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UAWEI问界:“诞生”25天,“享年”25天

华为汽车标志的含义_华为汽车是什么标志

华为Mate50与iPhone 14之间,是AITO问界M5 EV对Model Y的「遥遥领先」

如果说《狼来了》的故事我们从小听到大,那么曾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华为,似乎正在遭遇着「来了」的争论。

那是一个争论了几年的问题:

华为到底会不会亲自下场造车?

总有人期待华为造车,而华为的意思大概是:

可以,但没必要。

3月8日,AITO汽车在其微博/公众号平台发布节日海报,正式打出「HUAWEI问界」的全新标语——而不是此前的「高端品牌」AITO。

同时,华为终端也啪一声很快地转发了这条微博。

有网友说这是AITO问界「不装了,摊牌了,老子就是华为」,菊花标上车指日可待,车主再不用自己动手默默扣标。但事实似乎又并非如此,而且华为和赛力斯当天就火速作出了回应: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阿」

华为说并没有主导的意思,只是搞了个excited的新模式——

「HUAWEI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华为提供电动化、智能化零部件等核心软硬件技术,并通过产品定义、用户体验、质量管控、渠道零售以及品牌营销帮助车企卖好车,在帮助车企实现商业成功的同时,带动华为智能汽车零部件的规模化销售。」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以后和华为合作造的车,哪怕不同品牌,通通都叫问界。不仅尾标有变化,门店的招牌也是「HUAWEI问界」,正式位居C位。

再结合不久前,余承东重申「华为不造车」,表示华为对赛力斯投入不降反增——在智选模式下,受益最大的一定是与华为合作最早、积累最深、产品最丰富的赛力斯

用法国报纸的话讲,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华为陛下即将抵达自己忠实的赛力斯。

毕竟2月25日,赛力斯才跟华为签了深化联合业务协议,华为做产品定义,赛力斯做车型研发。

双方目标是「2026实现100万产销」,今年内发布全新平台旗舰车型。

问界M9

这全新平台旗舰据传是问界M9,拥有着更大的级别尺寸、无续航压力的增程动力、华为全家桶,以及更高阶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打的就是理想L9/小鹏G9等「9字辈」。

而在3月22日的华为P60手机发布会上,华为可能还会「顺便」推出加强版问界M5。只是仅搭载单激光雷达(这颗激光雷达是不是华为自研的96线还未可知)的「加强版问界M5」,未必是华为正版的「HI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但考虑到现款M5较为弱鸡的辅助驾驶能力,更强感知能力总归是件好事。

问界M5单激光雷达版

从问界的销量走势来看,年销售10万辆的关口并不容易突破。

而这样的情况下要完成余承东年销100万辆的目标,华为汽车生态至少需要再和十家车企进行合作。

比「造」车更好的「造车」

既然华为下定决心将「HUAWEI问界」作为品牌推出,那么之前已官宣与华为合作造车的广汽和奇瑞,甚至「可能要改名、大腿还抱得更紧」的极狐,都有可能推出更多更强的「HUAWEI问界XX」。

疑似HUAWEI奇瑞EH3

据@鱼雷2954爆料,奇瑞与华为合作的轿车将采用800V平台、一体压铸成型底盘,并配备四轮驱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空气悬架。

华为与江淮汽车在安徽合作建厂,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江淮将成为继赛力斯之后,第二家与华为进行智选模式合作的车企。”

可以预见,在余承东的推动下,华为智选车的朋友圈还在不断圈地。

余总曾在不同场合动情地吐槽,动辄按车企要求提供定制化开发,周期太长、华为的人员成本也极高,不同车企的协同配合能力也很参差,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不挣钱、连朋友都交不上。联手车企,提供尽可能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的ICT技术赋能,才是华为一直All in的造车方向。

这是汽车圈中好久不见的「不同品牌统一系列」,犹如母系社会中的同母异父,像极了阿斯顿马丁、路特斯、宝马都是「007座驾」。

你不能说华为这套玩法不够逻辑自洽,只能说它可能并不能兼容意外的情况——不同车企、不同品牌的汽车都由华为深度参与、使用华为的技术,在华为的渠道进行销售,那华为如何实现「差异化造车」?

比如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华为渠道合作的阿维塔,人家车上装有完全版「华为自动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上半年入驻20+华为线下门店,含华量比问界M5只高不低。

阿维塔11

但在阿维塔「CHN」铁三角中,长安/宁德时代才是大股东,华为相当于「技术入股」,自然不太可能主导其「问界」。

此外,阿维塔自己也布局了200家渠道触点,并要在2023年底做到500家。阿维塔承诺,无论在华为还是阿维塔门店购买,用户获得的产品和权益都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事到如今,如果回到问题「华为到底造不造车」,其实答案已经飘在风中,变得不再重要。

一方面,华为已经找到了比亲自造车更好的方法。万花丛中过;而另一方面,华为或在事实上已经完成了「造车」这项工作。华为心中留。

当门店招牌、车尾字标统一为「HUAWEI问界」,无论车含华量几何、人懂车不懂车,我们满脑子想的就是华为而非其他。

动力系统来自华为八合一电机,智能交互则是无缝流转鸿蒙系统,新车感知最强的部分是华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已经足够。

有能力造车,只是没必要,扬长避短才是华为正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为5.7%。华为每年在汽车方面的研发投入高达十几亿美元,如果在汽车制造方面再烧几百亿人民币,就为了不足6%的利润率——

我只能说,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正如余承东余总所总结的:

做20万元以下的产品,我们会亏损,所以我们做不了。我们会和其他品牌一起,共同把市场做大。

余总这么说还真不是「抽华子,抽别的咳嗽」。去年老爷子让全行业都感冒的「寒意讲话」就强调过——

生存基点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仅以销售收入为目标。

针对汽车业务,他还强调: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不能铺开一个完整战线,要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研发要走模块化的道路,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作出竞争力,剩余部分可以与别人连接。

这个「连接」就很灵性,余总的后续操作也高度贯彻讲话精神。毕竟,原本由王军领导的IAS(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含HUAWEI Inside和零部件业务)纵是星辰大海,不挣钱(还巨亏)就是「活下去」精神纲领下不可原谅的「原罪」。

要达成2025年华为车BU盈利的目标,就必须「先帮车企卖车100万辆」——而华为距离目标限定的练习时长,还有差不多两年半

就看这100万辆里,有没有你想买的那台「HUAWEI问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主星球,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HUAWEI问界:“诞生”25天,“享年”25天

华为的车叫极狐,Selis,选SF5。在自动驾驶的主要表现上,AlphaS在各种温度标准下展示的自动驾驶视频早已在各大社交媒体赢得满堂喝彩。

与北汽汽车极速福克斯不同,Serex华为公司选择了SF5,采用了华为智能系统车辆规划方案,方向更多。最重要的是华为的三合一电控系统,集变频电源、电机、差速器于一体。响应速度越高,处理越精确。但是对于车辆来说,集成电驱动系统可以大大节省室内空间设计,此外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质量,以更低的成本做出更可靠的车辆。

ADS高级自动驾驶系统软件是华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算法行业多年投入研发的产品。系统软件紧密围绕优化算法、数据库查询、异常计算、传感器硬件配置,针对复杂的城市场景进行额外的改进,从而给出最新的驾驶体验。

在实际的城市出行场景中,AlphaS完成了覆盖市区、快速、地下停车场的全场景点和点驾驶。比如可以智能识别红绿灯,进行停车或行驶;当汽车在没有等待区的拐角处时,它可以与对面直行交通和左侧交通的交通流进行互动游戏,并最终左转等。相关场景也在几个视频中有所体现。

百万购车补贴

在造车这件事上,华为似乎有些“精神分裂”。

3月的最后一天,华为公司发布了一则重要通知:《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这份决议由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署名发出,再次强调了“华为不造车”的战略,并强调这份决议“有效期5年”。

随后,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2022年年度报告发布会上又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有些部门、个人或者伙伴在滥用华为的品牌,这件事情我们一直在查处中。华为经历30多年时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任何人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

很明显,这针对的是“HUAWEI问界”,以及其背后的余承东。

3月8日,AITO品牌在微信、微博等多个平台的内容中使用了“HUAWEI 问界”全新标语,随后,华为终端官方微博账号也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配文表示:" 想去的地方,HUAWEI 问界汽车,始终陪伴你!"

“HUAWEI 问界”就此诞生。

虽然外界纷纷猜测这就是“华为牌汽车”,但对此华为却矢口否认,并表示“HUAWEI 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表述十分谨慎。

然而,这一动作还是引起了华为内部的重视。如今的这份《决议》中,特别强调到了“不允许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出现‘华为’或‘HUAWEI’标识。”这无疑是直接宣布了“HUAWEI 问界”品牌的“死刑”。

31日晚,根据微博@孙少军09的消息,“问界门店明天(4月1日)开始拆除所有相关物料。”

从3月8日算起,截止4月1日,“HUAWEI 问界”这一品牌仅存在了25天,便宣告“夭折”,未来存在的,只能是“问界”或者其他。

“HUAWEI 问界”为何诞生?

这件事中,最受打击的是余承东。

作为华为消费者BG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CEO,余承东可以说是整个华为里对汽车业务最上心的人。

按照此前的战略,华为坚定“不造车”,而是要“帮企业造好车”。可在汽车行业高高的壁垒面前,即便强如华为也未能获得太理想的发展。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售卖标准化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但初入行的华为产品线并不齐全,更多还是在电驱和智能化方面,获得的增量有限。

第二是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 Huawei Inside 模式(简称“HI模式”),目前采用华为HI模式的合作伙伴主要有三家:极狐、广汽、阿维塔。其中,极狐阿尔法S HI版和阿维塔11都已实现量产。

但在HI模式下,由谁来主导车型的开发就成了一个问题。虽然华为方面表示他们只提供全栈智能汽车的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但车企方面却认为华为的表现有些强势,甚至“什么都想参与和决策”。

这就导致HI车型的开发总不那么顺利,例如华为HI的首发车型极狐阿尔法S HI版,早在2021年的上海车展便已亮相,而真正开始交付却是在15个月之后的2022年7月,市场表现也不尽人意。

更令人意外的是,前不久广汽集团的一则决议公告直接宣布: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华为将以重要供应商的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与合作。

这下,华为和广汽直接“分手”了,阿维塔11成了华为HI模式“最后的希望”。

余承东知道,仅凭卖零部件和HI模式,华为是很难在汽车领域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因此华为亟需一种可以掌握主动权的合作模式,这就是第三种合作模式:深度参与产品、整车设计,以及提供销售网络渠道的智选车模式

AITO 问界就是这一模式的代表,由华为和塞力斯合作推出。其中华为负责产品的内外饰设计和智能化,并在华为自家门店销售;塞力斯负责整车设计、生产和售后维修等等。

从去年的表现看,这一模式无疑是成功的,AITO作为一个新品牌,仅一年就交付了超过76000辆车,单月交付量屡超万台,一度成为车圈中的热点话题。

可到了2023年,情况急转直下。2023年1月,问界销量直接跳水式下跌到了4475辆;2月份更是进一步下滑到了3505辆。

为了遏制销量的低迷,华为和AITO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先是宣布M5 EV和M7幅度最高达3万元的降价,然后使用“HUAWEI 问界”字样进行宣传,通过华为品牌的号召力为问界背书。

这一步足够明智吗?

从诞生那天起,AITO?问界就一直在强调其“含华量”,这或许并非官方有意为之,但无可辩解的是,正是由于华为品牌的背书,将AITO 问界抬到了本不属于它的高度。

如今,问界销量下滑趋势明显,作为智选车模式的标志性品牌,在这种关键时刻,华为再拉他一把,没毛病。毕竟,如果问界真的沉寂下去,很有可能意味着华为最引以为傲的“智选车模式”的失败,向其他车企进一步扩展这种合作模式也会更加困难。

但事与愿违,这种通过强捆绑来利用华为品牌力的方式是华为顶层不想看到的,因为这看起来太像华为造车了,不得不直接给余承东这“当头一棒”。

余承东或许是委屈了,也或许是过于无奈了,在31日晚于华为内部论坛里连发两条:

“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这就是余承东此刻最真实的表达。

华为顶层坚持不造车,自然有他们的考虑。在他们看来 ,华为不应该只成为某个汽车品牌,服务于一部分消费者,而更应该以供应商的身份,存在于更多的汽车品牌中,服务于更广阔的人群。

他们的目标是整个汽车市场,是想做中国的“博世”。

但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有人想做博世,有人想做丰田。”对华为的汽车之路,余承东似乎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余承东是想把华为做成“丰田”吗?华为的汽车路,究竟应该怎么走?我无从判断。但我非常认同余承东的这句话:“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是啊,时间终会检验一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知士,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