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亚迪车钥匙芯片在哪

2.特斯拉、比亚迪的下一个战场—芯片,新能源汽车界的瑜亮争锋

3.内外受困、技术国产替代,比亚迪芯片“独角兽”正在路上

4.引入小米等战略投资者 比亚迪半导体二次增资扩股获得8亿元

比亚迪芯片最新消息_比亚迪芯片最新消息

超越ASML公司是不大可能的,目前能够设计丶研发7纳米芯片的企业,有好多家,以比亚迪的技术能力,研发7纳米芯片,应该不成问题。至于说,比亚迪要研发光刻机,那就是说说而已,大家不必当真。

我国曾经就高端光刻机的制造问题,请教过一位德国的工业专家。这位专家说,单从工业技术能力上看,我国要仿造出高端光刻机,也就是几个月的事情,但是我国若想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光刻机,只怕至少需要七、八年之久。

这位先生坦言,我国是一个彻底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而且拥有全球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国若不考虑知识产权,不顾及国际声誉,去强行仿造ASML公司的高端光刻机,那就是小事一桩!但是,我国如果要合法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我国就不能去侵犯ASML的知识产权。

由于ASML的高端光刻机,涉及到的知识产权数,多达上万个,而且ASML高端光刻机占据着最佳的技术路径,所以我国若要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光刻机,将会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没有个七八年时间,我国是无法解决高端光刻机的自主知识产权问题的,也是无法绕过ASML高端光刻机的技术路径的!这也是ASML的高管曾经叫嚣,就算将ASML高端光刻的图纸丶技术参数丶制造工艺全都交给我国,我国也无法造出高端光刻机的原因所在!其实,美国拿华为5G技术没辙,也是同样的原因。

有鉴于研发高端光刻机的技术难度太大,比亚迪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实力。

如果比亚迪要造高端光刻机,大概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花巨资,全资收购ASML;二是花钱购买ASML的技术专利,然后自己着手制造高端光刻机。不过从目前情况看,比亚迪几乎不可能得手!

比亚迪车钥匙芯片在哪

按现在的模式,比亚迪无论生产多少芯片,都是与国产化替代无关,因为只有比亚迪会使用自产的芯片。

比亚迪的MCU面临与华为麒麟芯片同样的问题,那就是麒麟芯片只有华为自己采用,比亚迪出品的MCU除了比亚迪自己采用外,还有谁敢用?

一般来说,车厂是极不愿意使用其他车厂生产的芯片,而更愿意采用不出产 汽车 的专业芯片生产厂家的芯片。 这个理由与众手机厂家愿意使用高通、联发科的芯片,但就是不愿意使用苹果、华为的芯片是一个道理。

至此,比亚迪的MCU不管达到了什么水平,生产了无论多少数量,正常情况下,也只有比亚迪自己会采用,其他的 汽车 长都是能不用就不用。这和比亚迪的技术水平无关,与是比亚迪这个车厂生产的芯片相关。

比如华为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适配多个不同车厂的车型,就是因为华为把自己定位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度,自己并不准备大规模的造车。如果华为现在也如比亚迪这样大规模的造车,你看还有谁敢和华为合作?即便是合作,也是卖身式的合作,不准备再独立出去的架势进行合作了。

所以,比亚迪如果不把芯片制造部门独立,仍是现在这种属于比亚迪核心资产方式的生产芯片, 无论达到什么规模、技术,都是自产自销的芯片,与国产化替代什么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一定可以,我说的

不走烂路为前提说明你驾车比较趋稳,真有这种需要选MPV比SUV性价比更高、更好驾驶、空间更大、油耗更低。

MCU是什么鬼

肯定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是什么级别的mcu,车上mcu很多种了,是零配件的,升窗机,顶灯之类的,还是ecu控制发动机变速箱的,还是中控屏的,这是三个级别呢,中控的比亚迪应该还没有吧。

特斯拉、比亚迪的下一个战场—芯片,新能源汽车界的瑜亮争锋

钥匙的内部。根据比亚迪官网查询得知,比亚迪车的钥匙芯片位于钥匙的内部,被嵌入到钥匙壳内部的一个小芯片中,这个芯片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与车辆的电子系统通信,使得只有携带正确芯片的钥匙才能启动车辆。

内外受困、技术国产替代,比亚迪芯片“独角兽”正在路上

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趋势, 汽车 的智能信息平台将成为下个致胜点, 汽车 行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在设计和制造已达到成熟,未来的发展空间就是信息技术部分,比拼的就是由信息通讯技术为主的智能综合体系。

目前,我国在 汽车 行业芯片研发与制造上都远落后后欧美国家,国际 汽车 电子巨头如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占据全球近7成市场。国产MCU同国际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无论市场份额还是技术先进性,都远不如国外,我国国内主流的MCU还是8位,大约占比50%,16与32位MCU都分别占比20%左右,从这看出国产MCU大部分集中在低端电子产品领域。另外在自动驾驶领域,芯片巨头都已快速布局了,这些优势是我们没有的。

在芯片的另外一个战场—— 汽车 电子芯片领域,主控芯片取代MCU芯片将成为主战场,世界芯片巨头也已嗅到巨大的市场商机。而IGBT芯片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我国新能源车领头羊比亚迪实现了国产IGBT“零的突破”后,势必将成为这一赛道的种子选手。而回头看看MCU芯片,虽然场景占据优势,但随着 汽车 产业的变革,行业整合将是它们化零为整,重拾信心的必由之路。

汽车 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正成为下一个投资风口,特斯拉与英伟达合作失利进而自研芯片,比亚迪分拆芯片业务剑指IGBT,英特尔通过收购弯道介入等等, 汽车 行业将接力手机成为资金风投的终端入口热门战场。 汽车 智能化革命的背后, 汽车 行业的“芯片战争”将在智能 汽车 赛道点燃烽火,这也是5G物联网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斯拉的自研芯片打造的车载计算平台,是所有智能功能的基础,这一平台的供应链由少数厂家组成,已比较成熟了。如Mobileye、地平线、英伟达与高通等。特斯拉之所以自研芯片,是因为之前的合作对象提供的芯片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就自研打造了HW3.0芯片。从之前与芯片巨头合作,再到特斯拉自己研发芯片,这无疑已占尽了先机。

特斯拉之所以在中国市场稳居第一的位置,最重要就是信息技术系统的优势,这一切都聚焦在车规级芯片上。今年芯片一直是大家饭后的话题,也让我们开始对芯片重视起来,“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今年是我国智能 汽车 迎来蓬勃发展, 汽车 芯片就是下一个战场!特斯拉强大的原因就在这里,它的优势都来自它的芯片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大家所看到的销量对传统车企的威胁。

特斯拉反应迅速,也是最快入场,从入局到行业领先,特斯拉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近些年 汽车 行业的变革,特斯拉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在2019年,特斯拉销量一举超越比亚迪,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导者,也俨然成为我国新能源车行业的“鲶鱼”,在全球总销量中占据了16%的份额,随着特斯拉的发展与价格不断调整,特斯拉在的份额或将进一步上升。对特斯拉来说,产业格局也逐渐趋于成熟,市场也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特斯拉掀起的“鲶鱼”效应越来越明显,尽管对我国其他车企有很强的冲击,但其国产率占比不断提高,我国 汽车 相关行业也将受益,然而在核心技术:电机、电控、无人驾驶等方面,国产化率的提升进程依然不明显。这就和马斯克有很大的关系,他是充满想象力的要求很难在其他芯片巨头得到满足,于是特斯拉拉开了自研芯片的序幕。

华为打造的Hicar智能车载系统,已和国内外30家企业达成合作,支持华为Hicar的 汽车 已经达到了120多款。华为在今年迅速切入 汽车 市场,就是看到了 汽车 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不造车,利用自身通讯技术优势,打造华为智能车载系统帮助企业造好车”的思路快速打开市场。

在今年两会上,有网友或许会发现有个车规级芯片的事被注意到,民革中央今年拟提交关于加快车规级芯片研发,推动我国新能源 汽车 与储能发展的提案!毫无疑问,我国的车规级芯片也是一块明显的“短板”,受制于人!在传统 汽车 行业我们从落后跟跑的状态已追平了和发达国家的距离,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汽车 行业的竞争已从单一行业跨越到芯片行业的竞争。

比亚迪已经拥有了从IC设计、功率芯片设计、晶圆制造、IC封装测试、模组封装测试的一系列完整产业链。多元化布局让比亚迪成为唯一能和特斯拉抗衡的希望,比亚迪半导体公司通过重组,通过多年集中布局IGBT,如今突破IGBT的垄断,已实现在中国车规级IGBT市场占据了18%的份额。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IGBT的市场需求量大增,而传统芯片巨头均在MCU赛道上。

对比亚迪来说,已打破IGBT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自主设备、制造的IGBT芯片和模组已实现量产,这意味着我国国产 汽车 在IGBT供应链中占据了除电池外的又一高地,更重要的是,国产IGBT能自制自用,结束了依赖进口的 历史 。

目前,我国在消费电子芯片设计已经很有实力,但在车规芯片方面才刚起步。要想打破壁垒进军 汽车 电子芯片市场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在自动驾驶、智能车载系统等方面我国已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尤其是以比亚迪、华为为代表。尽管 汽车 电子芯片不需要像消费电子先进的制程,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设计、制造出来,但要想彻底摆脱受制于人还是有难度的。

汽车 电子芯片领域,即将成为新的战场,比亚迪、华为纷纷跑步入场,这场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 科技 战,我国新能源车代表比亚迪能经受住 汽车 行业变革的冲击吗?面对特斯拉的优势,我们更应该重拾信心,虽然在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也有自身优势就是有足够强大的市场,全球 汽车 芯片战争已经打响,我们也已进入了“战斗阵地”!芯片战争对于国内来说才刚刚开始,而智能 汽车 芯片市场或许能让国产芯片开始有立足之地。所谓,路在何方?其实,路一直都在脚下。只要开始去做,一切都还不晚。

引入小米等战略投资者 比亚迪半导体二次增资扩股获得8亿元

近日,比亚迪动作频频。先是比亚迪与华为海思签订协议,比亚迪将采购华为麒麟710A芯片来打造数字化汽车座舱。此外,比亚迪半导体引入战略投资者激起了业内对国产芯片的又一次关注,因为在比亚迪半导体战投名单上,不乏星光熠熠的中国企业名字,如小米、联想等。

在这背后,可以看作在美国高举技术封锁的大旗下,中国企业的相互扶持和联合自救,同时,“中国芯”的国产替代已经刻不容缓。比亚迪半导体在这时的举动意义重大。

其实早在今年4月,比亚迪股份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比亚迪微电子”通过内部重组,正式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并计划上市。公司将比亚迪半导体业务深度聚合,同时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多元化股东结构,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

“比亚迪现在采取的开放策略,不仅针对传统车企,也针对海外品牌和国内新势力造车品牌,无论是电池、电机、电控还是IGBT,只要有需求,我们都欢迎合作。”?比亚迪总裁办公室主任李巍表示。

这句表述看似是比亚迪公司的业务表述?,但事实上,中国“芯”的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在当前及其复杂的技术封锁大环境下,正在以中国特有的方式与速度开启,正是内外部环境共同造成了这一决断。

01

打破外资壁垒,中国”芯“亟待自主国产

历史就是一个轮回场。

数百年前,也就是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全力发展自己的工业体系,但曾经的老大哥英国对其实行全面的技术封锁,把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列为“高科技产品”,严禁对美国出口,试图让美国继续老老实实的为自己提供原材料。

如今,高科技强大起来的美国大打贸易战,正是对我国部分企业进行高端技术封锁,因此,技术国产替代变得尤为紧迫。

这也是在比亚迪半导体引进的一长串战投名单上,A轮融资中,比亚迪半导体引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及国投创新领投等投资机构。A+轮融资则以产业投资者为主,包括韩国SK集团、小米集团、招银国际、联想集团、中信产业基金、ARM、中芯国际、上汽产投、北汽产投、深圳华强、蓝海华腾、英威腾等。

比亚迪半导体目前已逐步完成内部重组、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工作,接下来将加速IPO步伐。中金公司预计,比亚迪半导体拆分上市后可达300亿市值。

中金资本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科创板及半导体国产化大潮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成长为超1万亿元规模的投资赛道,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IGBT的需求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仅两个月时间比亚迪半导体目前已共计融资就已近27亿元。对于资本市场押注IGBT半导体市场,你能发现,体现出的是资本市场对于半导体市场前景的看好,也是对比亚迪技术的信心体现,尤其对于技术国产替代,即是商业嗅觉,也有家国情怀。

02

下一个独角兽已在路上

仅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规模在2025年将累积有500万辆电动汽车跑在路上,这也为IGBT带来巨大的产值,根据相关报告分析,2018-2025年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带动的IGBT市场规模共计超过1200亿元。

中国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新能源汽车在天时地利的加持下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和欧洲,是全球新能源产业政策最为支持的两个地区,这往往会带动背后许多供应商的壮大,功率半导体即是其一,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在短期内成长为独角兽企业也是如此。

与传统燃油车和弱混动力车相比,电动汽车少了发动机和启停系统,但多出了电池、电机、电控核心部件以及车载DCDC、电空调驱动、车载充电器(OBC)等电力电子装置。

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全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电控的核心部件,约占其成本的三分之一。动力电池电芯并称为电动车的?“双芯”,是影响电动车性能的关键技术,其成本占整车成本的5%左右。(也有文章认为占新能源汽车成本高达7%-10%),仅次于电池。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IGBT芯片及模块严重依赖进口,目前排名前十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进口率超过了90%。

在技术方面,其实比亚迪从来不惧竞争,当年比亚迪与三洋、索尼的官司,尽管在当年让比亚迪颇受压力,如今看也是一笔财富。如今,相似的竞争将再次上演,自主生产IGBT,打破外资垄断,比亚迪重任在肩。

03

开放供应链体系?比亚迪事出有?

随后在今年的3月29日发布刀片电池,第一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EV预计7月中旬在上市,且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介绍:“凡是你能想到的新能源品牌,都在和我们谈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显露了比亚迪在零部件领域的厚度和信心。

比亚迪除了在自己新车型产品装载刀片电池,还将与更多车企合作,将刀片电池外供,做一个电池供应商。有消息称,比亚迪将在2020年、2021年的新车型产品上,全部装载刀片电池。

此后,也陆续传出了与奥迪等全球品牌的传闻,这对于比亚迪而言,战略调整,开放电池供应链体系,分拆电池上市,供货任何一家车企,已经有了成功的开始。

其次,是比亚迪半导体,也就是文章一开始提到的IGBT芯片。

半导体独立,引进战略投资者,寻求单独上市,本质上也是开放供应链体系,上市后获取融资,众所周知,IGBT领域技术门槛高,难度大,投资高的特点,上市融资是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外供车企,走刀片电池相同的路线。

在电控方面,比亚迪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并且还是全球最大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供应商。动力电池方面,截至目前,东风汽车、成都客车,以及理想汽车都是比亚迪动力电池的合作方。此外,比亚迪与丰田合资公司双方各有所求,比亚迪希望借助挂丰田标的汽车,打开比亚迪零部件海外供应的窗口。这对于一家对技术有执念的公司,尤为重要。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都说华为是“狼文化”,同处深圳的比亚迪呢。早些年,让比亚迪高层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的“袋鼠理论”。袋鼠有三个特征,分别是:长腿、育袋和自我奔跑,对比亚迪而言,袋鼠理论的“长腿”是比亚迪的技术,“育袋”则是电池、微电子、汽车等,回头来看,问题就出在“自我奔跑”。

王传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狂人,有内心的执念,这也是巴菲特力挺他的重要原因,在电池、半导体,王传福都有惊人的预判和前瞻性,唯独犯下的战略失误,大概就源于“自我奔跑”,从而很长时期拒绝电池外供,如今,不论是电池还是芯片,比亚迪重新调整战略。

这无论对于比亚迪本身,还是对于中国“芯”,都是一个好消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月15日晚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了战略投资者,合计增资约8亿元。其中爱思开(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湖北联想长江科技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碧桂园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等投资者按照比亚迪半导体的投前估值人民币75亿元,拟向比亚迪半导体合计增资人民币约8亿元,其中3202.1万元计入比亚迪半导体新增注册资本,7.7亿元计入比亚迪半导体资本公积,本轮投资者合计取得比亚迪半导体增资扩股后7.8%股权。

比亚迪方面称,本次增资扩股事项完成后,比亚迪半导体注册资本将增加至4.1亿元人民币,公司持有比亚迪半导体72.3%股权,比亚迪半导体仍为比亚迪控股子公司,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值得一提的是,距离比亚迪半导体宣告融资仅两个月时间,其目前共融资近27亿元。早在今年5月末,比亚迪半导体宣布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深圳市红杉瀚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电中金(厦门)智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位战略投资者,合计增资19亿元。

今年4月14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根据内部重组后比亚迪微电子的业务范围及未来的战略发展定位,比亚迪微电子正式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整合母公司旗下芯片产业链,包括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所属的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芯片、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比亚迪半导体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