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问界赛力斯,阿维塔问界赛力斯什么关系
1.江淮、奇瑞的未来,不像赛力斯那样好欺负!
2.续航实测近1300km——问界M7凭什么?
车评观察《车评社》
前言:日前,阿维塔11单电机版完成了上市,新车共推出了长续航和超长续航2款车型,售价分别为31.99和34.99万元,CLT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对应600和705km。同时,新车搭载了750V高压快充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可达200km。
新车最突出的优势是,相比小鹏G9、蔚来ES6和飞凡R7等竞品,进一步下探了售价区间,覆盖了更宽泛的消费群体,并且在性能表现上可圈可点。
最亮眼的还是智能驾驶系统,在长安汽车重庆马拉松赛场,阿维塔11单电机版作为官方引导车,通过全程开启城区NCA智驾功能完成领航。这套基于华为ADS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打造而来的系统,软、硬件表现均相当突出。另外,阿维塔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也引发了新的思考。
并非智选车模式,阿维塔11将于华为门店销售
今年下半年,阿维塔11还将进驻到华为门店销售。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有三种,即零部件供应,HI模式(智驾系统供应)和智选车模式(华为深度参与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并提供销售渠道,以问界为代表)。
而在合作方式上,阿维塔与华为是HI模式,但阿维塔11却将进驻华为门店,这透露了一些信号:一方面,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是否要发生全新的改变,去除合作模式的条条框框,为车企提供更多个性化或定制选择呢?比如:像阿维塔这样,智驾系统赋能,拓宽销量渠道,但不需要华为过多参与产品开发与营销。
另一方面,从赛力斯与华为的智选车模式来看,外界印象中赛力斯是比较“弱势”的一方,华为占有更多的主导地位,而阿维塔背后还有其他两位“金主”,如果选择智选车模式,中间的羁绊可能会比较多,此次进驻华为门店,或许也是一次对未来深度合作的试水。
渠道层面,进驻华为门店,对于阿维塔11的销量提升,显然有着积极作用,但展厅内还有问界M5、M7等嫡系车型,在销售与服务导向上,工作人员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未来更加值得关注的。这也将为对智选车模式跃跃欲试的其他车企,提供直接参考。
标配34个智驾传感器,功能覆盖259个城市
再咱来说说单电机版的产品竞争力。此前,双电机版已经上市了有段时间,在外观与内饰上,单电机版与双电机版没有明显区别,这也在卖相上提供了更多好感,虽然用户花费相对更少,但面子同样照顾到位了。
同时,智能领航系统也是阿维塔11的核心卖点,涵盖AVATRUST超感系统和AVATRUTH超算系统两大系统,并覆盖了高速、城区和泊车环节等全场景应用。硬件方面,阿维塔11配备了34颗传感器,包括3个半固态激光雷达,超过小鹏G9的31颗和蔚来ET7的33颗。
全系标配的高速NCA功能已覆盖全国259个城市,近30万公里高速及城市结构化道路,交付即可使用。城区NCA功能近期将陆续开放深圳、上海、广州及重庆,实现高速、城区、泊车三大核心场景,点到点智驾全覆盖。智能驾驶系统相当先进。
动力上,阿维塔11单电机版搭载华为DriveONE电驱动系统,最大功率230kW,最大扭矩370Nm,长续航版与超长续航版的加速时间分别为6.6s和6.9s。加速性能虽然没有双电机版车型那么耀眼,但在同级同价位的单电机竞品中,账面参数还是比较突出的。
车评观察
得益于长安、宁德时代和华为的共同努力,阿维塔11在各方面的产品力相当突出,尤其是智能科技表现上,几乎是目前最顶尖的表现,随着门槛的进一步下探,单电机版车型也将承担起销量重任。
不过,我们也可以反向思考一下,如果喜欢阿维塔11的消费者,不需要太过高端的驾辅系统呢?或许把这套系统作为单电机车型的选装配置,将售价继续下探的话,会给市场榨出更大的水花。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评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江淮、奇瑞的未来,不像赛力斯那样好欺负!
余承东又开始“遥遥领先”模式了。这次豪言自家产品比特斯拉和任何新势力的都要好,而且“绝不是吹牛*。”
4月16日的华为2023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华为宣布,问界、极狐和阿维塔全系,都将搭载ADS 2.0系统和鸿蒙3.0座舱产品。
除此之外,余承东(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澄清,此前在百人会论坛上对北汽的言论存在口误,双方不是不合作了,而是改为智选模式。
作为一家强势的供应商,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方式和深度、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如今赛力斯和北汽均陆续进入华为智选生态圈,HI模式的“独苗”——阿维塔,则成了唯一还在坚守的。
但一个微妙的细节是,在这场重磅的智能产品发布会上,以上三家里唯一来给华为车BU助阵的就是阿维塔,发布会唯一一个展车位也是留给阿维塔的。
看照片,谭本宏</sp
续航实测近1300km——问界M7凭什么?
在华为发出最新一季“不造车”的公告声明之后,奇瑞和江淮显然松了一口气。因为此前有赛力斯和广汽埃安的先例在前,奇瑞、江淮和华为的合作备受关注。
3月31日,华为发出关于汽车业务的决策公告。公告由任正非署名发出,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并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不能使用“华为问界”“HUAWEIAITO”等。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甚至说“最近我们确实有些部门、个人、有些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我们一直在查处过程中,华为经过30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
这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余承东,因为余承东是华为内部造车的头号支持者。
暂且不论华为内部在造车与不造车之间的意见分歧,华为的这份公告算是给不造车定了性,也向赛力斯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也给其他已经和即将合作伙伴释吃了一颗定心丸——灵魂还是你们的,华为只想为大家造好车。
所以,即将加入华为怀抱的江淮、奇瑞面对的舆论压力小了很多,不用再被质疑为他人做嫁衣。
大家都知道,江淮、奇瑞与华为合作用的是智选车模式,那未来造出来的车会不会和赛力斯冲突呢?未来合作走势会是什么样呢?
如何更好地商业化
在3月31日,华为发布了义正言辞的公开声明之后,余承东紧接着在4月1日和2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回应,“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我们一直坚持这个理念。当时只是想把‘HUAWEI问界’作为生态品牌,让消费者在选择时不困惑。”
“问界真正由赛力斯主导,华为高度赋能进行联合设计、联合开发以及联合质量控制和联合营销,跟所谓的‘华为造车’是两码事。”
在江淮、奇瑞和北汽等多位合作伙伴加入智选车的前提下,华为确实面临着营销上的难题。据了解,极狐阿尔法S HI版车型和阿维塔11正在向智选模式过渡,也就是说,未来至少会有5个不同车企的车型在华为的终端门店销售。这其中必定会有定位重合、价格撞车的车型,消费者看车倒是方便了,但销售应该怎么推荐呢?此外还会产生一个问题,一个场地5个品牌同时销售,华为想雨露均沾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一两个品牌独享恩宠,那别的合作品牌该怎么办?内部协调绝对是一个大问题。闹不好又要出大新闻的。
所以,余承东说要把“HUAWEI问界”打造成一个生态品牌,把所有合作伙伴的车型都纳入到这个大框架里,并在这个大框架下完成质量标准、销售服务的统一,这是一个基于现实和条件下取的合理的经营策略。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为未必是想真造车。
笔者在此前的文章里明确说过,无论华为造车与否,它真正的目的还是盈利,想方设法地盈利。
此前,华为车BU曾定下在2022年销30万辆的目标,到2025年实现盈利目标。2022年华为在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下,一共有极狐阿尔法?S HI版、阿维塔11、问界M5、问界M7和问界M5纯电版五款车型,总销量还不到8万辆,离30万辆的目标相差甚远。
余承东自己都承认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华为在汽车上投入很大,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而在3月31日,华为披露智能汽车业务收入2022年营收21亿元,营收投入比相差太大。离2025年盈利更是遥遥无期。
在这种情况下,华为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更好地商业化,如何能卖出更多的车。
现在“华为问界”和“HUAWEIAITO”不能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对华为的汽车业务造成了影响,
这就需要余承东和他的汽车团队换一个运营思路。
未来合作走势预判
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对于参与华为智选车模式的合作伙伴来说,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除了我们在前文提到的在消费者体验和销售人员面临的困境之外,江淮、奇瑞面临着产品如何差异化的难题。
目前来看,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模式还不具备可复制性。原因在于赛力斯用亏损换销量。虽然AITO问界2022年一共交付了7.6万辆,成为业内跑得最快的新势力。但是赛力斯披露,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为335亿元至3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5亿元至39.5亿元。与2021年相比,赛力斯2022年营业收入翻倍,亏损却进一步扩大。
再加上,赛力斯在诸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比如新车发布会上是余承东侃侃而谈,在营销渠道上是由华为线下店全面执行,研发层面,华为在外观、座舱、底盘、三电、车机、音响这些核心部位有绝对的话语权,而生产环节和售后服务这样的苦活脏活却是赛力斯在一力承担,关于问界这个品牌,消费者只认华为,而不识赛力斯。
这样“惨痛”的代价,江淮、奇瑞和北汽能有多少的接受度呢?
相比赛力斯,江淮、奇瑞和北汽的体量大了不少,2022年,江淮汽车销量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2.02%,其中,乘用车销售30.2万辆,同比增长19.64%,增速高于行业;奇瑞集团2022年累计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1232727辆,同比增长28.2%,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创下奇瑞成立25年来最佳业绩。
而且它们的关联利益方也涉及到国资背景,如果华为依旧保持像对赛力斯那样的强势姿态,注定会引起它们背后力量的不满。
此前,在HI模式下,北汽极狐的高层就在内部抱怨过“我们跟华为合作了这么多年,华为得到了很大的声量,我们得到了什么?”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必然要在合作细节上有所调整,否则路越走越窄,还有谁会来合作呢?不是谁都像赛力斯那样好欺负。
这或许也是任正非叫停造车的原因所在,不能引起全行业的不满,到时候别说合作了,连起码的供应商都保不住。
当然,江淮、奇瑞和北汽乃至赛力斯,它们能够捏着鼻子和华为合作,也有自身利益的考量,上述品牌的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都想借着华为的声量打出销量和口碑,先迈出第一步再图其它。可以预见的是,等它们的业务规模达到广汽埃安的程度,双方的合作关系也就会重新规划。
百姓评车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无论是传统汽车品牌,还是作为具有超级影响力的华为,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华为这种一对多的模式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笔者提出上述问题,大家都是在做有益的探索。
唯物主义发展观告诉我们,没有谁能够一帆风顺,历经波折也属正常。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百姓评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自2020年一季度开始,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拐点,开始快速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充电网络快速铺开、电池能量密度持续进步,但是,相比于新能源汽车剧增的保有量,充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还未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让部分消费者对「充电难」和「充电慢」心存疑虑,而这也无疑让增程式的优点凸显:正是在基础设施未能充分覆盖的前提下,增程式用低油耗小增程器和容量相对较大的功率电池,提供了一种最具「技术性价比」的技术解决方案,极大缓解新能源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从今年8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就可见一斑: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8月新能源汽车销售66.6万辆,占比27.9%,至2022年底,将有望实现30%的新能源汽车占比。而在超过6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中,增程等插电混动车型占比近1/4。
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电混动车型,解决了消费者对「里程」的焦虑——仔细打开今年8月份品牌的销量成绩单,新势力中纯电动品牌蔚来、小鹏稍有乏力,销量分别为10677辆、9568辆;主打增程的理想汽车由于新老车型交际,交出4571辆的成绩单,在万辆交付的品牌中,出现了一个增程式混动的新名字——AITO问界系列车型。
问界系列车型由赛力斯汽车和华为联合设计,其中,目前主销的问界M5和问界M7用增程式动力形式,这是两款很有意思的产品:
一方面,在「增程」与「30万价格区间」限定下,问界M5与问界M7并不孤单,理想ONE、岚图FREE同属于这一区间;但AITO问界系列车型用最快速度做到了1万以上的交付量,来势汹汹;
另一方面,有华为加持的品牌也不仅有AITO,但不同的是极狐与阿维塔都搭载了华为技术,而问界系列实现了与华为共同设计、开发,还是唯一使用华为渠道、在手机门店内销售汽车品牌,甚至直接出现在了华为发布会上。
问界系列受到用户认可,续航能力是重要原因,问界M7面向「里程焦虑」的问题,最大化提升了续驶里程与使用便捷性:
在近期中国汽研的测试中,问界M7后驱版本车型实现了近1300公里的综合续驶里程——平均油耗5.2L/100km。具体的测试情况是:
中国汽研的工程师选定了城区工况、快速工况、高速工况等一系列复杂道路,模拟了日常使用场景。问界M7后驱舒适版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实际续航里程达到了1290km,仪表显还剩余10km,平均油耗5.2L/100km,这样的数据说优秀一点都不过分。
这样的产品表现,离不开「以用户为中心」的文化。从客户需求定义产品,从平台定义技术——这是我们所见的问界M7选择增程式技术路径背后的根本驱动。以我的了解看来,问界M7的目标客群主要为:重视家庭的用户,对车辆空间和品质有一定需求,关注车型的实用价值。
这样的用户,购车与用车都围绕着家庭出行需求;也正是围绕这样的画像,大空间、续驶里程、使用便捷性成为了问界M7关键的产品卖点。
智能增程平台
增程在所有PHEV技术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电驱动体验,串联式的架构,使轴端动力始终由主驱动电机输出,保证了电驱动的流畅体验,但由于整体动力系统架构的复杂程度,同时就对电驱系统提出了集成度与效率的高要求。
而增程平台最大的难点在于增程器的控制,增程器需要在固定的工作区间内工作,从而尽可能地保证高效,与此同时,增程器还要与发电机耦合,能量流向主驱动电机与电池两路输出。
因此进行增程器的高效重合智能控制及综合能量管理是关键性的技术——也正是因为这两项技术在过去的不成熟,导致串联构型一直不能够实际实现理论上的低油耗。
作为较早一批涉及新能源领域的车企,赛力斯汽车开发了纯电驱智能平台,该平台是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匹配纯电、增程等多种新能源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在此平台上孕育了问界M7,它匹配了40kWh的宁德时代CTP电池;后驱为200kW高性能主驱动电机,四驱版本还匹配了130kW的前驱电机;增程器则选用了1.5T四缸发动机。
驱动系统技术
正如上文所述,增程平台的最大优势与最大难点分别在于电驱与增程器,这也是纯电驱智能平台重点打造的核心零部件。
电驱方面
问界M7搭载HUAWEI DriveONE高效油冷三合一电驱与一集成式DHT总成黄金组合,通过扭矩管理,能量管理的匹配优化,实现了更低的能耗,强劲的动力输出。前电机的一集成式DHT动力总成,将发动机、GCU、发电机、双模减速器、MCU、驱动电机高度集成为一体。
这意味着为动力系统与整车布置留出了更大的布置空间,也使得整体设计更加紧凑,冷却回路利用率更高,减少了赘余的用材;后电机的HUAWEI DriveONE高效油冷三合一电驱,将MCU、电机、减速器高度集成为一体。系统高度集成与电机油冷设计,使得系统驱动效率高达93%,在CLTC工况下综合效率达到89%。
增程器方面
1.5T的四缸发动机,用深度米勒循环技术,专为增程工况设计,同时用15:1高压缩比以及低压EGR技术,增进了在特定负荷区间下的热效率,41%的热效率数据在全球的先进发动机效率排行上,同样值得称道。
电池方面
问界M7用了搭载大电池的策略,40kWh的CTP电池(Cell-to-Pack),让问界M7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230km,不仅可以轻松满足日常通勤的需求,也进一步节降了车内空间。
在电动化技术内核以外,问界M7同样追求「内外兼修」,来尽可能降低能耗,提升里程——问界M7从整车造型到动力链各个环节都尽可能降低阻力:包括低阻力卡钳、低阻力轮毂轴承、低滚阻轮胎等,更低的整车机械阻力带来了更优的续航表现。
回到问题,问界M7是一个标杆的增程式案例——面向家庭型客户对里程和使用便捷度的诉求,问界M7搭载了关键的电动化技术(纯电驱智能平台),并进一步为家庭使用场景考虑尽可能减少动力系统的布置体积,为用户的大空间与舒适提供保证。
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中,问界系列产品的异军突起,背后不仅象征了赛力斯汽车的实力,更多展现的是用户对产品特征的认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