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容量,新能源汽车市场容量占比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1、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打破纪录
2022年电动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呈指数级增长。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达23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5%。预计2023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35%,达到1400万辆,占汽车市场整体份额将增至18%。绝大多数电动汽车销售集中在中国、欧洲和美国三大市场。其中,中国是领跑者,去年全球60%的电动汽车销售发生在中国,全球已售出的电动汽车一半以上在中国。此外,去年欧洲、美国电动汽车销售量分别增长15%和55%,印度、印度尼西亚电动汽车销售量增加两倍以上,泰国销量翻倍。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方案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
2、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动汽车政策正在推动电动汽车助力气候目标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将在2030年把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提高到50%。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将推动全球道路运输的石油需求在2025年前后达到峰值,并排放约7亿吨二氧化碳。预计到2050年,电池制造业将满足电动汽车的净零排放需求。
3、随着竞争的加剧,更多实惠车型进入市场
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支出超过了4250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50%;初创公司用于研发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了近21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30%;电池和关键矿物相关的投资也在增加。2022年,可供选择的电动汽车种类达到500种,是2018年的2倍多。越来越多的新进入者正在提供更实惠的车型,供消费者选择的电动汽车种类日益增加。但目前全球可选择的电动汽车车型数量仍然远低于市场上可选择的内燃机汽车种类。
4、随着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更多车型的电气化已成为焦点
道路运输的电气化不仅局限于汽车,两轮车/三轮车也是最重要的电气化市场。商用车的电气化程度也在增加,2022年全球电动轻型商用车的销量增长了90%,达到31万辆左右。中国除了电动汽车,在电动两轮/三轮车、电动公交车、电动卡车等方面的市场份额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两轮/三轮车是电动车,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卡车保有量在全球的占比均超过了95%。
5、电动汽车和电池在决策中占重要地位
电动汽车市场趋势正在对电池生产和供应链产生积极的连锁反应。全球已宣布的电池项目足以满足到2030年的电动汽车需求。不过电池和材料市场仍高度集中,2022年中国电池及材料出口占全球份额35%以上。
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变天了”
5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4月份的相关数据。经历3月“降价潮”后,4月汽车市场呈现回暖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1-4月,新能源乘用车,随着新能源汽车车型品种的丰富等因素影响,A00级车同比明显下降,其他各级别销量同比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D级车由于同期低基数影响涨幅最大。销量仍主要集中在A级,累计销量84.9万辆,同比增长69.1%。
新能源汽车在经历几年高速发展后,市场结构加速从“哑铃型”向“纺锤型”转变,中端市场的容量不断扩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1-4月,传统能源乘用车中,8-10万、30万以上车型同比呈现正增长,其中50万以上涨幅最大。销量主要集中在10-15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165.8万辆,同比下降5.8%。
1-4月,新能源乘用车中,10-25万,30-5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同比呈现正增长,其中35-40万价格区间涨幅最大。8万以下、25-30万、50万以上车型同比下降。销量主要集中在15-20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64.3万辆,同比增长80.5%。
在此之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之前一直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格局,高端向上、低端向下的趋势十分明显。一方面,造车新势力推出像理想ONE、蔚来EC6、极氪001等产品,主要瞄准30万元的高端市场;另一方面,不少的国产品牌汽车推出像五菱宏光MINIEV、长安LUMIN糯玉米、奇瑞QQ冰淇淋等产品,希望强势攻占10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
相反,价位在10万-2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留给消费者的选择并不多。并且10-20万元区间的经济型车市长期由传统燃油车占据主导,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拓展,这种市场格局正在被改变。
有资料显示,从2020年底至今,10-2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大幅度增加对燃油车的主销车型区间挤压加剧,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快速缩减。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当前新能源市场正在由一个“尝鲜阶段”的产品快速进入到大众化的“普及阶段”。
“哑铃”两端的市场逐渐缩小,首先是因为低端市场和高端市场需求的饱和决定了其市场销量空间的缩小。对于低端市场来说,很多消费者对于新能源的定位就是一个代步工具,微型车因为其购车成本和使用成本低廉而被用户青睐。当低端市场的需求逐渐饱和就意味着该细分市场势必会下滑。并且3月国内车市掀起的价格战似乎也波及到微型车市场。曾经在电车市场一炮而红的“神车”宏光MINI EV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已经“跌下神坛”。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宏光MINI EV在3月份卖出了23159辆新车,同比暴跌了44.8%;而2023年1-3月份,它的累计销量不到7万辆,同比下滑了26.3%。
而对于新能源高端市场来说,率先选择“尝鲜”的前线冒险者们已经被造车新势力们大量收割。但这一部分消费群体是有限的,随着消费观念逐步趋于理性,更多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选择会更加的保守而理性。当真正有能力消费豪华汽车的消费者的理性占据上风时候,造车新势力的产品的短板就会浮现,那就是其品质力和品牌价值与传统豪华品牌BBA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当大批量的理性用户进入市场的时候,原先“尝鲜”用户的比例一定会衰减,对应的产品销量也会下降。
其次,两端市场份额逐渐缩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产品本身。微型车虽“价廉”但并不“物美”。大部分厂商为了控制微型车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选择将新能源汽车的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先进技术融入到微型车的品质之上,因此微型车的智能化往往呈现出粗浅的水平,这也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很多的微型车一味追求所谓的“性价比”,既没有便捷的快充,又没有智能的人机交互,更不要提高阶的智能辅助驾驶了。
有专家认为,微型车不一定代表低品质,厂商一定要在产品层面进一步挖掘用户的需求,而不再是简单地做低质量的产品,领先的智能科技配置才是现代化微型电车应有的基本属性。现在,有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吉利熊猫mini就创新地提出了“纯电小车也要有大品质”,拥有比同级产品更丰富的科技配置,可实现手机APP远程控制、手机车机无线互联、手机蓝牙钥匙,手机APP远程控制还可实现远程寻车、车况查询、剩余行驶里程查询、远程开闭门锁、远程开关空调和远程解锁后备箱等。
高端市场则与之相反,多数新能源汽车在产品设计以及智能化功能方面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技术的堆砌也常常被诟病为同质化严重。随着10-20万新能源汽车产品力逐渐上升,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逐渐缩小。
新能源市场结构加速转变,正是说明了新能源加速渗透逐步蚕食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曾在接受汽车预言家专访时表示,未来汽车市场是BEV、PHEV和HEV三分天下的新格局。也有行业专家对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进行大胆地预测,未来传统燃油车可能真的会走向市场的边缘。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行业震荡,车企是应该好好思考下一步规划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