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仙通与特斯拉合作了吗,浙江仙通怎么啦
1.李斌的出逃,合肥的生意经
2.6月汽车产销同比增20%多,利好哪些汽车概念股
3.冰与火,颠覆与革新,危机与生机……这就是2020汽车界
9月5日,四川省南充市一辆特斯拉Model?X,在富民街突然高速行驶,撞翻多辆汽车并撞倒数名行人,最终导致2人死亡6人受伤。
场面过于惨烈,车聚君不再放与了。
当日,南充交警一大队在官方微博证实了此事,并通报:
驾驶员刘某(女,51岁)已被警方控制,初步检测,排除酒驾、毒驾嫌疑,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一、为何当天就能确定车辆没问题?
很快,认证为@特斯拉客户支持?的账号在一条微博的评论区回复:
特斯拉高度重视此事,已派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对车辆数据的分析,显示车辆没有发生故障。
值得注意的是,该账号并没有在自己的微博正文中刊发这个说明。
看到这条回复,有网友表示:这就开始甩锅了?
还有网友表示:特斯拉自己去检测会有故障吗?
车聚君想到的是:这么严重的问题,特斯拉当天去,当天就证实车辆没有问题么?车辆数据是如何拿到的?不应该封存在警方处吗?车辆没有发生故障的依据是什么?分析验证过程有无得到任何第三方监督与认可?
作为对比,我们先回顾一下温州陈先生的案例。
8月12日晚,陈先生开一辆Model?3回家,在小区停车场前100米,车辆突然失控,导致严重事故。他本人被抢救了7小时,才捡回一条性命。
8月18日,特斯拉派人来取陈先生的车辆数据,称要送交总部检测。陈先生不放心,坚持让交警把原始数据存于第三方,特斯拉从第三方拷走数据。
8月20日,特斯拉的售后人员才第一次去医院探望陈先生。
从这个案例看出,首先,特斯拉更关心车辆数据,而不是经历生死的用户。其次,事故车的车辆数据解析有相当难度,需送交特斯拉总部分析。
如今,温州过去半个多月了,依然没有下文。在南充中,为何工作人员当天就能得出结论?这次不需要总部检测了?
二、3个月6起失控,全是用户问题?
为方便理解,车聚君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了近期特斯拉的失控。
从公开报道可看出:三个多月,特斯拉接连发生了6起疑似失控。按特斯拉的说法,这些都是用户操作失误造成。
特别是南充中,一些力挺特斯拉的网友,更是发出了大量刘女士穿高跟鞋的照片。言外之意,事故由车主违法驾驶造成,车辆并无问题。
车聚君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现行的2011版,并未发现有关穿鞋的规定。
交规在各地实施中,会有不同。如浙江省规定:驾驶人不得赤脚、穿拖鞋或者穿高跟鞋驾驶机动车。南京市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穿拖鞋、穿跟高四厘米以上高跟鞋或者赤脚。违反规定一般会被扣2分,罚款50元。
但在四川省和南充市的地方规定中,均无关于高跟鞋的明文规定。
刘女士穿高跟鞋驾驶Model?X肯定会增加风险,但是否违法尚不能确定。警方的通报中,也未提及该行为。
因此,南充中把责任完全推给高跟鞋,目前看不能成立。进一步结论需待警方公布事故认定书,或第三方发布鉴定结果。
那么在前五起Model?3的失控中,车主有什么过失呢?
从目前的官方信息看,车主们均排除了酒驾、毒驾、疲劳驾驶嫌疑,也未见精神异常等情况。
那么是特斯拉车主驾驶水平普通太低,还是它的加速踏板与刹车踏板太容易让人混淆?Model?3已经开售一年多,为何在最近三个月集中爆发失控?
一位读者质疑:一个事故可能是踩错踏板,已经不止一起了,不可能每个人都踩错踏板吧?
事实上,杭州赵女士的问题车辆,从店方取回时,由一位修车行的专业人士驾驶,同样出现了三次无故加速的情况。幸好赵女士有一个对照组参考,否则很可能一种舆论会认为是“女司机不会开车”。
南昌的陈先生、北京的马先生、温州的陈先生都是多年老司机,而且买特斯拉的车主一般家里都有几部车,不太可能犯下油门刹车混淆的错误。
修车师傅和老司机都踩错刹车,而且三个月发生6起,这在其它品牌中闻所未闻。难道都是用户的错?
三、事发时,所有用户都没踩刹车?
特斯拉坚称:对,都是用户的问题。比如,他们这样答复南昌的陈先生:
"我们后台的数据显示,碰撞发生前几分钟,系统没有监测到驾驶员踩过刹车踏板,而是有踩下加速踏板的动作。"
陈先生气愤的回应:
"我一直在尝试深踩刹车,但如果是刹车失灵了,那怎么监测有没有踩下刹车的动作?"
这是一个很好的回答。
好比,一家酒店发生了命案,酒店回应:我们的监控并没有记录到任何犯罪行为,反而有被害人正常出入的镜头。所以,酒店没任何责任。--可如果你的监控有盲区呢?或者你的监控被黑了呢?
因为我没有记录到,所以等于没发生。
这相当于拿自己的错误和失职,来给受害者第二次伤害。堪称神仙逻辑。
事实上,一位杨姓车主的公开发言,驳斥了特斯拉的神逻辑。
“我亲身经历过,是系统卡死造成的。当时我开自动驾驶在高速上行驶,遇到前方堵车,踩刹车想取消自动驾驶,发现踩车没反应,取消自动驾驶也取消不了。这时候我急忙双手按住方向盘两边的滚轮重启系统,在屏幕暗下去的时候踩刹车有用了。后来致电特斯拉,他们也说后台数据显示我没踩刹车(实际是系统卡住后台接不到信号)。”
这位车主的经历,可以证实以下几点:
▎特斯拉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会刹车失灵;
▎重启系统可以恢复刹车,说明它的刹车是电控优先;
▎在刹车失灵时,特斯拉后台是收不到刹车信号的。
因此,特斯拉声称后台没有发现刹车信号,不代表用户一定没踩刹车。
事实上,一年多前上海一起Model?S失控案例,可以反驳特斯拉的“车主未踩刹车”言论。
监控显示,这辆Model?S在向前冲时,也仍然亮着刹车灯。车主陈先生表示,他从头到尾都在踩着刹车,但车子还是以150km/h的时速飞进了河里。
幸好现场有监控,否则这位特斯拉车主也是百口莫辩了。
四、是「电控优先」还是「刹车优先」?
其实,关于特斯拉车辆有可能突然失控的争议,存在很长时间了。
上表是车聚君根据国内外公开报道、用户群反馈整理的特斯拉失速,时间线涵盖2016中至2019年中。其中2018年5月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起Model?S突然失控,还造成了2死1伤。
中国的常熟、上海、杭州,也有类似案例被批露。
其实,这都是冰山一角。
2020年1月,美国交通下属的NHTSA,收到127位消费者发起的请愿书,列举了110起由特斯拉车辆突然加速(Sudden?Unintended?Acceleration)造成的事故,共造成52人受伤。
车聚君摘录两个案例:
2018年12月,内华达州一居民在三个月内经历了两次突然加速。当时,他开一辆2017年的Model?S,正在慢慢驶入停车场,突然遭遇了“无法控制的加速(uncontrollable?acceleration)”,事故导致他肋骨断裂和18,000美元的财损。
2019年11月,加州一位2015年的Model?S车主称,他的车在自动驾驶状态下,突然毫无征兆的加速,以105-113公里的时速在高速上行驶了30分钟。最后追尾其它车辆才停下,安全气囊随后打开。
特斯拉对此矢口否认,称它的车辆不存在突然加速情况。
它的观点是,该请愿书是一名做空特斯拉股价的投资人策划,而且特斯拉车辆有三个内置安全装置来防止意外加速。例如,同时踩下刹车踏板和加速踏板,那么电机将不会工作,车辆会停下。
车聚君觉得,做空特斯拉的人肯定有。但一个投资人能召集到127名车主进行集体投诉,真要花不少力气。而且,就算有商业目的,也并不妨碍这110起失控案例的真实性。
好比,Muddy?Waters针对瑞幸咖啡发布了89页做空报告。前者当然有目的性,但不妨碍报告的真实性。最终结果大家看到了。
另外,特斯拉的「防错设计」是在刹车起作用的情况下,可实现「刹车优先」,这也是绝大部分车企的标准设计。但问题是,如果刹车失灵了呢?系统收不到刹车信号,它如何执行「刹车优先」的设定呢?
一个关键点在于,它的刹车系统很可能是「电控优先」。
在杨先生的案例中,包括车机在内的整个系统死机,刹车和Autopilot均失去控制,随着系统重启,刹车才恢复作用。那在宕机期间,刹车如何优先呢?
刹车好比皇太子,其它子系统好比阿哥,当发生冲突时肯定是听皇太子的。但是,如果皇太子在某一时刻突然昏迷,那么其它阿哥自然就各行其事了,甚至趁机兴兵作乱,也是有可能的。
而且,特斯拉说的「刹车优先」也不一定100%有效。
比如上海陈先生的Model?S案例,他的刹车灯是亮的,说明系统收到了刹车信号,但还是冲到了河里。这好比,这时皇太子仍是清醒的,但他发出的命令已经没人听了。这仍然是全面电子化的锅。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的皇太子,在发病时,可能一会儿清醒,一会儿昏迷。
比如杭州赵女士的案例。一开始刹车不起作用,后来靠蹭墙,以及不断拼命踩刹车,才把车停下。就是说,刹车起初失效,但最后突然又有效了。这也是赵女士,后来无法说清楚的原因:因为店方说,你不是说我们车刹车失灵吗?最后不还是靠你踩刹车停下的?
至于,特斯拉这位疑似患了癫痫的皇太子,为何发病?何时发病?如何治好?没人知道。
特斯拉回应南昌时,最后一句话耐人寻味:刹车失灵的可能性非常小。那就是,还是有一定可能性了?
那么,那个可能性是什么?
五、远程遥控什么鬼?为何删用户数据?
我们先来看一个搞笑又可怕的案例。
2020年8月21日,一位知名媒体人收到一位特斯拉车主的投稿,后者称他在自己的APP上找不到自己的车了,离奇的是出现了5辆远在欧洲的车。
“车主可以远程查看这5辆车的所有信息,并能远程遥控......”
看到了吗,各位?特斯拉的普通用户,无意间就可以阴差阳错的控制万里之外的其它特斯拉车辆!
那么,如果有人有意去这样做呢?
不出所料,特斯拉并没有给那位满脸问号的中国车主一个答复。那么,我们不得不联想:这三个月来,连续发生的数起Model?3失控,是否和特斯拉的软件系统紊乱有关?
比如,多数失控车辆都是在低速时,突然极速前进--速度在120-150km/h,而且车速到达顶峰后以一种绝对匀速前进。比如南昌车主一直以127km/h前行,8公里没有任何变化。请问,任何一个正常人类在闹市区能开出这样的结果吗?让一个老司机盯着时速表也开不出这样的匀速吧?
更何况,当时他还要面对逆行、躲闪、闯红灯、撞土堆等一系列高难操作,他的内心得强大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右脚稳定的踩在加速踏板上?说他把电门踩到底不动也不对,这辆进口Model?3的极速是261km/h。说他用了Autopilot也不对,事后证实他没有开启该功能。而127km/h,正是他之前跑高速时,设定的最高限速。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很可能都是机器行为。
而车主当时唯一能控制的,可能就是转向了。你很难想像这些车主在那一时刻的绝望。南昌的陈先生当天刚送完儿子上学,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有8公里的生死时速,让他在生死间做抉择。不幸中的万幸是,20年驾龄的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土堆,以一种自杀的方式,高速撞上去了。
可惜,南充的刘女士没那么。
她当时的位置是一条很窄的商贸街,店铺林立,车水马龙。我们无法想像她当时的绝望,可以肯定的是她今生留下了开车的阴影。如果有机会访,她大概最后悔两件事:一是穿了高跟鞋,二是买了特斯拉Model?X。
这并不好笑,也不是美国科幻**,它就真真实实发生在2020年这个魔幻的夏天。
另一个魔幻的地方在于,特斯拉在悄悄删除用户的数据。
另一位知名媒体人,近期也在微博上爆料:有特斯拉车主反应,他们的车也有刹车失灵、挂倒挡前进的现象!
更可怕的是,特斯拉把这几位车主行车记录仪中的相关数据给抹掉了,抹掉了,抹掉了。这跟前述几起案例,如出一辙。
比如,杭州的赵女士、南昌的陈先生、北京的马先生,他们的相关数据也都被特斯拉工作人员悄悄删除了。
为什么呢?
如果真如特斯拉所说,后台数据显示都是车主操作失误,那么相关数据应该对特斯拉有利,它应该好好保存下来啊?为啥要从云端把宝贵的数据抹去呢?而且,这些案件已经涉及公共安全了,不是谁想删就能私自删除的。有可能涉嫌侵犯用户财产权、以及妨碍司法公正。
难道,它想掩盖什么真相吗?
据报道,目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均已派人至南昌当地参与事故调查。相信,他们也会同时派人到温州、南充调查。
那么,车聚君给这些专家提个美芹之献: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各地方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集与监测中心、以及相关企业,都有新能源车辆的实时运行数据、历史数据。理论上,是层层上报,实时上传。如果车企擅自删除了相关数据,可以在地方和国家平台找一下原始数据。
▎按照国标要求,发生故障报警应有信息上报和故障处理追溯信息上报。信息包括不限于:位置、车速、里程、充电状态、电机信息等等,可以详细检查一下特斯拉的上报记录。
▎抓紧保护、拷贝南充的车辆原始数据。以往,特斯拉以“数据只能由特斯拉机器读取”为由,取走原始数据,带来证据完整性的风险。而且,上次温州失控中,特斯拉事发一周后才去现场取数据,而南充中当天就赶到现场,并快速声称车辆没问题。所以,更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无论如何,温州陈先生还有一份原始数据,保留在第三方技术中心。
即使,特斯拉删除了云端数据,工作组对照车端数据,也能找出蛛丝马迹。
车聚小结
特斯拉“失控门”的真相,可能比我们看到的还要严重。因为涉及面广、危险性强、又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比如,小编的Model?S就有过挂R挡向前冲的情况,很心慌。
我们尊重它作为一个伟大的科技企业,带给全世界的颠覆性创新。但在考虑诗和火星时,我们也要活在当下,切实解决车辆的安全性问题。
事实上,特斯拉的种种表现已经符合了《召回管理条例》的特征,不管什么理由,应尽早召回相关产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北京店能以“进店升级”的名义为马先生的Model?3偷偷摸摸更换新电机,说明它至少知道一部分故障原因。那,先从光明正大的召回电机开始吧。
期待,国家联合工作组能早日给出权威、公正、合理的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李斌的出逃,合肥的生意经
上半年的中国车市,像是一个漩涡,所有身处其中的企业,都被搅乱成一团。
有能力的车企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勉强游到了漩涡边缘;有运气的车企,在即将被吞没之际逃出升天;也有一些晚到的车企,反而因祸得福,逆流而上,但那少之又少。然而,更多的车企只差最后一根稻草。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勉强产销过千万,但乘用车销量下滑22.4%,仅为787.3万辆。
如果再仔细研究,上半年销量超过20万辆的车企仅有15家,在10-20万辆之间的车企也只有5家,而在4-10万辆的车企有9家。换句话说,在乘用车企业中,只要半年销量达到3.3万辆以上,就可以排到前30名。
而在最底部的40家车企中,倒数第40名的东南汽车只卖出6317辆,之后的汉腾、大乘、宝沃、合众之流卖了5000辆左右,已然不错。后面的30多家车企基本上已经快要销量归零,月销量全部低于500辆,预计生产线都没开过。
实际上,上半年倒闭的车企也不在少数,但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拆伙的会是东风雷诺。有了开头,便有了继续,大批造车新势力挣扎在生死边缘,传统车企中众泰汽车、力帆汽车、天津一汽夏利、东风裕隆、猎豹等等都几近退市。
2020年的这181天,中国车市有太多值得记录的事情。
第一个31天
由于2020年的春节比较早,因此大多数的车企都开始进入了盘点和准备休整的时期。这段时间频繁登上头条的车企是一家新能源车企——特斯拉。
特斯拉在1月初开始交付国产车型,社交媒体上特斯拉粉丝和股东陷入了高潮——一方面是中国制造速度再次引燃了市场;二是特斯拉因为中国市场的助攻股价刚刚跨过400美元大关。而仅仅在两周之后的1月13日,特斯拉股价冲破500美元/股,甚至带动了A股新能源和电池板块的大幅炒作。
特斯拉似乎将给已经沉闷许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划开一道口子,冲刺进入新时代。整个新能源领域一开年也受到了鼓励,一方面工信部宣布新能源补贴在2020年不再退坡,这次百人会上发言被说成口误,后来又不断证实。
与此同时,大众集团新任CEO迪斯提出了“大众被特斯拉追赶、大众会否是下一个诺基亚”的问题,这意味着传统巨头开始思考特斯拉的威胁。
然而,一边是熊熊燃烧的火焰,一边则是冰冷的海水。
“蔚来会倒闭吗?”类似的问题在各个媒体和社交平台上都层出不穷。虽然1月份蔚来的股价随着特斯拉涨了一波拉高到接近6元,但是蔚来新的融资对象始终没有得以落实——1月中旬有传言包括吉利、广汽在内的多家车企都在接触蔚来,然而各方的说法都模棱两可。
为此,蔚来在市场上承受了巨大压力,李斌的“融资超能力”也仅仅只能换来差不多1亿元的可转债来给当时的蔚来“续命”。那时候的蔚来,面临人财两失的境地。
可是新势力的冰火两重天并没有映射到传统车企上面。一方面是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下滑了7.5%已经让不少车企的心态崩了,另一方面则是四季度销量有了些回升势头,乐观派的乘联会预计2020年市场有望销量回正,即便是谨慎派也能够给出略微下滑2%的预测。
就好像在1月9日本田中国媒体大会上,尽管这个日系品牌在创造了中国市场年度销量历史最高纪录之后,并且还宣布在新一年投放包括飞度、两厢思域在内的多款新车,可本田中国也仅仅保守的表示2020年是挑战不低于上年的目标。
然而在那一天,当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和来自广州的、武汉的、北京的本田合资公司的职员们一起,畅想本田在2020年中国市场进一步突破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会给第一季度按下暂停键。
1月20日,武汉发生的不明肺炎疫情开始被认定为“此次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所有人都开始警觉起来。很快,武汉封城、口罩缺货、酒精成为稀缺品、大小聚会开始被要求中止、各种谣言此起彼伏……中国防疫迅速进入了“战时状态”。
就在武汉疫情发生的前后,资本市场对汽车股早就有了反应——从1月14日开始到1月30日,吉利汽车股票从16.25港元,连跌12天直接来到11元价位;身处疫情中心的东风汽车,武汉封城意味着东风汽车最大的利润来源之一——东风本田——进入停产停运状态,港股股价更是从7.1港元跌到5.5港元。
好在,本身这个时间也是春节期,有了一个缓冲期。
1月30日,疫情导致封城的第七天,似乎情况还没有好转。海外股市已经开盘,港股从接近30000点跌至26000点,汽车股大跌。美股方面,特斯拉因为年报抢眼,盘后直接上涨到600美元。30日盘前已经达到了632美元,市值超过1040亿美元,超越大众成为仅次于丰田的第二大汽车公司。
第二个29天
2020年的春节期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长,因为随着肺炎疫情的加剧,休被延长到正月十五之后。唯一的条件是,如无必要,不得外出。
疫情也给了中国经济一次很意外的“压力测试”,而所有的车企活动基本都停止了。车企巨头开始思考“后疫情时代”要如何抵御销量下滑和资金风险,因此在2月10日,吉利和沃尔沃宣布启动合并,希望通过“二次上市”的方式将两家公司合二为一,以此来更有效的完成在电动化、自动驾驶、网联化方面的大量投资。
“今年年初,中汽协会预计汽车行业将结束2019年度的深度调整,并将在今后几年呈现逐步恢复态势,2020年总体市场趋稳。然而,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打乱了行业的正常运行节奏,短期内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将受到巨大冲击,零部件供应体系被打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2月信息发布会上直言。
当时中汽协监测的重点企业集团统计数据预计,1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别下降33.5%和27%,同别下降24.6%和18%——实际上这还并没有体现出疫情的影响,1月份的批售都已经在疫情到来之前完成,真正受巨大影响的是2月份。中汽协会对超过300家整车、零部件企业的调查统计表明,延迟复工导致企业较往年平均少开工7-11天(湖北地区更久),加之多数地区还要求人员返回工作地后居家观察,这将进一步推迟复工节奏,造成企业生产力不足,影响产品制造。
如此悲观的销售前景下,“缺钱”是这轮疫情带给中国车企最大的感知,大部分车企不得不通过延缓发工资、按照比例发放工资、甚至开始拖延发放等方式来确保现金流。但是节流只是小打小闹,销量才是回流现金的关键所在,并且不仅仅是车企,更多的经销商需要依靠卖车才能维持下去。
所以,从2月一开始,汽车行业一场轰烈烈的全员直播带货就开始了。你所知道的任何一家车企都在积极的开展直播,几乎每家4S店的老总都亲自上阵,每一家经销商都在开直播。似乎,不直播就不够潮一样。
而车企的市场部门在缓慢复工之后也找到了新的营销方式,那就是“直播上市”、“直播发布”、“直播品鉴”等等。一个小例子是,长安汽车为它即将上市的逸动Plus和UNI-T做了大概不下10次网上直播活动,每次几百人的大群,发稿效率似乎比以前的线下活动还要好。
实际上,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因为大多数的人还是待在家里,化和直播化的汽车资讯要远远好于传统图文,所有人都有大把的时间花在看短和直播上。唯一的问题是,“直播带货”的转化率有多少呢?不过这似乎也没有人会在意了……
和直播同样刷爆朋友圈的还有汽车厂商纷纷转型生产口罩。一开始是上汽通用五菱,用自己的生产车间改造生产线开始投产,后来则是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等等车企都迅速上马口罩业务。只是这些口罩业务大多都不为盈利,一方面是为了品牌传播,另一方面则是给到内部员工使用。
可以说,中国车企迅速“爆产能”能力很大程度上舒缓了“口罩紧缺”情况。
2月的时间晃眼即逝,始终贯穿汽车媒体头条的还是特斯拉。上个月才站稳500美元大关的特斯拉股价,在2月的第二个交易已经来到了968美元关口,当时所有人想的是特斯拉什么时候冲破1000元大关。
只是这一次特斯拉在800-900美元停留得太久,而美股泡沫的第一次破灭很快就来到了——伴随着美股指数开始下跌,到了2月底特斯拉股价最低掉到611美元附近。
与之对应的是,2月25日,蔚来和合肥方面同时对外宣布,合肥方面将投资蔚来中国,蔚来中国总部将设在合肥。据最早的信息透露,蔚来汽车相当于把中国业务打包,让渡一部分股权给地方上融资近百亿元,并且其中一个条件是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无论如何,这个消息让蔚来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这家新势力应该不会垮掉了。
第三个31天
3月是在欧美疫情的爆发中开场的,日内瓦车展组委会在开展前三天宣布取消展会,很多已经搭建了展台的品牌商悻悻而归。这里面不乏长安汽车这样准备在海外发布新车——长安原在日内瓦发布UNI-T——的中国车企。
但是即便如此,日内瓦车展期间各大品牌还是学习了中国友商们的方式,用“直播”来发布新车。奔驰、宝马、大众、奥迪、迈凯伦、宾利等一众品牌全都是用来展现新车,只是这也让新车的关注度不再高涨,日内瓦车展更像是一场匆忙散场的宴席,尽管本身也没有什么大菜。
3月欧美疫情的不受控直接点燃了了资本暴跌的引线。
刚刚缓过一口气来得美国股市在3月份的前半段直接发生了三次熔断:3月9日、3月12日、3月16日,这三天道琼斯指数的跌幅分别达到7.8%、10.0%、12.9%。没想到的是,到了3月18日,美股第四次熔断——之后美联储开始“洪水滔天”的救市,几十天后又将看到一次波澜壮阔的“水牛”。
暂且不说特斯拉又从800美元跌倒350美元的故事,好不容易爬到5块多美元的蔚来又跌到了2美元区间,几乎是整个美股市场被腰斩了。这也让中国股市一轮接着一轮下跌,本来春节后的“小阳春”也迅速消失,大量汽车股票又跌回到了原点。
抛开资本市场的故事,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了2020年当之无愧的主角。特斯拉的风头无两,也迎来了传统车企的追逐,3月3日宝马发布的纯电动轿跑i4的热乎劲还没有过,北美时间4号通用汽车正式举办了“EV?DAY”活动。
在这场盛大但又极度保密的活动上,据说通用汽车给美国媒体预展了超过10款纯电动车,并且发布了模块化的驱动系统以及搭载Ultium专属电池的通用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全新的电动车平台依托于巧妙设计的电池软包可以像是搭积木一样设定电动车所需要的地板,从而满足从SUV到皮卡、轿跑车型、商用车等不同类型产品的需求。
这是通用汽车对特斯拉发出的最有力的一声回应。或许多少年以后再看,这会是新能源市场格局转变的一个起点。
进入3月下旬之后,中国车企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营销节奏,除了不能让媒体聚集参加活动之外,各种线上发布层出不穷。当然,此时还主要是用年款车型来试水,没有把核心车型投放到市场上,毕竟那时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可是消费者并没有太多消费的信心。
在3月的最后两天,各家车企的2019年年报纷纷出炉,吉利、长城、广汽、上汽的年报都显示出去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并且对在市场展望的章节中都不约而同的表达了对今年销售形势不太乐观。
而3月31日还有一个消息是国常会确定了多项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其中包括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但是没有额外更多的政策。如果真的是这样,汽车车企就要开始过苦日子了。
第四个30天
4月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是在忙碌中开始的。随着武汉4月8日解封,工厂企业的全面复工复产已经从犹豫期转向了全面冲刺期,抓紧时间补回差额,因此车企的营销攻势也一波高过一波,已经把网上直播上市操作得非常熟练了。仅仅在4月10日这一天,就有包括特斯拉长续航后驱版、枫叶汽车、合创007等车型同日上市,而当天唯一上市的燃油车是奥迪A4L。
大概特斯拉是天生热搜的“体质”,割韭菜的风格再次在推出长续航后驱版这件事情上显现:国产Model?3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为29.905万元,而国产Model?3长续航后驱版补贴后的售价为33.905万元,但后者续航多出220公里以及拥有更丰富的配置。不过这显然不能阻挡特斯拉割韭菜的速度,3月份特斯拉销量已经突破了万辆级别,已经堪比BBA的豪华中型轿车销量了。
当然,买了特斯拉标准续航升级版的用户别急,这次还只是觉得买的不划算,很快特斯拉就会让这些新韭菜们知道什么叫“早买早亏”。
就在特斯拉以价换量、冲刺中国区销量的时候,不少中国车企的运营已经相当困难了,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第一个倒闭的车企会是东风雷诺。
4月14日中午,东风汽车和雷诺汽车同时宣布了东风雷诺的“死亡”:双方拟将对东风雷诺进行重组,法国雷诺拟将其持有的东风雷诺50%股权转让给东风汽车,东风雷诺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而雷诺方面的“全新在华战略”中进一步称,雷诺燃油乘用车业务将暂时退出中国,集中发展电动车和轻型商用车。
东风雷诺的垮掉显然是中法汽车合资的又一次失败案例,甚至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东风雷诺拥有一个不错的开局,可是这里也是人才黑洞,东风日产和神龙公司的很多精兵强将调过去后最终都选择出走,最后留下一地鸡毛。而其实就在疫情之前,东风雷诺的员工还在准备着新车在北京车展的发布,一款全新的跨界SUV轿跑也登上了工信部目录,没有想到最终东风和雷诺还是决定关闭公司。
东风雷诺引起的小小波澜很快就消失了,市场并不会记住失败者,更何况2020年让所有人都自顾不暇。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3月中国车市乘用车销量为104.3万辆,同比下滑48.4%,这也是连续21个月的下滑;前3个月销量也仅为287.7万辆,跌幅超过45%,并没有出现什么汽车的报复性消费。而自主品牌的份额更是已经下滑到了40.1%,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自主崛起的豪言壮语烟消云散。
另外,2020年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万辆和8.5万辆,同别下降61.8%和58.6%,这意味着如果扣除特斯拉带来的2万辆左右的增量,那么自主新能源汽车脊背上已经面临崩盘。
当然,新能源车型的发布还是在前赴后继,仅是在4月27日这一天就有两款纯电动新品发布——Aion?V表现一般,但是小鹏P7却有极高的关注度。
让人遗憾的是,原本定在4月底的北京车展延期,本应该喧嚣的4月末变得异常的冷清,甚至让很多人还不习惯。
在4月份还值得一提的是,4月20日这天纽约油价暴跌,5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暴跌300%,收于-37.63美元,再度创造了历史——这个价格也意味着只要你买桶就送油,甚至你拉走原油还倒贴仓储费。
而等到了4月的最末,特斯拉因为出彩的季度财报,股价已经再次回到了900美元/股,势头强劲,站上千元大关是板上钉钉。同时,蔚来终于官宣和合肥方面的合作,合肥将以战略投资者的角色投资70亿人民币,这彻底挽救了蔚来。
很快,蔚来将演绎最强逆袭。
第五个31天
5月的汽车新闻同样是埃隆·马斯克开启的,嗨了的状态下直接连发数条微博,高喊他自己都觉得特斯拉股价高估,之后股价一度迅速下跌了10%,从755美元开盘,收盘仅为700美元。可是第二天,特斯拉重新找回了升势,抵消了这次舆论危机。
不过马斯克对自己的说法倒是“知行合一”,很快就开始着手卖掉了3000万美元的豪宅——后来这个宅子由网易丁磊买下了。结果没有想到,马斯克很快就被市场多头打脸了。
5月4日,B站一则《后浪》引起了大范围讨论,一方面是80后前浪的感慨和刷屏,另一方面则是后浪吐槽B站是多么的脱离年轻群体。
说到底,这是一个偏重于功利向的营销企划,尽管得到了80后的认同,但可能也确实冒犯到了95后、00后的心思。B站想成为一个广泛群体的网站可以理解,毕竟流量为王,可是策略上还是有点偏差的。不久之后,B站又找来毛不易唱一曲《入海》,在公关上做了一些修正,可惜的是早已没有《后浪》的话题感。
实际上,B站此次“后浪风波”也显示出年轻人对待年轻化的态度,这对于车企来说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从事后结果来看,95后需要的不是被理解或者被认同,这种用60后老艺术家的演讲形式讲出来,就有点奇怪。真正的95后更倾向于亚文化的细分,亚文化的核心在于自娱自乐。一旦有全民共鸣了,那就不是亚文化了。所以,面向年轻族群的营销活动很难做到所有领域的全面点爆,更好的做法是各个亚圈层的逐一点燃,寻找更广泛的认同感。
5月应该算是车企完全进入工作状态的一个月,大部分的车企都开始恢复下线的活动,新车上市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光是5月份发布的新车就达到了76款——3月份的时候仅仅只有52款车。
一旦车企的新车上市节奏回到了正轨,车企的故事就少了。大概在这个月让车企们高兴的是从4月销量来看整体消费恢复有点超出预期了,4月比3月同比增长了35.6%,相比去年同期的跌幅也缩窄到5.5%。
事实上,进入5月之后,很多地方已经逐步放出了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由地方来补贴。典型是在浙江等地,地方除了对车型进行数千元到万元级别的补贴外,还想出了上牌抽奖的方式促进汽车消费,比如预设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三等奖1万元等等,使得车辆上户的交管所都排起了长队。
5月过得极快,几乎到了月底美股就反弹了50%了,特斯拉股价也回到了800美元。
新能源和中国市场也成为传统车企破局的优先选项。就在5月29日这天,大众中国和江淮汽车均宣布,大众汽车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与此同时,大众还宣布,大众汽车(中国)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26%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
这一消息早已被资本市场注意到,在该事项宣布的前十天,江淮汽车的股价就“拔地而起”,从4.98元一路上涨到10元以上,完成了翻倍。同时国轩高科也完成了股价的翻倍。
第六个30天
6月的开场也特别有戏剧性。
在港股市场有一只股票叫做“五菱汽车(HK.0305)”,这是一只“仙股”,股价常年在0.15-0.2港元之间,如同一潭死水。
在6月3日这天这只“仙股”的股价突然暴涨,从0.196港元最高触及0.447港元,差不多涨了200%,即便是收盘时,也涨了50%以上。触发上涨的原因很简单,国内市场发现五菱专用车推出了一款“五菱荣光翼开启售货车”,这种货车尾厢两侧可以打开,然后很适合摆摊。因此,这辆车就被叫做“地摊神车”,一下就契合了时下最火的“地摊经济”概念。
第二天五菱汽车股价再度强势上涨,上涨了64%;第三天更是一度触及0.737港元,相当于三天涨了3.5倍左右。但是炒家们来得快也去得快,“地摊经济”显然只是一时举措,炒家们在第四天就抛货离场——股价当天就下去了20%,“地摊神车”也就闪亮了这么一下。
就在炒作地摊经济的同期,美股市场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尽管美国的疫情似乎越来越严峻,可是美股纳斯达克几乎收复失地,离历史高位仅仅几个点。而到了6月10日,特斯拉股价正式迈过1000美元大关,随后超越丰田汽车成为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企业。
这样的局面让所有新能源从业者看到了颠覆的力量,也让传统汽车人感受到了内燃机时代从未有过的落寞。再加上前几天马斯克的SPACE?X成功用载人龙飞船将两名宇航员送上太空,让马斯克风头无二,成为这个时代最具魅力的创业偶像。这也无疑是助推特斯拉股价翻倍式增长的原因。
如果是由于特斯拉每股股价太高让你你选择蔚来股票的话,那也同样能赚得盆满钵满,蔚来的股价在前几天上涨到6.68元,相比2美元出头的低点翻了三倍。
新能源的兴起,也让传统车企倍感压力。层层传递之下,职业经理人就成为了最终责任人,就好像全球最大车企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一样。
虽然迪斯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很有突破性、敢于创新的CEO,但是伴随I.D?3和高尔夫8的交付延迟,大众的股东们对他的耐心也到头了。在大众集团6月8日的一次特别监事会会议上,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没有得到续任大众品牌CEO的合同,仅仅只保留了集团CEO,甚至还拒绝了他申请延长其的工作合同到2025年的提议。
值得注意的是,迪斯是传统车企里面对特斯拉的竞争威胁感知最高的集团高管,甚至就是他一直在喊“狼来了”。
中国汽车市场的活力也正在恢复,以超过所有人想象的速度。
6月13日开幕的重庆车展是一个很好的车市观察窗口。这次的重庆车展也算是2020年第一场比较大型的全国B级规模车展,或许组委会也担心人气不够,所以在媒体日没有特别限制非媒体的观众的进入,结果就是开展的第一天人头攒动,显示出超高的人气。
可是同样没有让人想到的是,就在重庆车展开幕的这一天,北京爆发了新发地市场疫情。一时间北京高度紧张,一下又进入了敏感期,外地也对进出京人员开始重点关注,所有人都担心会回到2月那个时期。好在北京在大面积检测的前提下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的发展,而几乎除了北京之外,各地依旧保持正常状态。
因此,之后首次改名为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的“深圳车展”也同样热闹,除了没有北京媒体参与。尽管组委会没有透露具体的观展人数,可是从组委会给出的“车展规模达13万平方米,共有102个汽车品牌参展,展出新车近1000辆”等信息来看,各方也是踊跃参展。
进入6月下旬之后,车企的新车上市和活动就已经越来越多,光是新车上市数量就达到了85款,比如长安UNI-T、吉利豪越、新宝骏E300、广本新飞度、长安福特探险者等等关乎企业全年销量走势的重磅车型纷纷上市亮相。而还有更多的准备在三四季度上市的新款车型也在做发布或者试驾活动。
只是你以为市场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状态,但你可能没有注意到的是,有那么多车企已经行至倒闭边缘。
先是纳智捷准备退出中国市场,接着赛麟被爆资金链告急,举报与维权齐飞。只是没想到的是王晓麟还没有认输,拜腾的戴雷率先举旗——在员工维权讨要三个月薪水之后——拜腾发布公告称将从7月1日起暂停中国区业务,主动离职者可以在离职之前结清欠薪。这家被寄予厚望的造车新势力倒在了黎明之前。
6月30日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特斯拉股价停在了1079.81美元/股,相比于2020年第一个交易日的开盘价424.5美元/股上涨了超过600美元——如果你持有到今天,那这个盈利数字会超过1200美元/股,前提是你需要经受住2、3月份那个如同过山车式的俯冲和拉升。
同样的,你如果是选择蔚来汽车股票,那么2020年的第一天股价为4.1美元/股,在181天后来到7.7美元,每股收益也达到了87.8%。如果你留到今天,这个盈利率会变为219.5%,足够让不少人财务自由了。
即便在A股市场,如果你选择了长安汽车,你也会获利匪浅:1月2日开盘价格为9.77元,到了6月30日已经到了11元以上,而近期高点则是13.6元。50%的收益率远远超过了其他中国汽车集团股票,长安汽车无疑是这一轮汽车企业里面的领涨龙头。
当然,也有失败的投资人,拜腾的那些小股东就是如此。这就是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
需要知道的是,资本市场突然增加的巨大流动性也吸引着大量企业重返国内资本市场。就在6月18日,吉利汽车就提出了回归科创板的。这意味着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车企将在港股市场上市15年之后,回到了A股进行融资,这或许是吉利稳固自己龙头地位的一种方式。
下一个184天
事实上,回顾过去的181天,中国汽车产业和全球汽车市场都经历令人瞠目结舌的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产车和进口车实际累计销售台数为783万辆,同比下滑26.3%。其中销量下滑最大的是东部和中部地区,均高达28%以上;同时一二线市场下滑27%左右,三线市场下滑高达29.6%。
这一数据相比中汽协统计的国产车批售787.3万辆还要少一些,更接近乘联会给出的770.4万辆国产车的数据。这也说明实际消费端的下滑还要更多一些,特别是三线市场的消费收拢高于平均水平,而三线市场一直被认为是消费升级的核心区域。
但是所有人也都看到了新能源车企的发展契机,尤其是特斯拉以让人惊讶的速度登上了全球市值最高汽车企业的位置——一家纯电动车企超过了所有传统汽车企业,那么汽车还是“汽车”吗?
因此,在即将到来的184天里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毫无疑问成为叙事的主线,预计众多的传统车企也已经准备好把自己压仓底的新货拿出来。只是让我们好奇的是,这些新车在面对的特斯拉的时候能成功吗?更让我们好奇的是,傲慢的马斯克是否还有能让特斯拉更傲慢的技术等待释放?
另一个值得期待的地方,是中国汽车企业能否借助这一轮A股的“牛市”有所作为。
今年大部分中国车企都遇到了资金链的困难,那些快垮掉的新势力不言自明,而就算是领军的一二线自主车企也并不好过。如果资本市场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那么对于身处一线的中国车企来说这些资金将确保在新能源研发上的投入持续性,这将可能是真正实现对那些合资车企超越的机会。不过,资本对于车企也是有选择性的——只有承受住了这波暴跌“洗礼”的企业才有资格拿到那些丰厚的资金。
2020年接下来的184天,注定会是一个新格局的开篇,或许我们已经开始见证这个新篇章了。
文|JackieLXX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月汽车产销同比增20%多,利好哪些汽车概念股
2月25日,江淮汽车(6.290,?0.40,?6.79%)A股涨停,收盘5.35元。当天蔚来股价上涨1.08美元,至4.96美元,涨幅达近30%,创本月新高。
在特斯拉股价评级不断被下调的当天,蔚来终于跑赢大局。
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蔚来汽车中国落户合肥市5年内,将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加速合肥新能源汽车集展,引领带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成项目同步进行的是,蔚来汽车第三款车——EC6量产项目的启动。
有钱,有家,有车,蔚来的理想进了一大步。
01
——
出逃未竟
2016年的4月,蔚来与身处合肥的江淮汽车签署了《制造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确认江淮给蔚来汽车“代工生产”一事。战略合作协议中包括:斥资超20亿元、耗时14个月在江淮工厂建立全新的江淮蔚来工厂,年产能5万辆。
让蔚来冲上2019年造车新势力销量榜榜首的ES8和ES6,正是在这里“诞生”。
但也正是因为江淮代工,市场颇有微词。合肥虽地处长三角地区,但作为二线城市与蔚来理想的发展地域或尚有一定差距。出逃合肥,无外乎是因为地理位置。一个定位于高端新能源的品牌,以及NIOHOUSE的豪华调性,本来应该非超一线城市不去,最后内地二线城市建立总部,会有格格不入的矛盾感。
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中,蔚来方面曾明确表示,除了ES系列车型之外,蔚来将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不再让江淮汽车代工。
2018年,蔚来在上海嘉定独立建厂的代工步伐也匆匆画上了句号。虽然李斌在接受访时非常撂下一句:“保时捷的工厂肯定不如江淮的工厂,因为我参观过!”但这句话明显说的毫无底气,事后想想他绝对想日后销毁系列。
同年5月,蔚来宣布和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内容围绕:蔚来汽车把全球总部设在北京亦庄并在北京建造生产工厂,而北京亦庄方面将通过其指定的投资公司或联合其他投资方对蔚来中国进行100亿元的投资,以换取“蔚来中国”非控股股东的权益。但后来不了了之。
10月份,蔚来又传出与浙江湖州市吴兴区50亿元的融资项目。最终被吴兴区否认,并强调引进该项目面临的风险太大。
期间还有吉利3亿美元入股的传闻。虽在1月初就有公告,吉利当时正在和广汽、上汽竞购蔚来,但这场收购疑云被双方否认。
在逃离合肥的这几年中,蔚来变得更加务实。似乎寻求多金又帅气的标准,变成了经济基础,也更深刻领悟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马克思主义真理。钱成了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所以后面建厂的主题,更多与钱扯上了关系。
在如此境遇下,蔚来汽车寻求突破的心思变得迫切,毕竟NIOInc.低于1美元的退市风险变得尖锐。据媒体报道,从李斌说此次和合肥的合作,之前没有严肃讨论过,双方正式谈判是在元旦后、春节前,也就是1月才开始谈,中间过了春节,还有防疫工作,前后也就一个多月时间。
这几乎是一拍即合的事情。
02
——
从理想到现实
放在几年前,钱对于李斌来说压根都不是事儿。
比如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搞定马化腾的投资、只用了十五分钟搞定刘强东的投资,所以创业初期,李斌也很自豪:“自己几乎没有主动找过投资人,都是投资人来主动找他。”
但是,很明显蔚来的融资速度远远比不上花钱速度。一场ES8上市发布会消耗8000万,城市黄金地段的NIOHouse一间100万,重资产的换电模式到倾尽全力的用户运营,从一次次巨额的亏损到股价跌去76%,以及无数次被传裁员、关闭办公室的新闻。2019年年底,蔚来已经“烧掉了”上百亿元,如今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甚至最后被贴上了“年度最惨的人”的标签。
钱,似乎成了蔚来做出选择的衡量标准。合肥砸下145亿投资(约20.68亿美元),相比于亦庄一年的框架协议毫无进展,相比于吉利想要3亿美元来入股蔚来的试探,前者简直是神仙队友。
“与江淮的合作,让蔚来在合肥市有了一个很好的产业基础。对蔚来汽车来说,供应链,量产车生产、物流等相关工作,一直以来都在合肥市进行。另外,从产业布局来说,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有利于公司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长期稳定的发展。”李斌接受媒体访时说。
目前,上海蔚来全球总部主要承担整车研发、制造运营、营销和服务等职能。与此同时还有北京、圣何塞、慕尼黑等全球11地设立研发与生产机构。
而蔚来设立新实体“蔚来中国”的目的,是要将中国业务与资方融合,便于在中国地区融资。海外上市已经打通了美元的融资通道,而和地方接洽,也是谋求人民币融资通道的重要途径。
与145亿元对等的,是蔚来规划细致的书:预计2020年营收达到148亿元,2024年拟上市6-8款车型,营收达到1200亿元,此外,在今日的签约仪式上双方还提出蔚来将在2025年前登陆科创板。
按照千亿营收推测,即便蔚来的单车均价可以做到30万元左右,那也是需要40万辆以上的规模。从豪华品牌的角度来看,2019年BBA三家销量差不多在70万辆附近,而第二阵营销量最大的雷克萨斯、凯迪拉克仅为20万辆级别。
说实话,蔚来面临的压力并不小。
03
——
合肥的生意经
但是合肥表现的格外乐观。
在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在合肥市江淮蔚来工厂举行签约现场,领导规格很高。安徽有六个省委常委都来到现场,同时消息由方面率先释放,并且在央视新闻联播中进行了报道。
合肥作为地方,引入车企想要的是带动就业、产业链等经济协同效应,发展地方经济才是第一要务。
作为中部城市,合肥过往的投资倾向也是喜欢技术过硬的企业,京东方,科大讯飞,还有华米这些已经在各自领域站稳脚跟,技术领先于行业的企业,也都是在合肥扎根的。
而与近邻也是竞争对手武汉相比,合肥优势并不明显。比如科研项目上,虽然合肥有全国四大大科学中心之一,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已经在建设,但高校数量和质量和武汉相比有很大差距。
在汽车产业方面,差距尤为明显。
传统燃油车领域,安徽省目前主要拥有奇瑞、江淮、华菱星马等整车生产企?业,另外还有一些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已经形成了乘用车、商用车、工程装备用车、高中档客车等全方位的产业体系。相比于上汽、吉利等巨头,两者均未达到规模经济优势。同时安徽省汽车产量年均增长率在?2.?22%?,全国汽车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7.?87%,汽车生产增长率亟待加强。
而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成为汽车市场的新方向和重要增长点,而在这个节点上弯道超车,合肥迈了一大步。
从十年前开始,合肥也在不断寻求新契机。2019年合肥入选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四部委共同发布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并成为研发生产及个人购买补贴双试点城市,2015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底获批,国轩高科、江淮汽车等均在此建厂。
这次入股蔚来,对赌的正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比于其他造车新势力,蔚来还算靠谱。整个2019年,蔚来共售出20565辆电动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名列前茅,同时交付量已经累计超过3万辆。销量之外,蔚来还具有正向研发能力,?240kW?电机、换电技术、NIO?Pilot等全是蔚来自主研发的,产品层面的主动性也正是生机所在。
说到底,蔚来和合肥的交易,看似出乎意料却也顺利成章。出生在安徽的李斌,最终选择在家乡一展宏图,大家可以用众多合理性去解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冰与火,颠覆与革新,危机与生机……这就是2020汽车界
6月汽车产销同比增20%多,利好哪些汽车概念股
央视新闻消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天(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已经走出4月份的最低谷,6月产销表现更是好于历史同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月汽车产销同比增20%多,利好哪些汽车概念股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
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9.9万辆和250.2万辆,同别增长28.2%和23.8%。其中乘用车产销223.9万辆和222.2万辆,同别增长43.6%和41.2%。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6月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受疫情影响的供应链已全面恢复,企业加快生产节奏弥补损失。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地方促汽车消费政策叠加下,我国汽车市场表现良好。中汽协的最新数据同时显示,6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分别完成59万辆和59.6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同比均增长1.2倍。与此同时,上半年,汽车企业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更多认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更是成为当前出口亮点。
汽车概念股:
1、天成自控
公司亮点:工程机械座椅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
净利润:0.13亿元同比下降34.94%
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乘用车座椅、航空座椅、工程机械与商用车座椅、儿童安全座椅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在乘用车座椅领域,公司开发的铝合金骨架汽车座椅产品,使得公司汽车座椅的轻量化技术居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为全球顶级新能源汽车企业配套的技术实力。
2、浙江仙通
公司亮点:高硬度橡胶、低密度海绵生产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26.09%
浙江仙通橡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密封条等汽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高规格、高配置成立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公司以无边框密封条为突破口,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性价比、服务最优的解决方案。特斯拉、理想、小鹏、蔚来都是公司重点战略目标客户。
3、江铃汽车
公司亮点:轻型商用车的行业领导者,坚持“JMC和福特”双品牌战略
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降30.11%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商用车、SUV以及相关的零部件。主要产品包括JMC品牌轻型卡车、皮卡、轻型客车,驭胜品牌SUV,福特品牌轻客、MPV等商用车及福特品牌SUV。公司将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春风动力
公司亮点:主营四轮全地形车、大排量摩托车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0.22%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以发动机为核心的全地形车、摩托车、后市场用品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400cc至1000cc排量段CForce、UForce、ZForce四轮全地形车;公司的1P72MM-A摩托车发动机、CF625-3(Z6)运动休闲型电喷水冷全地形车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CF250T-6A荣获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配及关键零部件产品等荣誉,公司自主研制的CF650G摩托车成功入选成为国宾护卫专用大排量摩托车。
当2021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知道,是到了该做年终总结的时候了,回顾这极不平凡且魔幻的2020年,很多人心头首先涌上来的可能就是辛酸和苦楚,这一年过得太不容易了,但是庆幸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而且,全民众志成城,不仅基本战胜了疫情,还全面达成小康社会,硬是将这个史上最差开局之年过得红红火火,创造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胜利。
而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今年可谓是创造了“史诗级”的成就,因为在疫情肆虐之时,主机厂停产、经销商摆停、零部件断供、外籍人员撤离、月销量回落至2005年的水平……怎么看都是悲声一片,甚至很多人断言要熬不下去了,但是中国车市却在短期内实现了V型反弹,硬生生将这个令人绝望、令人窒息的汽车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根据中汽协销量数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国内汽车累计销量2247万辆,同比仅下滑2.9%,距离正增长只差330万辆了……
而这一年,中国汽车行业也几乎唱尽了悲欢离合,在冰与火、颠覆与革新、危机与生机、挑战与挫折、矛盾与冲突……种种的无奈和纠结中开始集体反思,有些车企淡出,有些车企上位,有些车企高光,“汽车江湖”同样是大浪淘沙。今天我们不去整理细枝末节的东西,单就一些典型车企品牌或市场现象来进行一些解读,以飨读者。
特斯拉:充满个人崇拜和争议
如同苹果是手机行业的革命者一样,特斯拉正是汽车行业的革命者;正如已故苹果CEO乔布斯一样,马斯克也是以“骚话连篇”和“脑机接口”著称。Model?3横扫千军,在一年的时间里5次调价,降价近10万,让先购用户气到抓狂。更劲爆的是特斯拉已经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汽车品牌,其当前的总市值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什么概念?相当于大众+丰田+日产+通用+福特+本田+FCA+标致,这9家都是老牌汽车制造商,不知道面对特斯拉这个“后生”,心里是啥滋味。
“人怕出名猪怕壮”,特斯拉今年也是坎坷不断,年中大战拼多多,结果两败俱伤,拼多多玩得过了火,特斯拉也落人口实。还有各种车型的失控事故,已经在包括北京、上海、四川、江西、浙江以及韩国首尔等多地发生,引发广泛议论,如果说个别失控事故或许是驾驶员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但是这么多起事故都是驾驶员个人原因吗?我们期待一个公正的结果。
特斯拉这个性鲜明又脑洞巨大的品牌,从来不按套路出牌,时常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行为。但是无论如何,站在商业的角度上,特斯拉是成功的,特斯拉的经验和成功之道也的确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而在Model?3之后,Model?Y也基本就绪,并且马斯克放话要在2021年实现100万辆的产量目标,其中55万辆由中国上海超级工厂完成,这个Flag相当惊人,究竟会不会实现,我们拭目以待。
丰田:用TNGA架构后的“开挂”人生
自从用TNGA架构之后,丰田走上了“开挂”的人生,得益于以往良好的可靠性和口碑影响力,在TNGA光环的照耀下,丰田加速了产品的投放,并且几乎每一款产品都卖得火热,成为今年销量领长的合资品牌。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一汽丰田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71.5万辆,同比增长8%;广汽丰田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69.28万辆,同比增长11%,妥妥的销量收割机。
不仅如此,丰田的“双车战略”也取得巨大成功,从轿车到SUV,未来还将延续到MPV(国产?塞纳及姊妹车),越来玩得越溜儿。在2021年,除了ALLION和凌尚,我们或许还将看到全新丰田汉兰达、全新丰田Sienna以及丰田Harrier等车型继续被“一分为二”,落户南/北丰田进行国产。作为消费者,希望随着这些车型的加入,诸如汉兰达这样热门车款不再加价销售,最好还能有一些优惠。
大众:经历转型考验,已新能源
以今年的销量来看,前11个月一汽-大众累计销量达1132148辆,同比下滑9.9%;上汽大众累计销量1210455辆,同比下滑20.6%,虽然两者目前依旧是国内车市销量最高的,但是相比正向增长的丰田、本田而言,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挑战显然不小。
大众如今在国内推出了一系列新车,比如其“灵魂车型”第八代高尔夫,虽然科技上比以往更先进,但是却落了最关键的EA211?Evo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依旧用“祖传”的1.4T动力,让人有一丝丝失望。帕萨特虽然不久前又在中保研进行了“补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要想稳定保持中级车一哥地位,还需接受更长的市场口碑考验。
大众终归是大众,并没有服输,而是在积极转型,比如打能源牌,引进ID.4(其中一汽-大众国产版本为ID.4?CROZZ,上汽大众国产版本为ID.4?X),同时,大量投资增加未来新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包括斥资10亿欧元入股江淮混改,获取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权,并将在江淮大众合资公司所占股比提升至75%。更进一步,斥资11亿欧元收购国轩高科动力能源26%的股份,成为大股东。这两笔21亿欧元的豪赌,或将为大众未来在中国的转型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国品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今年对中国品牌也是劫数满满,但是,有些却能够凤凰涅槃,有的却永迹沉沦,那些消失的品牌中不乏曾经耳熟能详的一些,比如力帆、众泰、猎豹、华泰、纳智捷、夏利等,还有未曾正式谋面却已经倒下的新势力品牌,比如拜腾、领途、绿驰、长江、游侠等,他们的告别对那些曾经参与的资本来讲不是件好事情,但是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未尝不是件好事。
而那些凭借实力加上几分运气脱颖而出的中国品牌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前期靠跨界生产口罩和螺蛳粉成功带火品牌的五菱,后期又靠一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宏光MINI?EV成功在销量上将特斯拉Model?3拉下马。而红旗,自从开始接地气之后,销量日渐高涨,徐大董事长还在年初为红旗立下了20万销量的目标,当初很多人以为是在开玩笑,毕竟2019年才刚刚跨过10万线,今年就翻一番,在疫情的影响下,几乎不太可能。但事实却是,今年前11个月红旗累计完成销量17.81万辆,最后一个月完成20万辆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而徐董又说了,2021年挑战40万辆销量目标,你觉得能实现吗?
除了五菱和红旗,更多有实力的中国品牌进入模块化平台造车时代,今年,吉利发布了“CMA超级母体”、领克发布了“SEA浩瀚架构”、哈弗发布了“柠檬”和“坦克”外加“咖啡智能”、奔腾发布了“FMA无限方程”、奇瑞星途带来了“M3X火星架构”,还有东风与PSA合作的CMP平台、海马HMGA以及思皓的全新模块化平台等。尽管目前只有一部分平台推出了量产车型,但是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高品质国产车型与消费者见面。
再说说造车新势力,今年可以说是造车新势力实现逆袭的一年,尤其是蔚来、小鹏、理想这三家,可以说是光芒四射,三家不仅在销是实现爆涨,更在市值上完成了对绝大多数传统中国品牌的超越,这貌似有些不公平,然而,资本青睐这类造车新势力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今,三家造车新势力已经在市场站稳脚跟,希望未来的他们依然坚挺,成为中国市场新的增长极。
写在最后:事实上,今年中国车市发生的大何止以上这些,随便拿出一件来都能聊上半天;所以,以上只是抛砖引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全球这个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的确可以发生奇迹。面对依旧变幻莫测的2021年,中国车市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巨变,请拭目以待。
关注车业杂谈,一起聊车、玩车、侃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