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刀片电池,比亚迪还没有告诉你的几件事

2.本周大事件 | Model 3降至24万/小鹏推电池租赁/广汽电驱黑科技

3.卖不过禾赛科技,速腾聚创IPO再添变数

4.超级播报:特斯拉开启降维打击模式

5.深度不到25万!一降再降,特斯拉的底气和野心

6.德赛西威怎么样

关于刀片电池,比亚迪还没有告诉你的几件事

小鹏p7市场表现-小鹏p7出货量

“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倒逼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出改变”、“三元电池过不了针刺测试,所以新国标拿掉了强制标准”……万万没想到这种“罗氏相声”般的发布会,有朝一日竟然会出现在汽车行业,而且说这话的,还是向来以“理工男”形象示人的比亚迪。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款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

比亚迪为了这款“刀片电池”,不仅仅只是DISS友商而已,更是拿出了“掀桌子不吃了”的勇气。要知道,除了还没上市的汉EV,比亚迪其他车型可也都搭载的是三元锂电池。

这种狠起来,连自己的命都革的做派,真的值得么?

■?为了安全,的确值得

刀片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甚至比一般磷酸铁锂电池的针刺实验结果还要出色,更别说三元锂电池。这也是为什么,发布会一开始王传福就疯狂地DISS现有的三元电池体系。

的确,过去几年国内对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非常看重。从NCM523到NCM622,再到NCM811,三元电池中镍的含量越来越高,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热稳定性则越来越差。另一边,消费者对续航的需求,也在水涨船高——从400km到500km,再到600km,小鹏P7甚至到了700km。很难讲是谁影响了谁,但结果就是各家都在攀比新车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消费者看到一辆新车的电池能量密度太低或者续航里程不高,也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一辆“完蛋玩意儿”。

刀片电池的横空出世,或许真的能做到“修正”行业现状,“更正”消费者观念。以磷酸铁锂电池为基础的刀片电池,通过改变电池包结构,提升包内空间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续航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刀片电池并没有提升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以比亚迪汉EV为例,工信部申报信息中,77kWh的电池包,能量密度却只有140Wh/kg,依旧比不上三元锂电池。

可是,它安全!

上面这张三元锂电池、普通磷酸铁锂电池和刀片电池分别做针刺实验的,充分说明了刀片电池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同样的针刺试验后,刀片电池不仅无烟、无名火,而且表面升温幅度小(仅30℃-60℃),说是吊打友商一点都不夸张。欧阳明高院士解释说,这是因为刀片电池散热面积大,而且由于电池短路的回路很长,产热速率比较小,所以升温慢。比亚迪自己则总结,磷酸铁锂电池有4个优点:

1、放热启动温度高

2、放热慢

3、产热少

4、不释氧

此前,比亚迪也曾向媒体透露,刀片电池不仅电极材料使用更加稳定的磷酸铁锂材质,而且还使用了高温陶瓷涂层,来降低电芯内短路概率。

■?刀片电池会成为电池安全的救星吗?

先说结论:恐怕很难。因为想让如此多的车企和电池供应商,彻底放弃现有三元电池体系,无异于痴人说梦。况且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宁德时代的CTP技术也并非等闲之辈。

我们知道,刀片电池的一大优势是体积比能量密度高,甚至能与NCM811电池持平。然而,对三元锂电池而言,CTP技术不仅能提升体积比能量密度,还能显著提高重量比能量密度。它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电池Pack内部,各个模组之间的侧板、底板、连接线束、固定件、非必要的横梁,纵梁等零部件,对于电池的轻量化非常有帮助;以宁德时代CTP技术为例,新产品的重量比能量密度能达到200Wh/kg,比现在NCM811的整包重量比能量密度,又高出一个档次。

我们大胆假设,当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为消费者建立起“电池安全”的观念后,宁德时代们能否通过CTP技术,让已经非常成熟的NCM523和NCM622的整包能量密度再次上升一个台阶,同时还能满足对于电池安全的需求?

答案是肯定的!

因此客观的讲,刀片电池能够复苏一部分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但主流还是三元锂电池。根据GGII的分析预测,2020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占比有望超过30%,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占比将超过25%。

老话说: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部都要。或许未来不算短的时间内,比亚迪会坚持磷酸铁锂和三元锂齐头并进的市场策略。毕竟,没人说弗迪系只能生产刀片电池——长安e-Rock,一款NEDC续航605km的紧凑型纯电SUV,搭载的就是比亚迪的三元锂电池。

我猜测,这或许也是发布会上,王传福表示目前只有比亚迪汉EV将会搭载刀片电池,而其他车型暂无规划的原因。

■?刀片电池还有哪些需要回应的质疑?

1、低温性能

磷酸铁锂电池是个怕冷不怕热的家伙。低温环境下,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活性下降,能够发生移动带来放电电流的锂离子数量下降,导致电池容量下降。数据表明,0°C?时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约60~70%,-10°C时为40~55%,-20°C时为20~40%。

因此,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温性能,是其绕不开的一个质疑。遗憾的是,发布会上比亚迪并未提及。

2、维修成本

刀片电池的另一个特点是:电芯既是能量体,又是结构件。因此,100多个电芯直接用胶水粘在底壳托盘上。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某块儿电芯出了问题,是否需要更换整块电池PACK?由此产生的维修成本,显然要比单独更换一个模组高得多,谁来为此买单?

解决方式很简单,比亚迪为消费者提供电池PACK的终身质保就行。然而,对比亚迪来说,能够接受吗?

3、电压测量不稳定

这是理想汽车CEO李想回答网友评论时提出的一个质疑。李想表示,磷酸铁锂电压测量不稳定,对EREV和PHEV也是个灾难,因为会扰乱控制策略。

我们知道,给电池测量电压的目的,是为了精准的估算电池的剩余容量,也是为了保证单个电芯不过充、不过放,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那么,刀片电池是否如李想所说,无法应用在EREV和PHEV车型上?

比亚迪自家的汉DM似乎说明了答案——的确不能。

上图是比亚迪汉DM的工信部申报信息,明确写到汉DM车型使用的是“镍钴锰酸锂电池”,而非“磷酸铁锂电池”。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为什么纯电动车型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就不受电压测量不稳定的影响?我们也期待日后比亚迪的答案。

以上三点,其实远远谈不上“质疑”,充其量只是大家对刀片电池的“好奇”罢了!希望日后,比亚迪能够透露更多关于刀片电池的技术资料。

■邦点评

我非常认可比亚迪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的重视,也很期待比亚迪能够在三元电池体系的包围下,在乘用车领域重塑磷酸铁锂电池的昔日荣耀。只是,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真像比亚迪说的那样不堪一击么,刀片电池又真的如比亚迪说的那么完美无缺么?

或许站在比亚迪的角度是的,但电动邦的读者一定不要偏听偏信。关于刀片电池,咱们今年冬天一测便知;关于三元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同安全性的关系,要知道它们向来是彼此依存,且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周大事件 | Model 3降至24万/小鹏推电池租赁/广汽电驱黑科技

特斯拉Model?3只要24.99万!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国庆中秋双假第一天,特斯拉又传来了好消息,国产Model?3价格再次调整,标准续航版本售价为24.99万,长续航后驱版为30.99万元。?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搭载的电池类型,不过如此大的降价幅度,我们猜测是搭载了国产的磷酸铁锂电池,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所致。

此前我们从工信部就已经获悉特斯拉新款Model?3的申报信息,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和三元锂电池版本的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相比,新车综合工况续航里程由445km提升至468km,电池能量密度从原先的145Wh/kg降至125Wh/kg;不过整车质量为1745kg,较现款的1614kg增加了131kg。同时,换装磷酸锂电池后国产Model?3成本下降,因此售价可以进一步降低。

后驱长续航版本则尚不清楚是否搭载磷酸铁锂电池,不过它的售价同样降低了3.1万元。如果长续航版能控制在30万内,那么加上国家补贴最终售价可以达到27万,这有点不可想象。

此前,国产特斯拉Model?3包含3个车型,分别是补贴后售价27.155万元起的标准续航升级版以及补贴后34.405万元起的长续航版。随着未来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升,国产Model?3补贴前售价甚至还会下探到22万元。

此前售价一降再降的Model?3已经把竞争对手锁定传统豪华轿车,像宝马3系、奥迪A4L和奔驰C级都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如今推出磷酸铁锂电池版本的Model?3售价进一步降低,24万元的价格使得它的战线再次拉长。传统的像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和大众帕萨特等等都将会面临Model?3的冲击。

除了传统B级轿车,国产电动车像比亚迪汉、小鹏P7等等也将受到威胁,虽然国产电动车也具有很强的续航优势,但是面对特斯拉的品牌、设计、自动驾驶方面的优势,难免会败下阵来。

P7立减7.5万?小鹏推出电池租赁计划

在2020年的北京车展,小鹏汽车推出全新的电池租赁服务,该服务区别于全款购车、分期购车方案,能够降低客户的购车门槛。

具体来看的话,就是用七年超长分期服务分摊电池成本,七年费用付完后,最终用户可获得电池所有权。

另外电池融资租赁计划中的车身价款也可以通过最低?30%?的首付购买,大幅降低购车的门槛。

根据计划,标准版的电池租赁计划针对?P7?和?G3?分别可以将车价降低?7.5?万和?6?万,P7?84?期每期需要支付?980?元,G3?84?期每期需要支付?780?元。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无锡、宁波、佛山、东莞、武汉、成都以试点的方式实施。涉及车型包括?G3?520i?系列(悦享版?/?智享版?/?尊享版),P7?的四驱高性能系列及后驱超长续航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几个月,蔚来汽车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BaaS(Battery?as?a?Service)蔚来电池租用服务。

那么具体的收费规则,用户需要每个月支付980元的电池租用服务费(非服务无忧的用户,另外每个月交80元的服务费用)。目前这个电池租用费用是指70kWh的电池,如果需要租用100kW的电池,可以选择按月升级的灵活方案。

从直接价格方面来看,小鹏跟蔚来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小鹏P7减7.5万,蔚来减7万。真正不同的两者的属性——蔚来的车电分离服务是基于自家的换电体系而提供,汽车和电池可以实现物理上的分离。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消费者长时间不需要用车,那么是有可能完全不用电池,而将电池归还,避免缴纳车辆闲置期间产生的租赁费用。此外,用户还可以升级电池包以获得更先进的电池技术。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目前的车型并不具车电物理分离的能力,因此它所提出的电池租赁服务更像是将电池价格进行分期打包售卖给消费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变相的金融服务。现阶段,电动车企的目的是尽可能降低车辆的售价,而这种方式也是消费者直观可以感受到的,小鹏汽车能够做到这一点,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大众将投330亿欧元发展电动化?针对中国另投150亿欧元

2020年9月27-30日,第二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省海口召开,电哥从媒体处获悉9月28日下午举办的“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开放合作”全体大会上,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联合主席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演讲当中提到,大众将投330亿欧元发展电动化,针对中国将会另投入150亿欧元。

大众汽车集团愿加强与中国市场的合作,共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到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将投入330亿欧元用于电动化布局,另投入150亿欧元专门针对中国市场;2029年前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到在全球推出75款纯电动车;中国是全球能源市场最大的驱动力,宁德时代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电池供应商。

就在9月上旬,马斯克结束为期三日的德国访问考察之旅,据了解,马斯克此行目的除了拜访了德国部分部门官员,为建立德国超级工厂打下基础以外,还抽时间会见了大众集团CEO迪斯。据外媒报道,在会面期间,两者或将就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合作。

马斯克在参观大众集团过程中,还试驾了大众ID.3、ID.4等大众电动车型,还与大众集团CEO迪斯展开超过两个小时的会谈。

虽然马斯克与迪斯一向私交甚笃,两人经常在社交媒体上互相公开点赞,并且认可对方所做努力。但其实就大众集团来说,电气化计划开启以来,一直将特斯拉视为最大对手,保时捷Taycan目标就是向着Model?S,而奥迪也专门成立“T小组”研究对抗特斯拉,但此次双方CEO见面后,或将扭转这一局面,成就双方电气化合作。

解决电池忧虑?特斯拉或将收购LG电池业务股份

据韩国媒体报道,9月28日,来自银行领域的消息人士透露,为了获得稳定的电池供应,特斯拉正在寻求收购LG?Energy?Solution最多10%的股份,后者不久后将从LG化学分离,LG化学是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的关键电池供应商。

LG化学此前表示,基于对市场环境的判断,当前是进行分拆的“最佳时机”,因此决定于今年12月拆分其电池业务。目前,电池行业正在快速增长,而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正在实现结构性盈利。

从特斯拉的角度看,对LG电池业务进行直接投资,对其电池采购可以起到帮助,从而避免该公司在电池供应方面遇到风险。

在最新的特斯拉电池日中,特斯拉也显露出正在尝试在电池尺寸和容量之间寻找平衡点,其目标是提升大尺寸电芯的产量。其未来的重点,将从18650型电池转向容量更高的21700和4680型电池。4680型电池的能量提升5倍,续航里程提升了16%,而且4680型电池制造难度更低,零件更少,电路长度更短,可以减少电池工作中产生的热量。

当前,特斯拉与日本企业松下在美国运营着一家合资工厂,生产电池。但是,多元化的电池采购渠道,可以帮助特斯拉降低采购成本。上周马斯克宣布,未来三年中,特斯拉将在市场上推出一款售价仅2.5万美元的电动汽车,而降低电池成本正是降低电动汽车售价的最主要手段。

韩国新能源市场分析公司SNE?Research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同比减少16.8%,但LG化学、三星SDI、SK创新三大韩企的增长势头依然迅猛。

截止到7月底,LG化学以26.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继续领先中国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25.4%),并拉开了与日本供应商松下(13%)的差距。其中,LG化学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13.4GWH,同比大增97.4%;三星SDI和SK创新今年累计装机量分别同比增长52.6%和86.5%,分别以6.4%和4.1%的市场份额排在第四和第六。

韩国三大动力电池厂商凭借特斯拉Model?3、奥迪e-tron、现代电动卡车PORTER?II?Electric等的畅销,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今年前7月三家韩企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在全球市场占比总和为35.6%,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2020上半年,宁德时代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下滑41.8%,总计为17.5GWh。7月宁德时代装机2.18GWh,环比下跌7.2%,市占率也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

单看今年7月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LG化学以26.8%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其后依次为宁德时代(25.4%)、松下(13%)、三星SDI(7.3%)、比亚迪(5.6%)、SK创新(4.5%)。

LG化学装机量同比大增,主要受益于特斯拉Model?3、雷诺Zoe、奥迪e-tron、保时捷Taycan?EV等车型强劲的销量。

日前,LG化学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经营业绩,其中电池业务销售额达到2.8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6亿元),营业利润达155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亿元),双双创下历年最高纪录。

2020年第二季度,LG化学销售总额为6.9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6亿元),同比增长2.3%。

LG化学表示,其电池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欧洲等市场环保政策的加持,促使电动车销量有所增长,以及北美地区大型ESS项目的供应等。此外,LG化学通过提高波兰工厂产量、降低成本等措施,在汽车电池业务上实现了盈余并取得了创纪录的业绩。

据SNE?Research报告显示,今年1-6月,LG化学占据了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24.6%份额,排名第一,其累计电池消耗量达到10.5GWh,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2.8%。宁德时代以23.5%的市场份额屈居第二名。

第三季度,LG化学预计欧洲地区汽车电池出货量将会扩大、加上圆柱形电池销量增加,汽车电池业务将会呈现销售增长和稳固的盈利态势。

最快2秒破百!广汽新能源发布“四合一”电驱

2020北京车展,广汽新能源发布全球首台两挡双电机“四合一”集成电驱,标志着广汽的纯电动力跨入全新研发阶段,力争让AION系列车型迈进百公里加速2秒时代。

从最早的电机、电控、差减相对独立,到三者的高度集成,打造出全球首款高性能“三合一”电驱,让AION?LX实现了百公里加速3.9秒的超跑体验,成为中国最快的SUV车型。

本届北京车展,广汽新能源在纯电动力系统上再次突破——发布的两挡双电机“四合一”集成电驱,实现了双电机、控制器和两挡减速器深度集成。该技术拥有7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9项。可以为车辆带来340KW的强劲动力,综合驱动效率达到90%,功率提升13%,体积减小30%,重量减轻25%。

搭载该项新技术的AION系列车型,百公里加速用时将缩短至2秒区间,刷新“中国最快的车”的加速记录,标志着中国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实现再次突破。

(图/文/摄:皆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卖不过禾赛科技,速腾聚创IPO再添变数

2022年是车载激光雷达“上车”元年,随着智能汽车革命浪潮如火如荼地展开,高级辅助驾驶乘用车市场已成为激光雷达厂商的最大客户来源。

然而,占据最大优势的速腾聚创却没能将车企定点转化为销量,反而是禾赛科技后来居上。

此前,禾赛科技对外宣布,其激光雷达2022年共交付近8万台,登顶全球激光雷达量产冠军。

另据Marklines汽车销量数据测算,图达通全年出货量约4.9万台,速腾聚创约4.4万台,大疆览沃约1.4万台。速腾聚创在所有国产激光雷达厂商中掉至第三。

短短一年时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格局就发生了改变。

据Yole数据统计,2021年,法国激光雷达厂商法雷奥以28%位列全球市占率第一,速腾聚创、大疆、图达通、华为和禾赛科技份额分别为10%、7%、3%、3%和3%。

彼时,速腾聚创还占据着国产激光雷达行业C位,手握最多车企定点,最被投资人看好,没想到如今不管是IPO还是出货量都落后于禾赛科技。

更让投资者对速腾聚创乃至整个激光雷达行业担忧的是,禾赛科技在招股书中暴露出的“增收不增利”和持续亏损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激光雷达售价大幅下降。从2019年至2022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装置的平均售价就从1.74万美元下滑至3100美元,缩水幅度高达82%。与产品售价紧密相关的毛利率则从2019年的70.3%下降至2022年前九月的44%。

这也导致禾赛科技尽管营收规模可观,盈利却依然不容乐观。报告期内,禾赛科技净亏损分别为1.202亿元、1.072亿元、2.448亿元、1.655亿元,四年内亏损超6.3亿元。

禾赛科技在前,速腾聚创IPO之路充满变数。

01

有量无质,定点转化效率低

名义上,速腾聚创的确拿到了最多的车企定点,但相比禾赛科技却是有量无质。

为何这样说?

先来看两家的车企定点名单。其中,速腾聚创先后与小鹏、比亚迪、红旗、广汽埃安、极氪、威马、路特斯、长城、智己、领克、奇瑞、零跑、北汽、东风、丰田、赛力斯等车企宣布达成合作,预期订单量超千万台。

禾赛科技方面,其量产定点车企客户包括理想、长安、路特斯、高合、上汽、集度、爱驰等,预期订单量达到数百万台。

不管是定点车企数量还是预期订单量,速腾聚创都比禾赛科技更占据优势,但这只是一个理想数字,实际上前者客户由于车型定位以及高阶智驾配置策略,大部分定点还没能兑现。

此外,在已量产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中,速腾聚创的含金量也没有禾赛科技高,甚至也不如图达通。

下面来看一张表。

可以看到,速腾聚创2022年投产的三款定点车型激光雷达均为选配,且销量都不太理想,其中寄予厚望的小鹏G9上市后表现不佳,从2022年9月份上市以来,截止到12月份,累计销量仅为6373辆;智己L7也差不多,去年总共卖了将近5000辆,但今年首月就暴跌至100多辆,且激光雷达目前还只是预留位置,后期升级了才会装至车上;埃安AION LX?Plus全系月销更是仅有几十辆的水平,更别说搭载了激光雷达的配置车型,销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禾赛科技方面,去年有2款定点车投产,但和速腾聚创不同的是,其激光雷达大多是标配,尤其理想L9,从上险量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底累计上险量为40151辆。仅靠这一款车,禾赛科技出货量就轻松走在了行业前列。

除了禾赛科技,图达通去年也是凭借蔚来的定点合作,投产了ET5、ET7、ES7三款激光雷达标配车型,助力其出货量超过速腾聚创。

所以说,即便拿到了前装定点合同也不意味出货量就一定高,激光雷达公司能否真正实现规模化交付,还要看车企的实际搭载配置,以及车型的市场表现。

02、

缺乏优质车企客户,速腾聚创2023年仍难以上量

虽说2022年是激光雷达行业量产交付元年,但考虑到2022年国内疫情影响,部分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延迟发布,导致行业整体上量节奏波动。

这种情况有望在2023年得到改变。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消费有望重启、搭载激光雷达新车型的进一步发布,以及补盲激光雷达开启上车之路等因素的驱动,激光雷达行业预计将迎来从1到N的突破。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2023年国内乘用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将冲刺40-50万颗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全新小鹏P7、比亚迪仰望U8/U9、蔚来全新ES6/EC6、新款极氪001、赛力斯汽车、集度ROBO-01、路特斯ELETRE等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将在今年陆续发布,为激光雷达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其中,速腾聚创将有多款定点车型实现量产,是否代表着其出货量会大增?

没有那么简单。

从上图可以看到,大部分新车都未公布配置细节,激光雷达的装载情况也无从得知,而速腾聚创已确定量产的定点车企中,赛力斯汽车销量持续下滑,仰望两款产品都在百万级以上,路特斯Eletre的售价82.8万元起,搭载激光雷达的新款极氪001售价或将40万左右起步,比现款起售价提高了10万,带来的增量或将有限。

此外,蔚来、理想和小鹏是目前激光雷达上车的贡献主力。但蔚来和理想已分别与图达通、禾赛科技绑定,小鹏则在览沃和速腾聚创之间摇摆,在优质车企客户的把握上,速腾聚创不如其他两家,这或将导致其接下来依然无法快速上量。

而且在口碑和市场的带动下,还可能有更多客户将转向头部的禾赛科技。比如上个月,禾赛科技宣布获得飞凡汽车前装量产项目定点,后者的全新车型将搭载AT128激光雷达。而飞凡此前采用的激光雷达来自Luminar。

前期拿到车企定点合作并不意味着拿到保命符,目前车企对于激光雷达的选择,仍处于早期阶段,任何一家供应商都有可能被随时替换。

综上,今年,激光雷达行业很有可能再次上演2022年的市场格局。

03、

前路漫漫,IPO之路充满变数

虽然速腾聚创车企定点拿得最多,但若是无法将其转化成销量,对其接下来的IPO也是不利因素,影响投资者信心。

因为随着激光雷达车型加快市场投放步伐,未来规模化上车将是资本市场判断一家激光雷达厂商的重要标准。

而激光雷达能否规模化上车的关键,又取决于成本下降速度。

虽然当前激光雷达的价格已下调不少,从数万元一个逐渐下探至1000美元左右,但成本依然不算低。

那么未来激光雷达的成本要如何下降?

一是技术创新,二是规模量产。图达通预测过,当图达通年出货量在10万台时,成本将会下降到1000美元左右;速腾聚创也曾披露,如果订单规模达到10万-100万台,则硬件价格可下探至200-500美元。

无法实现规模量产,成本无法下降,进而导致无法规模化上车。但规模量产的前提之一,就是定点转化。

从目前来看,速腾聚创定点转化的效果不如禾赛科技以及图达通,或将影响其未来在行业中的规模和地位。

此外,包括速腾聚创在内的所有激光雷达厂商,未来上车还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质量。

车规级产品对产品质量一致性的要求很高,但关于速腾聚创主推的MEMS激光雷达,目前存在共振频率问题和产品品控一致性方面问题,有待更多车型定点的进一步验证,才能打消疑虑。

同时随着激光雷达上车,很多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成为消费者购买激光雷达车型的阻碍。

比如“激光辐射”问题,不久前有网友爆料:拍摄蔚来ES7的激光雷达时,小米12SU的相机传感器直接被烧出绿线。

而这并不是孤例,早在2019年CES展上,就发生过类似的激光雷达灼伤摄像头传感器的案例。

种种因素下,激光雷达上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观点:

激光雷达上车,不是前期定点车企数量越多就越好,抛开质量谈数量,都是不客观的。

速腾聚创虽然拿到了最多的车企定点,但由于定点转化效率并不高,以至于规模化的脚步落后于对手。

对于速腾聚创而言,未来除了拓展定点车企的数量外,还应该提升客户和产品质量,实现真正的上车,才能为其接下来的IPO注入更多实在的“资本”和故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电出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超级播报:特斯拉开启降维打击模式

[汽车之家?新能源]?超级播报,每周都有料,经过了8天的国庆假期相信大家的身心都得到了充分的放松,汽车圈在这几天也不平静,这期超级播报就将和您一起回顾一下假期期间发生的大事件,比如国产Model?3再降价、特斯拉解散公关团队、Polestar?2海外召回等等。

十一国庆假期最“出风头”当属特斯拉,前脚刚在国内抛出降价的“重磅弹”,后脚就有解散在美公关部门的消息,一次次将自己推到舆论的风暴眼,从营销角度来说,不得不佩服特斯拉,不进行“公关”,也能喜提热搜。而这一系列操作之后,国内新能源市场又将迎来什么样的变动?

1、特斯拉为什么老调价?

和吃瓜群众们心态不同的是,有不少刚刚提车的车主表示“心态已崩”,降价来得猝不及防,让不少老车主气愤不已。为了安抚老车主,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接连几天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安慰车主,“对符合7天信心保障计划内的车主赠送3年免费超充使用权益”。

对此陶琳也明确表示,“价格调整时高度保密的工作,需要反复测算,只有极少数员工参加,其他同事几乎时和消费者同时得到价格调整的信息,所以并不存在故意隐瞒和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实际上,之前陶琳在接受《汽车之家》独家专访(点击传送门进行查看)时就表示过,由于特斯拉统一采用直营模式,价格体系公开透明,所以消费者会第一时间获知任何价格变化信息。这也是我们多次提到的直营模式双刃剑的问题,特斯拉直营模式可以给消费者更加统一、直观、透明的价格,不存在中间经销商的调整空间,这意味着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之间没有差价,同时也意味着没有缓冲余地,每次价格波动,都将直面冲击消费者。

从降价原因来看,有国家补贴政策的变化也有基于官方成本、利润测算的变化,特斯拉官方称其出发点是希望让更多人可以享受到科技发展的红利,为大家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最好的服务。但无论官方的出发点是什么,对于老车主来说,看到的结果就是如过山车一般的价格,当下的利益受到伤害,一时无法接受也无可厚非。

小鹏汽车的做法比较聪明,推出了小鹏汽车P7的保价政策,在销售端做出承诺,“2021年春节前,小鹏汽车P7将维持现在的价格,如出现降价,未交付客户给予差价补偿,已交付的客户则补偿等值积分。”

2、这次调价因为什么?

当然,降低成本,追逐能效一直以来都是特斯拉的“愿景”,为此,特斯拉在国内选定了宁德时代作为继LG、松下之后第三家电池供应商,来提高国产Model?3的国产化率。马斯克曾公开表示2020年年底国产化率将达到100%,而此次价格下探也是其国产化率提高的表现之一。

看来磷酸铁锂电池的“回归”已成定局,就目前的行情来看,和三元锂离相比,它不含钴这种昂贵且产量不稳定的金属,在成本和稳定出货量上具有相对优势。只要通过软件优化和优秀的电池管理,再加上去模组化的封装方式,抵消其电池能量密度较低、低温续航差的劣势,磷酸铁锂电池在性能上就可以和三元锂电池平起平坐,这也是为什么不少车企开始转头使用磷酸铁锂的原因。

3、谁将如坐针毡?

特斯拉通过降本增效实现了价格下探,无疑又将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掀起一番血战。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就是中国品牌,原有的价格优势被减弱,品牌溢价能力又无法迅速赶上,也难怪不少业内人士大呼,“中国品牌的好日子终究还是要结束了”。

而国产Model?3的打击对象还不仅仅是20-3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甚至辐射到了15-20万的电动车,身边就有朋友定了其他车型而在十一期间转定国产Model?3的,添几万块买一辆特斯拉是他转身的主要原因。同时受到特斯拉降价风波影响,也有不少意向客户从准备下手改为持币观望,因为不知道这些车企会不会顺“势”降价。

当然,特斯拉的“眼光”从来都不仅仅局限于电动车市场,国内新能源车型市场份额占比才刚刚过了5%,成长空间还非常大,抢夺燃油车的市场占有率才是真正的王者。

如此看来,国产Model?3将再收割一波市场份额,毕竟降价对于销售的推动是最直接的。需要紧张的不仅仅是中国品牌电动车企,大众、宝马、奔驰这样曾经辉煌的“前浪”车企如果还不加快脚步,那就只能被“后浪”拍在沙滩上。

编辑点评:

国产Model?3官降引发大讨论,虽然特斯拉式直营销售的弊端再次凸显,老车主“存留”问题亟待解决,但“拉新”效应利大于弊,预计将收割一大波销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随着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上海工厂产能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大量导入,国产Model?3或将还有降价空间。未来,特斯拉还有国产Model?Y、入门版车型的加持,手握一把牌的特斯拉已经开启降维打击模式了,害怕吗?

根据目前信息来看,瑞典、挪威、荷兰等国家的车主都反映了Polestar?2存在故障导致无法驾驶的问题,即使在行驶过程中也有将车辆关闭的可能性,危险隐患非常高。目前,欧洲车主已经接到通知,要求尽快去维修站修复该问题。

不过从网友们的反馈来看,人们对于Polestar?2海外召回表现得都比较淡定,大部分人认为有了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企业负责人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有不少人对电动车的可靠性提出质疑,有人发出,“新能源汽车有太多不稳定性了”、“现在的智能电动车全靠软件控制,BUG频出,让人无法安心购买”等评论。

到目前为止,官方还没有公布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车辆软件的原因,还是车辆本身的机械原因。如果真的是软件问题,那似乎证实了电动车的软件问题真的是一个坎?大众ID.3曾经饱受其苦,这次又轮到Polestar了。

电动车电子软件这个坎家家车企都要过?在“新四化”浪潮之下,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相比,不仅仅是换个电机加个电池组那么简单,整车的电子电气架构都需要重新设计。尤其是主打高性能、智能化的电动车,它们对于软件的算力算法、模块互通性、冗余设计、稳定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其难度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编辑点评:

对于召回事件,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对待,奔驰、宝马、奥迪还有特斯拉都多次召回已交付的车辆,当然不光是电动车,燃油车每年的召回次数也非常多。召回背后实际上是电动车的软件危机,无论你是传统车企转型,还是新兴品牌造车,如何打消消费者心中不靠谱的疑虑才是大家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文/图?汽车之家?姜田双)

深度不到25万!一降再降,特斯拉的底气和野心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蒋慎敏

论“弄个大新闻”,特斯拉的掌门人马斯克显然是个中高手。最近这段日子,他和比尔盖茨一场互怼之后,又忙着和特斯拉创始人马丁·埃伯哈德隔空打口水战,甚至还解散了特斯拉的公关部门,大新闻是一个接着一个。

但对于国内的消费者而言,马斯克近期引发的话题显然并不重要。或者说,远不及这件事情——特斯拉又降价了。

10月1日,特斯拉入门的国产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从27.1万降至24.9万元。

年中的时候,小时新闻记者也曾报道过特斯拉车型的降价(《深度鲶鱼还是鲨鱼:特斯拉降至30万以下,国内造车新势力准备好了吗》)。

或许应该这么形容国庆节的这次降价:特斯拉又双叒叕降价了。

更像是数码产品的特斯拉

这不是特斯拉第一次降价,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

2019年4月,特斯拉中国官网开启了新一代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3的预订,里程缩减的同时,价格也大幅下降,售价为37.7万元。

到现在,也不过一年半时间,这款车型已经经历六次降价,从37.7万元降到了24.9万之内。

每一次降价,都会有刚买车的车主表示“心态已崩”。

尽管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接连几天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解释称“除了极少数参与价格测算的员工,绝大部分特斯拉员工并不知道要降价。甚至部分员工也在9月买车,也要适用于同样的价格政策”。更是一再重申“希望大家能相信我们的初心,确实是希望让消费者能拥有性价比更好的产品,而不是自己利润最大化。”

但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却难免会觉得这一幕有点眼熟,甚至特斯拉方面的做法乃至于“台词”都并无二致。

没有不降价的车型,但确实很少有像特斯拉这样“能降则将”,看起来不像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车型。这如果把特斯拉看做一件特殊的数码产品,那就有点见怪不怪了。正应了从数码界流传出的那句网络梗:等等党永远不亏。

比起传统车企的汽车产品,特斯拉的车子在营销上更像是一款数码产品。

一是直营模式,少了4S这样一个中间环节,成本等因素带来的价格波动就少了缓冲余地,每次都是直面消费者。二是比起在硬件上赚钱,特斯拉更喜欢在更有软件性质的包含自动驾驶功能的FSD套件上赚钱。对比一再下降的车子价格,需要加配的FSD套件则一涨再涨,5月这波降价时,FSD涨价到了5.6万,10月这波降价,FSD则顺势涨到6.4万元。

软件的利润率自然不是车子这种实物可比的。用户购车选装FSD套件后,其中一半款项会成为特斯拉“延期营收”,每当特斯拉推出一项新功能,比如交通信号灯自动识别、智能召唤,它就能将一部分延期营收转换为财季的实际营收。从今年第一季度的报表来看,特斯拉的这笔延期营已收高达12亿美元。

简而言之,特斯拉不是“不想赚钱”,而是更看中销量铺开之后,高利润率的软件带来的营收。

特斯拉的杀手锏:新技术、新工艺;成本降低、再降低

特斯拉一直采用的就是这样的策略。十四年前,在马斯克入住特斯拉之后,这个策略在他那份公开信里就十分明确了:“用挣到的钱生产价格实惠的车;再用挣到的钱生产价格更实惠的车;在做到上述各项的同时,还提供零排放发电选项。”

他们也是这么做的:特斯拉的车型,是一款比一款平民价,尤其是上海超级工厂开始投入生产之后。

而所谓的“零排放发电选项”也已经在到来了。

北京时间9月23日凌晨4时,特斯拉在股东大会结束后举行“电池日”投资者活动,公司CEO埃隆·马斯克与技术副总裁DrewBaglino联合发布了全新的“4680”电池。

这才是特斯拉真正的“杀手锏”之一。

国庆节的这波降价,其实也和电池有关。电动汽车的电池,是占据成本的大项,目前针对中低端市场的国产Model?3,电池从三元锂电池“回归”成了磷酸铁锂电池。

和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不含钴这种昂贵且产量不稳定的金属,在成本和稳定出货量上具有相对优势。但需要通过软件优化和优秀的电池管理,再加上去模组化的封装方式,抵消其电池能量密度较低、低温续航差的劣势。

就目前的电池技术发展来看,磷酸铁锂可以说是价格最具优势的动力电池。不过特斯拉的野心恐怕更多在“4680”电池上。按照目前公布的数据,这款新电池的能量密度将增加5倍,续航里程增加16%,电池功率输出提高6倍,最终实现续航里程提升54%但电池成本下降56%,同时电池每度电投资成本下降69%。

于此同时,马斯克表示,将把电池直接内置在汽车结构中,这项创新的灵感来自飞机机翼上的油箱。这种结构电池制造方案将减轻车辆的整体重量,并减少所需零件的总数(减少370个零部件),加快生产速度。而且最重要的是,这还将使电池每度电的成本降低7%。

并且,新技术将让特斯拉做到100%回收汽车电池,预计到2030年,电池组的每度电的价格将因此降低37%。

新技术、新工艺;成本降低、降低、再降低。这一切,让马斯克有信心宣称,大约在三年后,特斯拉能制造出一款价格仅为2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的全自动驾驶汽车。

新技术与低成本,特斯拉完全推翻了多年年来进入国内的国外品牌,带来的“有新技术但是贵”的固有印象,这才是特斯拉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威胁。

对手不仅是新能源品牌,特斯拉在争夺燃油车的市场

特斯拉不是没有负面传出。内饰不行、做工粗糙、“幽灵刹车”等等,但降价才是其最大的也是最有效的产品公关。虽然总有消费者不吃这一套,但对多数人来说,只要价格到位,这些缺陷依然是在可以忍受范围之内。

面对特斯拉激进的降价争量战略,甚至几乎可以预判的未来再度降价,国内新能源品牌短期内在价格上跟进的能力有限,但他们也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拉近与特斯拉的距离。

威马在节前完成了100亿元D轮融资,正开始推进下一步布局。蔚来在解决了资金问题后,宣布将推出领航辅助功能NOP(Navigate?On?Pilot?Beta),将成为除特斯拉外全球第二家实现领航辅助功能的汽车品牌,在自动辅助驾驶方面加快缩小与特斯拉的差距。小鹏汽车则发布了关于小鹏P7的保价政策,推出"超充免费加电计划",为所有小鹏汽车首任、非运营车主提供了每年3,000度的免费充电服务,增加用户粘性。比亚迪就通过和华为合作,搭载华为自研麒麟710芯片。同时,华为也计划推出鸿蒙系统,实现人车互联,提升驾驶体验。对无人驾驶技术也提供技术支撑,缩小和特斯拉的差距,增加自身汽车品牌的竞争力。

蔚来在9月份交付车辆连续7个月增长,达到4708辆;小鹏亦是如此,达到了3478辆。威马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了八成,9月份销量2107辆,理想在经历5月6月的下跌之后销量再度上升,9月份也达到了3504辆。

国内造车新势力虽然均取得了同比或环比的增长,但从体量看相较特斯拉还不是一个量级。而在新势力蓬勃发展期,特斯拉打出降价牌,这给几家头部车企造成了不小的压力。随着新能源补贴越来越低,未来等待造车新势力的还有多重考验。

可喜的是,虽然每一次特斯拉的降价,都让人惊呼可能会带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洗牌,但好在国内品牌是越洗牌越多,越打越强。除了上述四强,还有9月份卖了20150辆的五菱宏光MINI?EV,以及零跑、红旗E-HS3、极星、几何A、荣威i5、摩登汽车、高合HiPhi?X、天美ET5等品牌。在可见的未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将成为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新能源汽车数量将会大幅增长,市场的竞争也将进一步白热化。

正如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最新的一条社交媒体分享所言:电动智能车的发展还只是刚刚开始,还有非常多的变革正在发生中。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中国国内市场瞄准的对手,恐怕已经不仅仅是国内的新能源品牌。

2020年9月,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重点企业情况推算,国内汽车行业销量预估完成257.2万辆。特斯拉Model?3的销量为11811辆,几乎是紧随其后的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四家国产新能源品牌销量之和,但相比燃油车的销量量,可争取的替代空间就太大了。售价降至25万元以内,意味着Model?3不仅相对小鹏汽车P7、比亚迪汉EV等新能源车企对手展现出更强的市场话语权,还会更进一步威胁到奔驰C级、宝马3系,以及奥迪A4L等同级传统燃油豪华车市场,甚至本田雅阁锐·混动、凯美瑞双擎等车型也可能受到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德赛西威怎么样

公告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0.83亿元,同比增长57.25%;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61.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234.31%;毛利率24.88%,同比上升2.64pct,业绩符合预期。

西部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整车厂对自动驾驶产品的需求带动了公司自动泊车系统、360度扫描系统、域控制器等ADAS产品的放量和营收增长。公司基于NVIDIA Orin芯片的新一代L4级域控制器IPU04已被李等项目指定。

一、2021年中报业绩符合预期。

2021年中报业绩符合预期,上半年营收40.83亿元,同比增长57.25%;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61.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234.31%;毛利率为24.88%,同比增长2.64%,符合预期。单看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持平,但归母净利润减少0.87亿元,主要是Q2 R&D投资及管理费用环比增加0.62亿元,上半年R&D费用率环比增加3个百分点。我们预计公司将继续增加在R&D的投资,以加快智能驾驶和智能驾驶舱领域产品的量产。

二是智能驾驶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赛道红利逐步实现。

上半年,公司智能驾驶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收入同比增长182.68%。是主量产项目——域控制器IPU03(小鹏P7搭载)出货量的增长,以及新定点项目的落地,智能赛道的红利逐渐实现。上半年智能驾驶产品毛利率达到19.05%,同比增长15.61个百分点,有效抵御了芯片短缺下原材料上涨的负面影响。

公司在ADAS领域已有多年,其功能性产品如堵车、高速自动驾驶辅助等。基于360°环视、自动泊车和驾驶员监控的,赢得了国内领先汽车公司的订单。公司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绑定英伟达,英伟达有潜力成为国内最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第四代平台IPU01-IPU04可以满足不同级别自动驾驶的R&D需求,可以提供从驾驶辅助到自动驾驶产品的各种计算能力和接口。L3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PU03已与小鹏P7匹配,在业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基于NVIDIA Orin芯片的L4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PU04将于2022年由李等车企搭载。

三是智能驾驶舱业务稳扎稳打,量产项目与定点新项目同步。

由于智能驾驶舱产品的不断整合,公司将原有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身信息与控制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三大产品合并为智能驾驶舱业务。上半年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4.13%,主要是长安汽车、李汽车、奇瑞汽车智能驾驶舱产品配套供应所致。除了现有项目的配套供应,大屏座舱产品和数字仪表也被一汽丰田、广汽乘用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多家主机厂指定。

果断在智能驾驶舱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可以定制操作系统。公司研究项目以操作系统为主,自主研发了基于WinCE和Linux的导航系统;2)在一核多屏的趋势下,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域控制器芯片、电子元器件、操作系统等软硬件开发能力的供应商。

总结:短期来看,芯片短缺对乘用车市场形成阶段性压力。中长期来看,公司产品将随着智能渗透率的提升而持续高速增长,原因在于其精准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轨道,以及下游优质客户群的扩大。

关注贝壳投研,这里有你最关心的投资报告!

百万购车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