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智能 汽车,华为问界汽车智能化
几年前,当次世代汽车,展露出智能和网联的端倪之际,许多拥有先见之明的人就已经意识到,IT巨头们将拥有革新整个汽车产业的力量。
而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外的“造车新势力们”,无论特斯拉还是蔚来、小鹏、理想等,往往在企业运作与表现形式上,更接近各色各样的IT企业的原因。
那么反过来,IT企业去主动参与到汽车产业链内,与主机产合力去打造一台真正意义上“智能化”拉满的汽车,又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光景?
百度和阿里,这两家都是最典型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前者联合吉利,打造出集度汽车。后者则与上汽合作,搞了个智己汽车。
但还有一类可以被归类到IT企业,实际属于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范畴的存在,比如华为。而凭借其在集群通讯产业内的积累,对比那些精于交互界面与软件技术,同时精通于各类算法和优化手段的IT企业之外,更多了一层硬件领域,射频通讯以及信号处理方面的优势。
所以当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出AITO问界品牌之时,我们也见证到了现阶段在汽车智能技术上的某些“天花板”存在。
鸿蒙座舱以及HarmonyOS 3升级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是目前汽车“智能化”概念的核心。也是目前汽车产业内,各种新老势力争相竞逐的目标。
有关智能驾驶哪家强,迄今为止仍旧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然而若问及智能座舱,华为的鸿蒙座舱即使不能令所有人心服口服称之为第一,但至少也是个公认的“优势巨大”的存在。
好用——是鸿蒙座舱的核心定位。那么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益聚焦“新四化”概念的当下,什么叫做“好用”呢?
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互通互联,并能提供给用户流畅体验,并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车机乃至座舱系统,才是真正“好用”的。
华为开发的鸿蒙智能座舱,车机、人机界面这些只是皮相,匹配的HarmonyOS才是其根本。而HarmonyOS在其开发之初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基于汽车平台的,连接万物的物联网入口。
去手机中心化,便是鸿蒙座舱的最直接表现。
最近几年来,市场上标榜“智能”的车机数量众多,然而其中绝大多数,仍旧是围绕着智能手机这一中心的所谓的智能化——
车机启动后,无论听歌还是导航,仍旧离不开手机。而多数基于车机的APP,本质上也只是APP在手机上的活动,通过CarPlay、CarLife等映射在中控大屏之上。虽然有部分APP独立为车机所开发,但总体数量非常地有限。
而鸿蒙座舱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更随着HarmonyOS的不断迭代,稳定性、界面以及功能,也在得到不断地优化。
迄今为止,鸿蒙座舱已经实现了和十余种常见终端设备的互联,打破不同类型设备之间壁垒,实现了多设备之间流畅的交互体验,更是彻底地贯彻了去手机中心化——即不再依赖连接手机以实现功能,实现真正的多场景万物互联。
而具体到本次的HarmonyOS 3升级,更是实现了超级桌面上车、智慧寻车功能实装、HUD支持高度自适应调节、免唤醒直接语音指令,以及PC双屏协同功能等多达5项的全面提升。
超级桌面功能是此前手机端HarmonyOS 3的主要升级,而本次实现“上车”也是大势所趋。而HUD支持高度自适应调节以及语音直接唤醒两项功能,前者是行驶状态监测摄像头功能的进一步挖掘,可以主动判断驾驶者视线位置,对HUD投影点进行自适应调整,而后者则是对原有语音功能的强化,在不使用关键词或者按键激活的情况下直接指令呼出功能。
但本次升级真正的看点在于智慧寻车,以及PC双屏协同。
在大型地下停车库内找车,是大多数车主都曾经遇到过的尴尬。在高峰期找车位本身已经是已经令人心焦的事情,而一旦停车完毕离去时忘记记录车位号和楼层,就有很大的概率会面临离去时找车的麻烦。
而智慧寻车功能利用创新实现的停车位号码智能识别、地库高精经纬度定位、楼层识别等记录特征,为驾驶者免去找车的麻烦。更因为该功能实际上避免了,下车时拍摄车位号等步骤,使其成为了真正能让用户感受到方便的功能。
此外,临时的办公需求,也是在当今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大环境下,多数人无法避免的问题。为此HarmonyOS 3特别提供了PC双屏协同功能,可令鸿蒙座舱的中控大屏,充当个人电脑屏幕的镜像或扩展显示。正如同我们在办公室里日常使用的双屏那样,键鼠可在其间自由穿越,方便用户在车内进行文档处理、剪辑视频等工作。
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曾在多个公开场合使用诸如“史无前例智能驾驶体验”“天花板级的智能座舱体验”。而结合迄今为止的所见,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番描述实际上还是略显保守的。
深度介入汽车产业的华为
华为进军汽车产业,实际上比多数人知道的,都要早许多。
2009年,华为车联网业务部成立,并投入了相当的力量,研发当时在汽车界属于前卫领域的车载通信模块。当时这个部门,还在重点研发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
汽车“智能”的重点,除了智能化的座舱外,也在于智能驾驶
而当汽车技术的发展,在本世纪第三个十年伊始,全面迈入智能与网联的时代,那么以集群通信技术安身立命的华为,开始大规模向着汽车产业进军,实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华为介入到汽车产业思路,实际上非常清晰明了。
凭借自身在集群通信技术领域的巨量技术,结合最近十年华为在个人数字终端设备上的各种积累,将其以车规级进行实现,为整个汽车产业进行赋能。
迄今为止,华为总共推出了三大类合作模式:
供应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华为的定位是汽车产业内的智能零部件供应商,向主机厂提供全套车联网模块,以及配套的软件支持,这也是华为从车辆联网业务部起,就与车企开展的最基础的合作模式。
比亚迪宋PLUS EV,采用的就是华为的DriveONE电机
Huawei Inside模式——
这便是所谓的“HI”,即由华为方面向车企以子系统的方式,提供整套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并在车辆标志HI。
华为智选——
这也是最为特殊的一种合作方式,其实质是深度赋能汽车厂商。除了提供Drive One电驱动系统,全套鸿蒙座舱,智能驾驶子系统,以及对应的车载网联通讯外,华为与赛力斯也实现了通力合作,从车辆的设计阶段就深度介入其中,乃至于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甚至是最后的营销推广阶段和销售渠道等,都实现深度的绑定。
而不必说,AITO问界系列,就是最典型也是目前唯一的案例。
而仔细总结华为与汽车产业结合的三种路径的同时,我们显然也会发现,华为除去我们上面着力介绍的鸿蒙座舱之外,还有智能驾驶系统。在被大家俗称为“自动驾驶”的这个领域内,华为同样实力不凡。
根据华为以前的介绍,其智能驾驶将采用“降维”模式。即采用L4级的技术,来实现L2+的功能。
事实上,目前华为在汽车产业内的技术优势,已涵盖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以及智能车云等四大板块。已经足以构筑起一整套,完整的生态技术体系。
拥有大量华为技术加持的AITO问界,是否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同?
单以鸿蒙座舱一项,最近的某次市场调查显示,问界M5和M7车主对鸿蒙座舱系统满意度,分别达到了88.71%与94.67%。放在任何产品上,这种好评率都是非常惊人的。
但华为的技术实力,并不只局限于座舱一隅。著名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去年12?间曾对北、上、杭等国内12座主要城市的3525名被访?主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问界M5车主,有最高的净推荐值。
而也就在这个4月间,华为还将发布AITO问界品牌的高阶智能驾驶车型。根据目前透露出的信息,高阶智能驾驶车型将包括增程与纯电版本,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依赖高精地图,就能实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有鉴于迄今为止,全部华为技术介入到的汽车产品中所取得的成绩,我们满怀着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智能化下半场,已升级为车企智能终端生态圈实力的较量。
这就来到了问界的主战场。当其他车企计划下场造手机、智能手表时,问界因有华为智能终端生态圈赋能,早已形成汽车、手机、手表、家居等互联。
作为华为入局车圈的桥梁,问界打响了华为生态汽车概念的第一枪。从问界系列快速增长的销量来看,华为模式能经受住市场验证,是行得通的。问界不再只凭热度而是真正实力,成为车企口中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
以问界为始,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概念不断完善,队伍持续扩大。
来源:AITO品牌?
?IP效应下,是真实力
众所周知,华为是个“大IP”。华为开创了互联网跨界造车的另一种模式,即以智能终端生态优势,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华为与赛力斯共同打造的AITO问界系列,是华为生态汽车概念的首次落地。起初,两者宣布合作时,赛力斯集团(原小康股份)的股价一路飞涨,并重获业界“关注”。
来源:AITO品牌?
但在问界系列量产交付前,对于华为入局车圈,持观望或看衰的态度居多。原因很简单,虽然新能源汽车造车门槛降低,但专业性高、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依旧成为跨界造车者的挡路石。这也是为何,近几年,虽然跨界入局者甚众,但成功者寥寥,像恒大汽车、拜腾、威马等几乎都高开低走。
直到去年初,问界系列首款车型M5量产交付,以及后续的市场表现,让业内人士认识到了华为的能量,并正视其技术实力。在结合ICT行业和传统汽车的流程后,AITO问界实现产品的快捷开发,去年连续投产三款产品。2022年全年,问界系列销量达到7.5万辆。
问界M5上市即热销,关键在于华为软实力的支撑。智能化时代,智能座舱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我们的座舱是业界天花板,没有之一,遥遥领先。”
来源:AITO品牌?
问界系列是第一个吃到华为“IP”红利的品牌。买问界系列的用户,大部分都是冲着“华为”而来。部分华为用户由此更是转换为问界系列的忠实拥趸,品牌宣传者。
在华为主导下,问界系列的整车工艺也可圈可点。有知情人士表示,拆车发现,问界M5的制造工艺强过某些头部国产品牌。余承东表示,问界的车到现在为止没有一辆车被烧掉。
由问界系列热销可知,IP效应有减弱的时候,真实力才是立身之本。
新势力中,销量增长最快
问界系列,成为新势力中销量增速最快的品牌。从首款车型交付到现在的一年时间,问界累计销量接近9万辆。如此成就,蔚来用了四年时间,理想也耗时两年。且一年时间内,问界就投产了三款新车型,上新速度快于大部分新势力品牌。
来源:AITO品牌?
问界系列短期内就能闯出一片天地,是因有华为全栈技术做后盾。从技术路线选择到产品定义、定位再到销售渠道,都有华为赋能。尤其是智能化技术的加持,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
首先是生产制造端,通过来料进厂二次检验、AI工具代替人工复检、引入Beta测试等,弥补传统制造方式存在的不足。问界系列的造型设计融入了华为工业设计团队的设计理念。并坚持增程式技术路线,三款产品均基于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打造。
在产品定位和定价上,问界主攻中高端市场。据余承东介绍,华为智选业务没有涉及20万价位以下市场。如此既可确保车企盈利提升,又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化服务体验。结果也确实如此,根据益普索(Ipsos)车主净推荐值(NPS)调研显示,问界M5和问界M7两款车型在受访的十个品牌中均位列第二。
华为对问界系列智能化的助力,更是体现在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上。问界系列搭载的是基于华为HarmonyOS开发的鸿蒙座舱。
来源:AITO品牌?
华为HarmonyOS系统已经过华为手机用户多番验证,通过不断升级完善,具备良好的操作体验。如今应用于汽车上,车机交互系统的屏幕分辨率、流畅度等表现,要高于大部分同级竞争对手。有体验过问界M5的消费者对盖世汽车表示,车机系统操作“很丝滑”。
再有就是问界系列共享华为线下销售渠道。目前,华为全国已有1000多家线下门店开通卖车业务。根据盖世汽车实地走访,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繁华商超华为门店,都陈设有问界系列展车。反观其他新能源品牌,入驻商超后需从零开始。
站在华为的肩膀上,问界系列的热度和流量顺势而来。
中国品牌UI设计变革者
“和行业整体对比,问界系列的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暂无短板”,有业内人士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华为鸿蒙座舱技术正不断成长,持续领先。
日前,2023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宣布问界M5和问界M5纯电版将于4月新增高阶智能驾驶版本。与此同时,公布了HarmonyOS升级到3.0后,新增超级桌面、PC双屏协同、智慧寻车、HUD高度自适应调节、主驾隐私模式、小艺免唤醒等多项核心功能。问界系列的人机交互体验,得到进一步优化。
来源:AITO品牌?
本次升级新增的多项功能,覆盖多个实际用车场景,丰富消费者生态。尤其是超级桌面,支持更多手机应用无缝上车。如果手机和车机是同一华为账号,用户靠近就可自动配对、连接后即可在车机上同步手机APP等。目前,支持超级桌面的APP多达70余个。
HarmonyOS 3系统还会自适应调整成分屏显示,升级后的PC双屏协同功能可满足车内办公需求。据AITO品牌介绍,问界全系车型已陆续升级为HarmonyOS 3系统。问界系列门店销售顾问也证实了该消息。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分析,在众多新能源品牌中,华为HarmonyOS 3整体处于第一梯队,具备设计简洁舒适,操作流畅便捷,内容生态丰富全面等优势。在他看来,华为鸿蒙系统是中国品牌UI技术变革者,他表示,很多车企后来的车机设计都有借鉴鸿蒙系统。
华为智能终端生态竞争实力的进一步提升,问界系列直接受益。当前,车企智能化的竞争重点之一是智能终端生态圈的竞争。有观点认为,“没有手机赋能的车企都将掉队”。在这场汽车生态竞争中,在华为助力下,问界系列从一开始就脱颖而出,形成家居、手机、汽车完整的智能终端生态链闭环。
来源:AITO品牌?
问界系列也成为华为构建生态汽车圈的强力帮手。余承东表示,华为通过成立问界生态汽车联盟,选择几家少数车企加入,强强联合、共同开发,把体验打造到极致,做好产品区隔。
华为智能化优势明显,已涵盖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四大板块,拥有完整的生态技术体系。与华为合作,可很好地补齐部分传统车企智能化短板。华为生态汽车的概念能让部分车企看到进入高端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机会。
正如中汽协秘书长柳燕所言,新汽车时代,华为模式是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品牌。
可以预见,未来带有“华为味”汽车真的有望遍地跑。而往后在回顾这场百年大变革时代时,华为模式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盖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