拥有很多优势。武汉是我国重要的 汽车 工业基地之一,东风 汽车 每年 汽车 产销量都名列前茅。小米 汽车 落户武汉,很可能会选择东风 汽车 代工,鉴于武汉市政府热忱的态度,达成合作应该不成问题。

蔚来落户合肥

相比武汉,合肥、成都、西安三个城市机会稍微小一点。在新能源 汽车 发展过程中,合肥可以说是明星城市,在蔚来最危险的时候投入重金,取得丰厚的投资回报。新能源 汽车 布局中,合肥已经聚集了蔚来、江淮、奇瑞、安凯、大众、威马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此外,合肥还有国轩高科等一大批新能源 汽车 上游企业。 单从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成熟度来说,合肥甚至优于武汉。

上个月,安徽高新技术产投消息人士等多方独立信源传出消息,安徽省国资委正在和小米 汽车 接触,有意将小米 汽车 引入合肥。江淮 汽车 内部人士也透露,江淮 汽车 有机会为小米 汽车 代工,小米 汽车 首款车型有可能主攻 20 万元以下市场,并将布局换电业务。

江淮 汽车 此前一直是蔚来 汽车 代工厂,在 汽车 代工业务上有成熟的经验。如果小米选择合肥,选择江淮 汽车 ,某种程度上将减少许多阻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造出真正的小米 汽车 。

在第二梯队三个城市中,成都与西安机会不大。目前看来,当地政府都在积极引入小米 汽车 ,可除了政策优惠之外,并没有太多优势。反而是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拥有其他城市没有的优势,或许在这场竞争中弯道超车,拿下小米 汽车 这个项目。

先看上海,这个全国最大的 汽车 城市。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特斯拉、蔚来,从传统 汽车 厂商到新能源厂商,全都将总部设在上海。

上个月,小米官网发布了上百条与 汽车 行业相关的招聘信息,其中车辆动力学性能开发专家、CFD 仿真分析专家以及空气动力学开发专家等之外,工作地址均在上海徐汇区。

当然,仅凭招聘信息分析小米 汽车 落户所在地显然不科学。毕竟,小米 汽车 早前在北京发布了更多 汽车 相关岗位。

上海在引进小米 汽车 最大的劣势或许是政策优惠。当初引入特斯拉,上海市破天荒批了一大块地,给了许多优惠贷款,还给予特斯拉独资资格。 如此待遇,简直绝无仅有。 相比特斯拉这样的行业龙头,小米 汽车 目前只有个规划,研发人员还在招募,核心技术几乎没有。面对这样一个初创公司,上海市或许不会拿出多么诱人的优惠。

北京,小米的最终选择?

六大城市竞争小米 汽车 落户地,成都、西安已经率先出局。上海、合肥本身已经有新能源 汽车 企业,小米 汽车 对于她们,只能算是锦上添花。那么,剩下的武汉与北京,就成为可能性最大的两座城市。

小米总部设在北京,第二总部设在武汉,两个城市都与小米有莫大的渊源。 而在比拼软硬实力方面,北京显然优势更大。

首先,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新能源 汽车 销售市场,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可以就近获得大量用户与粉丝。

其次,北京拥有诸多互联网资源,却鲜有新能源 汽车 整车工厂。理想北京工厂尚未动工,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智能出行企业也没有在北京建立生产基地。小米 汽车 工厂若是落户北京,可以像特斯拉一样,带来大批上下游企业,甚至可以为北京带来一个完整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

再其次,新能源 汽车 涉及大量自动驾驶、智能化岗位,北京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百度、小马智行等公司潜心研究自动化驾驶多年,积累了无数经验丰富的员工,整个北京自动驾驶人才储备相当雄厚。

最后,北汽新能源可以为小米提供代工服务。半年前,小黑在《售价10万以上,小米 汽车 你敢买吗》一文中表示,北汽蓝谷麦格纳三电技术成熟、自动驾驶技术达到 L2.5,最有机会成为小米 汽车 代工厂。若是小米 汽车 公司真的落户北京,只需做好研发工作,就可以快速造出第一辆小米 汽车 。

从最新传出的消息来看,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似乎已成定局,或许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正式发布。纠结了半年多,小米 汽车 落户问题终于要告一段落。接下来,小米 汽车 应该会将工作重心投入到 汽车 研发之中。小米 汽车 的雏形,正在小米 汽车 工程师的电脑里孕育,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见到它的真容!

图源:谷歌、小米官网、pixabay

小米自动驾驶第一期规划投入33亿元,他们的能否在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

动力电池厂商动作频频!

8月17日,有报道称,亿纬锂能将为宝马在欧洲的电动汽车提供大型圆柱形电池。对此,亿纬锂能投资关系部门相关人士称,此前公司取得宝马定点,目前公司产线正在建产,建成之后与对方协商好就可以正常供货,其他具体情况还不了解。

同一日,有市场消息称,小米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动力电池,已经敲定了两家主力供应商,分别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这两家电池公司常年霸榜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两名。

目前,可以观察到的一个趋势是,随着全球车企加速向电动化转型,动力电池领域各厂商之间竞争愈发激烈。在市场保持高增长的态势下,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似乎开始转变,比亚迪正在成为宁德时代的强劲对手,而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也在积极布局。

亿纬锂能牵手宝马

8月17日,路透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称,亿纬锂能将为宝马在欧洲的电动汽车提供大型圆柱形电池。其中一名直接了解该交易的人士表示,亿纬锂能已签署合同,成为宝马将于2025年上市的新系列电动汽车电池在欧洲的主要供应商。

对此,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亿纬锂能投资关系部门相关人士称,此前公司取得宝马定点,目前公司产线正在建产,建成之后与对方协商好就可以正常供货。关于亿纬锂能为宝马在欧洲的电动汽车提供大型圆柱形电池这一消息,该人士称,具体情况还不了解。

早在2020年10月,亿纬锂能就曾公告,参与了德国宝马集团电池系统项目,收到了德国宝马集团发出的供应商定点信,定点项目名称为“BK48V”。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目前使用棱柱形电池的宝马公司选择圆柱形电池的转变突显了更大尺寸圆柱形电池的增长势头。与目前的棱柱形电池相比,圆柱形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所提高,较大的电池规格也使电池成本更具有效益。除了亿纬锂能外,全球最大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也将于2025年开始向宝马供应圆柱形电池。

8月17日,亿纬锂能大涨6.19%,报收110.8元/股,股价较4月末的年内低点已上涨96%,最新总市值为2104亿元。

东北证券最新研报表示,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2014年公司开始布局动力储能电池业务,目前该业务营收占比已经达到59%。动力储能电池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公司是少数软包、圆柱、方形封装形式和三元、磷酸铁锂材料路线全覆盖的电池厂商,在动力和储能领域已经收获了戴姆勒、宝马、小鹏等优质客户的订单。方形磷酸铁锂和4680大圆柱电池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2022年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涨,公司积极与上游公司合作,降低成本并保障供应链的安全。

小米汽车确定电池方案,涵盖两家头部电池供应商

同一日,有市场消息称,小米汽车确定电池方案,将采用宁德时代麒麟和比亚迪刀片。小米造车一直备受外界关注,此前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

据36氪,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小米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动力电池,已经敲定了两家主力供应商,分别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这两家电池公司常年霸榜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两名。

36氪报道称,小米汽车首款车规划了高低两个配置,低配车型计划采用400V电压平台,高配车型计划采用800V电压平台。相应的,低配车型会搭载弗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而高配车型会搭载宁德时代最新推出的三元麒麟电池。

据悉,刀片电池是比亚迪的主打产品,在不久前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已经交付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刀片电池供应计划已经获得欧盟批准,而首批搭载刀片电池的ModelY(最快将于8月底下线。

而麒麟电池是宁德时代今年6月底发布的最新产品,一经发布便引发行业热议。据官方消息,麒麟电池的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得益于全球首创电芯大面冷却技术,麒麟电池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提升13%。36氪报道称,小米汽车采用的麒麟电池有所不同,可能在充电倍率、热管理等方面有所定制,在宁德时代内部叫做“金麒麟”。

针对上述信息,小米集团尚未回应。

动力电池厂商竞争愈发激烈

目前,可以观察到的一个趋势是,随着全球车企加速向电动化转型,动力电池领域各厂商之间竞争愈发激烈。根据SNEResearch的测算数据,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销缺口将达到37%,装车缺口将达到25%,且持续维持供需紧张的状态。

在市场保持高增长的态势下,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似乎开始转变,比亚迪正在成为宁德时代的强劲对手,而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也在积极布局。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显示,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47.2GWh,同比增长172.2%;装车量24.2GWh,同比增长114.2%。

具体企业方面,宁德时代以47.19%的市占率继续领跑,不过该数据是今年以来第二次下降,第一次下降是在4月份,而这次从6月的49.6%下降到了47.2%,有分析人士认为是由于蔚来、特斯拉中国等新能源车企销量的下降。而比亚迪的弗迪电池市占率从6月的18.6%上升至25.2%,排名第二,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则分别以6.07%、4.70%、3.11%的占比位居第3至5位。

值得注意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在装机总量上已超越三元锂电池,且明显正在进一步扩大对三元锂电池的优势。从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有率来看,比亚迪弗迪电池装车量跃升至第一,占比41.9%;宁德时代位居第二名,占比37.37%。而在此前的6月,则是宁德时代领先。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随着优质电池资源争夺的日趋激烈,以及磷酸铁锂路线被国内外主机厂广泛接受,比亚迪电池的外供有望于2022年迎来实质性突破,潜在新增客户包括丰田、戴姆勒、部分造车新势力以及北美客户等。

此外,二线动力电池企业正在一边寻求融资,一边加快扩产。2020年5月,大众集团宣布入股国轩高科,总持股26.47%,成为国轩高科的第一大股东。同年,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出现在了孚能科技IPO战略投资者名单中,缴款金额为9.05亿元,将持有孚能科技约3%的股份。今年以来,中创新航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蜂巢能源计划寻求科创板上市,亿纬锂能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90亿元,国轩高科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中银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二线电池企业内部的市场份额和排名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总的来说,二线电池企业格局依然处于诸侯混战阶段,未来会持续面临洗牌,一些有产品力的企业可能会胜出。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你如何看待小米计划2024年出车这件事?

? 众所周知,小米这个品牌在一开始是以手机为主的。但是最近他们将目光投到了汽车行业。于是小米便开始了汽车自动驾驶项目。第一期规划就投入了33亿元。如此高昂的投资。他们能否在汽车市场上闯出一番天地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 小米自开始进入汽车自动驾驶以来,就一直在组建自己的团队,目前团队成员已经超过了500人。还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并且小米的创始人雷军也称在今后他将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动驾驶汽车。看到他有这样的决心,我们也相信在今后他能够在这个行业有所突破。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汽车自动驾驶这个项目现在并不稀奇。有很多的龙头大牌企业都选择进行这个项目。也就是说小米在这个项目上的竞争对手还是很多的。因此小米在众多大牌鞋的衬托下竞争力就没有那么大了。一旦想要有突破性的发展,就要不断的研发产品。作为手机制造业开始转型做汽车。首先在硬件和软件实力上面都应该有所提升。并且以前的手机行业链并不能对现在开发的汽车制造业有很大帮助。也就是说小米现在规划制造自动驾驶汽车,也算是从零开始了。这对小米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 现在市面上的高尖端产品发展越来越旺盛,同时又非常占据市场主导力。小米选择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如果能够潜心研发创造出新成果,我相信在汽车市场上绝对会成为****的。但是目前为止小米最大的困境就是如何有新的突破。希望能够在今后的产品研发中看到小米新的蜕变。

我觉得这件事情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可以支持的,企业就是要勇于创新,勇于尝试自己没有涉足过的东西,才能够为企业不断注入活水,才能够发展下去,如果是一成不变的话,终究会被市场所淘汰。我觉得小米的总裁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而且我觉得小米计划出车这件事并不是不可能。

小米以前做手机非常厉害,但是就是这几年没有特别创新,也没有更新自己的技术,所以才在时代的浪潮中被落了后,所以我是非常支持小米在其他行业能够有所发展的,而且雷军的做事风格比较彻底,也比较具有执行力,他是比较惠民的,所以我相信小米出车质量也会很不错。至少他是在考察市场之后才是有这样想法的,我是非常支持这个做法的。

但是我觉得如果跨行业发展的话,对企业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如果做得好的话,可能会让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做得不好的话,企业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这个决定一定要做好,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切实可行的方案。不然很有可能会把企业做死,而我觉得小米董事应该不会如此轻率,他肯定是考察了市场之后才有了这样一个计划。

小米的做事态度,我一直是非常喜欢的,所以这次造车的行为我也是非常支持的,而且我觉得如果要投入市场的话,质量是一定没有问题的。如果没有人信任小米,那我宁愿做这一个为大家试水的人,一个企业发展到非常成熟的状态,是多行业发展的,我觉得小米也不例外,如果要寻求转型的话,汽车行业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行业。我非常支持这个决定,也一直端正态度,看他到底要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