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想转行互联网行业还能吃香了吗?

2.张雪峰简历资料及经典语录

2022 年,想转行互联网行业还能吃香了吗?

蔚来汽车创始人是谁的儿子-蔚来汽车创始人简历资料

2022年,互联网行业,还值得我们加入吗?

我有传统行业的朋友咨询过我这个问题:「现在转行互联网是不是太晚了?」

也有实习生和我说:「我的导师说互联网不行了,要被打压了。还是去做老师比较好。」

今天就谈一下这个话题,2022年互联网行业还值得加入吗?

1 互联网还有钱途

回到那个实习生小伙伴的问题:他希望加入互联网,但是他的导师认为互联网要没落了,建议他做中小学教师。

我笑了。这位导师既不了解互联网行业,也不了解人民教师的岗位。

如今,在上海,中小学教师如今也很卷啊。

我认识上海部分名校的老师,居然效仿互联网行业,搞起了776,早上7点就要到校的老师,晚上7-8点才能下班,而且周六必须去学校集体备课……

薪资和互联网也是天壤之别。这才是真正没天理的事情:又卷又穷。

互联网行业内卷,这的确不假。但是互联网行业,在今天依然是最有钱途的行业。

无论我们说哪个行业有前途,说到底,是需要有钱作为背书的。

比如大家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那我们的确看到了海量投资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除了知名公司特斯拉,小鹏汽车、蔚来之外,如今传统企业都在转型电动车,就连手机厂商小米都开始造车了。

大量资金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从业者收入水涨船高,这才是有前途的行业。

就现状来看,互联网行业,依然是最赚钱的行业。

在美世最近一次调研里,2022年唯一一个被预测年度涨薪在7%以上的行业,就是互联网行业。

不仅如此,很多互联网公司依然保持着一年两次调薪,甚至多次调薪的机制,来激励团队。

如果你说现在加入互联网行业,相当于49年进入国军。那我的问题来了,职场上的「解放军」在哪里?

教师行业是解放军吗?看起来高薪的教师都在深圳,我一个小伙伴刚去那里做老师,据说年薪40万,而深圳招聘老师的标准已经卷到博士了。卷但是高薪,这就挺合理的。

公务员是解放军吗?我之前看过一些线下的实业公司,那真的是只有更惨。

对于互联网人来说,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依然是在最赚钱最有前途,最愿意为人才付薪的行业。

再说生存环境,如果你进入的是一家企业文化还算靠谱的大厂,如果你跟的上司是个正常人,你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在互联网依然是能够凭本事涨薪,凭本事升职的。

这其实并不容易。在一些资源垄断的行业,手握资源的人才有机会。比如金融行业,依然是论资排辈的。

去年年初有一个大学生进入某银行后,聚餐谢绝了领导的敬酒,结果被一帮同事追着打。这就是金融行业的现状(至少是部分现状),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你要赚钱,就得跪着。

举个例子,你一个普通业务员,需要揽储1个亿,客户凭什么要把钱存在你的银行?是因为你的银行有啥其他银行没有的竞争优势吗?

再说一个最近的新闻,也是看得我哭笑不得。证券公司一个员工,研究生学历,为了争取完成业绩,帮客户考研,被抓起来了。

明规则玩不转的地方,潜规则就开始盛行。互联网行业,至少在行业里的绝大部分岗位上,还是靠实力说话的。

站着把钱挣了,是每个打工人的心愿。

而在互联网大厂,你会发现,就算是实习生,你都可以直接给公司创始人和CEO发微信,甚至狂甩18个感叹号要他们响应你的号召,还可以把和他们的聊天截图发到大群里拉一波流量,也没人会对你咋样。

2 透过裁员看本质

唱衰互联网,我是可以理解的。互联网行业这半年来,裁员的声音一直没有断过:从年中的在线教育雪崩,到之后的社区团购裁员潮,再到游戏行业裁员,然后年终爆发,字节、快手、百度、爱奇艺,以及滴滴都在裁员。

如果你是一个互联网局外人,如果你是一个学生,我能够理解你的体会,到处都是风声鹤唳,连大厂都活不好了,为什么我要进入互联网行业呢?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都在裁员,这些公司的裁员逻辑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分享几种常见的裁员类型:

传统艺德式

未雨绸缪式

纠错式

壮士断腕式

1)年底传统艺德

从2018年开始,互联网的年底「优化」,基本是标配。逻辑很简单,如今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学习了之前阿里的271玩法——20%的高绩效员工,70%的普通员工,以及10%的淘汰员工。

一年到头了,你的工作没有起色。趁着年终盘点的机会(互联网公司的中高层盘点一般从9-10月就开始了),送走一波。大厂规模大,如今即使是优化5%,也是给社会输送了一大波人才,员工肯定有反应,而媒体会放大这种反馈。

这种裁员的受害者是谁呢?

受害者:低绩效员工受害者

往往是低绩效员工,企业第一步是通过打低绩效把人往外推,打低绩效没有奖金,还可以用PIP(全称是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制定专门的绩效改进方案,这些对员工来说都是很难熬的,很容易打退堂鼓。如果员工坚持不走,企业就给掏钱补偿送走。

2)未雨绸缪型

顾名思义,公司不看好未来成长空间,做成本控制。未来市场发展不好,企业预知日子不好过,需要控制成本,重新审视团队,不要太臃肿。

字节下半年在商业化团队搞的去肥增瘦,就是典型。

2021年年景不好,很多大企业,也就是广告的金主爸爸们都遇到了问题,比如房地产行业、在线教育、游戏行业,都在收缩广告投入。

字节预感收入不太行了,搞一波裁员,控制成本。

这种裁员往往是核心部门不触碰,边缘部门分摊一些名额,或者停止招聘。

受害者:职场新人/试用期员工

这种情况,是外企常规操作。

我在之前写过《外企衰落11周年祭》就讲过:08年的时候,金融海啸来袭,Randstad也裁员,当时总经理做了应急方案,每个部门都要裁掉至少一个人。这个时候最倒霉的往往刚入职的员工和职场新人,大家知道公司HC控制,未来短期不会招人了,所以手里要留最有经验的人。而刚刚入职的人因为还在试用期,没有裁员成本,往往也会中招。

3)「纠错式」裁员

原因:战略调整,放弃部分非主营业务/项目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互联网行业,公司年头推进了好几个新项目,每个项目可能少的几十人,多的上百人。到了年底一看,完犊子,项目都没做出来,管理层坐下来一合计:不行,这些项目太烧钱了。放弃。

受害者:创新团队的员工

典型案例就是字节跳动的大力教育和滴滴的橙心优选,2020年还拼命加码招人,滴滴喊着发力社区团购,字节更是喊出要招3万人做教育。今年年中风向一变,掉头开始裁员。

尤其是遭遇到政策风向标时,立即切割。百度年底的裁员也是如此,主要裁掉的是游戏业务的团队。

说白了,百度游戏本来就不盈利,加上政策管控更加严格,百度的放弃也是很正常的。当然这种裁员,对公司整体影响不大,放弃了大力教育,抖音照样活得滋润。就相当于切掉了个阑尾或者扁桃体,人体其他功能照旧。

但对于这个部门的职场新人来说,往往是深坑,以为自己加入了大厂,前途光明,但没到半年就被裁员,试用期都没过,拿到赔偿也难在年底找工作,拿不到赔偿也很难维权。

所以,我经常和应届生说,要去字节可以的,去抖音,去今日头条,去飞书都行,别去大力教育。创新业务一旦下马,就是整个团队都干掉。

4)「壮士断腕」式裁员

原因:公司活不下去了,必须大规模裁员自救。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一定是出现了严重问题。

不到万不得已,大部分公司不会对自己这么狠。都说是资本无情,裁员的时候,老上司干掉老下属,也很难看的,大家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过来,互联网也算是江湖,如果有的选,大部分公司不会选择这种玩法。

受害者:所有人

这个时候受害者就是所有人了,无论你是什么岗位,都可能挨刀。

纵观这几个月的裁员,能到这个级别的裁员,主要是爱奇艺和蘑菇街。

爱奇艺的裁员,我问了一些熟人,听得心惊肉跳,比如:

有总监级别的人离职,而且不少;

有司龄很长,高薪员工离职;

裁员涉及所有部门,就算是核心团队,盈利部门,也要裁员。

爱奇艺所在的是视频赛道,一个非常烧钱的赛道,而经过多年的战争,依然没有打出一个赢家来,剩下的对手里,腾讯视频背靠鹅厂,优酷背靠阿里,都有金主爸爸,而爱奇艺早已脱离百度,孤军奋战许久。

原先爱奇艺想学的是Netflix,可惜没学成,既没有持续生产精品内容的实力,也没有打败竞争对手的办法,这些年长视频的市场还被短视频(抖音快手)和中视频(B站)抢走很多。故事讲不下去了,日子自然就难过了。

但这种裁员规模的大厂,还是少数。

3 观点 vs 口嗨

想象一下过年的场景。你回到老家,参与家庭聚会,碰到你的七大舅八大姑,他们问你在做什么?你弱弱的回复一句,在一家互联网内容社区,做针对创作者分层的产品经理。

对于大舅和大姑们,他们既不知道什么叫内容社区,什么叫产品经理,什么叫创作者分层。他们只听说到了互联网,于是一个大舅犹豫了一下,分享了他在「互联网」这个话题下仅有的信息:「我看到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裁员,你们公司裁员吗?」「互联网行业现在真的不行了,你不如回来考个公务员,离你爸妈也近点。」这种态度的展示,我不认识是观点,而是口嗨。

真正的观点,应该是Insight(洞察),有数据、有案例,以及合理的逻辑。大舅大姨们是没法展开讨论这个话题的。

不信你可以追问几句:哪些细分行业在裁员?这些公司在业务上遇到了具体什么样的困难?它们裁员的规模多大?主要裁的是哪些团队?什么类型的员工?裁员的同时是否在招人?招的又是什么类型的员工?

很快,他们就不爱找你聊天。

确实,从2021年来看,无论是无力继续砸钱的长视频平台;还是收到监管打击的K12在线教育、游戏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以及被反垄断吊打的头部大厂们,都遇到了问题。

但互联网大厂依然是收入最高的地方,依然是最愿意为人才投入的地方,依然是最有资源改变世界的地方。

写在最后是的,互联网肯定过了黄金年代,像2012-16年之间的高速增长,不会有了。

Easy Money没有了。不少赚到钱的互联网从业者其实是赶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如今这个红利已经消耗殆尽。

事实上从2017-18年,互联网进入流量下半场开始,已经没有容易赚的钱的。美团搞百万骑手做的外卖业务,相比微信做社交媒体,就难多了。

不仅如此,对于互联网来说,2021年新增了一个挑战:监管。在线教育于政策转向,而游戏也受到监管的压力,甚至很多大厂在监管之下放弃了大小周的工作制(当然这事监管得太棒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行业不值得加入。对于职场人来说,我再重复一下我的观点: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他们都会向我们传递观点和信息。他们传递观点的目的可能是展现自己的价值,可能是要赚你的钱,也可能是出于关心你,也可能是单纯想找点共同话题。但我们要做的不是盲信他的观点,而是进一步了解:他的背景是怎样的?是否有足够知识和经验储备?他的论据是什么?是数据还是案例?他的逻辑是什么?合理吗?足够支撑他的观点吗?

以上是我的经验、我的思考,我的论据以及我的逻辑。

供参考,欢迎讨论。

张雪峰简历资料及经典语录

张雪峰,本名张子彪,男,汉族,198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曾就读于郑州大学给排水工程专业。

研途考研老师,苏州峰学蔚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苏州研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联合创始人。2023年1月9日,当选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6年6月,凭借《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走红网络。2016年9月,出版《你离考研成功,就差这本书》。2016年11月,参加网络综艺《火星情报局》,被称为“国民男特工”。2017年8月,参加网络综艺《演说家》。

2017年9月,参加广东卫视《零点食神》。2021年9月19日,主演的治愈喜剧**《日常幻想指南》上映。2021年10月,在山东卫视青春职场招聘节目《求职高手青春季》中与多位企业家组成“最牛老板团”坐镇招聘现场。

经典语录

1、我也相信爱可以排除万难;只是,万难之后,又有万难。这是我更相信的。

2、实际上考研只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考试而已,考上了当然好,考不上,人生还是要继续的。

3、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4、属于你的另一个全世界,终会以豁然开朗的姿态呈现,以我们必须幸福的名义。

5、众志成城,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

6、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

7、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9、青春美如诗,诗情画意,全凭满腹经纶;丹心灿如霞,霞光异彩,只因一腔豪情。

10、金榜题名,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师生同心,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