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汽车报价,艾薇塔汽车价格
1.电评车 | 问界禁用华为logo,华为汽车还玩得转?
2.汽车人价格战重塑产品策略
3.「人汽」华为带来的新型供应商关系,主机厂还不适应
2022新能源车竞争加剧利好哪些概念股?
下半年新车型密集登场,在做大整个市场蛋糕的同时,分蛋糕的激烈竞争也在加剧,部分车企已经出现价格策略的调整。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新能源车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淡季增势放缓
又到了每月一度交成绩单的时候。小鹏、理想、蔚来3家新势力7月分别交付11524辆、10422辆、10052辆,同比增长43%、21.3%、26.7%,环比则均出现20%~25%的下滑。
原本的第二梯队反超“蔚小理”,保持着较稳定的增长势头。
7月哪吒交付量为14037辆,同比增长134%;零跑交付12044辆,同比增长177%;小康股份销量为13291辆,同比增长317%,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7807辆,同比增长8874%;广汽埃安销量25033辆,同比增长138%。以上车企交付量环比在增长,均创下单月交付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车企统计口径略有差别,例如广汽埃安销量以上险量计算,而新势力多以交付数量计算,因此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尽管特斯拉中国和比亚迪两大车企的销量还未出炉,但7月车市环比下滑基本成形。
乘联会在7月22日发文,预计7月乘用车零售销量177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8.9%;预计新能源车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103%,环比下降15%。
“7月本来就是销售淡季,环比下降很正常。而且今年6月由于疫情导致的滞后交付和销售,以及政策拉动形成了销售大幅反弹的现象,其中包括部分5月底的后置需求和6月底的抢购需求,对7月会销售有所透支。”惠誉评级亚太地区企业研究董事杨菁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此外,汽车供应链仍存在未扫清的障碍。据接近蔚来的人士透露,由于订单需求强劲,蔚来本有望在7月再创销量新高。但由于个别零部件供应问题,导致ET7和EC6产量降低,从而影响了交付数。
蔚来董事长李斌日前谈及ET7交付进展时也表示,因为压铸件供应不足,导致7月生产较减少了数千台。李斌在当日活动现场喊话,拜托各位供应商伙伴顶住压力。
二级市场上汽车板块8月1日表现强势。A股长安汽车涨9.6%,小康股份涨6.06%,长城汽车涨4.87%,比亚迪涨3.18%;港股吉利汽车涨近13%,长城汽车涨超10%,蔚来涨超8%,小鹏汽车涨近7%;截至发稿,蔚来、小鹏、理想美股盘前分别涨3.14%、2.95%、6.34%。
竞争愈发激烈
多数机构依然维持新能源车全年500万辆以上的销售预期。展望下半年,新车型密集亮相,不仅新势力开始投放新一批产品,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品牌也在加速登场和上量。
近期,就有小鹏G9、理想L9、比亚迪海豹、阿维塔11、长安深蓝SL03等高热度车型陆续上市,20万元~30万元的SUV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7月的环比下滑尚在预期之内,关键在于8月及之后能否出现明显好转。虽然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大势不改,但在消费景气度没有明显提升的环境下,随着新车型越来越多,成为爆款车型也越来越难。”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为促销已经开始提供现金折扣。记者从小鹏汽车销售人员处了解到,近期小鹏全系车型都有5000元左右的尾款减免,其中小鹏P7625km续航版本减免幅度最大,达1万元,这个版本也是选购人数较多的。“尾款减免就是7月下旬开始的,是全国统一的政策,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销售人员说。
价格策略调整可能是由于新增订单放缓的压力。
杨菁表示,在小鹏的价格区间里,竞品不仅限于其他自主品牌的电动车,还有近期受惠于购置税减半优惠和地方补贴的燃油车。上半年电池成本上升推高电动车价格,在今年的政策环境下,可能会降低电动车相对竞品燃油车的价格优势。
市场关心小鹏此举是否会引发电动车的价格比拼。除现金优惠外,车企还能通过更隐性的权益优惠等方式让利消费者。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小鹏本身品牌力偏弱,且产品周期处于末期,降价不太会有车企跟随。
杨菁则提醒,这可能是电动车企开展以价换量策略的一个信号。相对来说,价格区间和主流燃油车产品相近的电动车企,降价压力会更大一些,因为传统车企有较大的动力在今年降价去燃油车库存,并用较低的定价来吸引消费者。
与此同时,车企也在横向和纵向不同维度拓宽市场,谋求错位竞争。
例如,比亚迪加速出海,紧接着日本市场后,于8月1日宣布进入德国、瑞典市场,首批车辆第四季度交付。
同日,还有市场消息称,蔚来汽车正推出第三个汽车品牌,用以覆盖2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蔚来对此表示,目前没有可供披露的信息。
蔚来目前的品牌NIO,针对高端市场,同时推出一个面向20万元至33万元大众市场的新品牌,记者获悉该品牌内部代号为阿尔卑斯。今年3月,蔚来透露该品牌核心团队搭建完成,首批产品进入关键研发阶段。5月,合肥经开区与蔚来签署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将导入蔚来新产品,2024年建成投产。
新能源车概念股龙头
比亚迪:新能源龙头股,8月1日消息,比亚迪截至收盘,该股跌0.33%,报339.88元,5日内股价上涨1.14%,总市值为9894.39亿元。
隆基绿能: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总营收185.95亿元,毛利率21.29%。新能源龙头股,截止15点收盘,隆基绿能报61.35元,涨0.66%,总市值4649.19亿元。
富奥股份:8月1日富奥股份开盘报价5.41元,收盘于5.65元,涨3.29%。当日最高价为6元,最低达5.41元,成交量30.67万手,总市值为104.29亿元。
东旭蓝天:东旭蓝天开盘报价3.16元,跌1.27%,最新价3.1元。当日最高价为3.16元,最低达3.09元,成交量1467.78万,总市值为46.09亿元。
新能源车竞争加剧利好哪些概念股?相关文章:
★新能源汽车消费热力十足,下半年消费势头能延续吗?
★《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利好哪些消费...
★今年国内新增装机预测85-100GW利好哪些光伏概念股?
★锂电池材料订单饱满,利好哪些概念股?
★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利好车企发展?
★光伏组件巨头创新高利好哪些概念股?
★国产芯片大力发展利好哪些概念股
★镍价剧烈波动利好哪些概念股?
★歇伏期蛋价走强利好哪些概念股
★“煤都”GDP高歌猛进,利好哪些概念股
电评车 | 问界禁用华为logo,华为汽车还玩得转?
丰田越野汽车
太平洋汽车网丰田越野车有7款,分别是丰田霸道、兰德酷路泽、陆地巡洋舰LC70、丰田RAV4、FJ酷路泽、Fortuner穿越者和红杉。
丰田的越野车有:丰田霸道、兰德酷路泽、陆地巡洋舰LC70、丰田RAV4、FJ酷路泽、Fortuner穿越者、红杉7款,红杉是丰田专供北美和中东市场的一款全尺寸SUV。
1、丰田霸道prado越野车是丰田陆地巡洋舰系列中的最新款,这款全新开发的新一代suv车,配置全新研发丰田六缸电喷1gr-fev6发动机,排量3956cc,动力性能好,排气符合当今全新欧洲Ш号标准。prado越野车先进的发动机提供强劲输出功率及扭矩,配以高度坚固的车架以及强化的悬架系统,越野能力和通过能力都比较客观。
2、兰德酷路泽兰德酷路泽陆地巡洋舰是丰田汽车出品的LANDCRUISER200,是丰田公司生产的一款进口ORV越野车,是四轮驱动,轴距2850毫米,四轮碟刹的硬派越野车。LANDCRUISER200兰德酷路泽在原有4.7L车型的基础上增加了4.0L车型。
3、丰田RAV4丰田RAV4是丰田公司的微型多功能越野车家族中的基本型车,其名称来自“RecreationalActiveVehiclewith4-wheeldrive."的缩写,意为“四轮驱动的休闲运动车”。RAV4于1994年在日本问世。2013年8月26日,丰田全新RAV4在中国上市。
4、汉兰达汉兰达是丰田生产的一款汽车,是丰田家族中的一款大尺寸的SUV。有着宽大的车身,拥有宽敞的内部空间。在2007年7月2日,丰田汉兰达Highlander以进口方式,正式在中国上市;2009年4月12日,广汽丰田国产汉兰达正式发布,随后在2009上海车展上亮相。2012年6月9号,改款汉兰达全新上市。
5、FJ酷路泽FJ酷路泽是丰田2007年第八代兰德酷路泽车系的变形车,FJ则代表这一车系的越野型。FJ酷路泽搭载了强劲的丰田双VVT-i4.0LV6发动机以及5速自动变速器,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200千瓦,扭矩380牛米。
买车在线咨询预约
买车咨询的方法如下:
1、首先先询问价格。得到报价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砍价,但是也不能乱砍价,可以先在网上查看报价以及其他车主的成交价,让自己有一个心理价位,便于后续的砍价。
2、询问店里有没有优惠活动。因为在不同时候4S店的汽车价格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优惠还要问清楚是否有附加条件,例如是不是要分期付款才能享受优惠价。
3、询问提车的具体时间,一般不是热门的车型,4S店基本都会有现车,但是购买的是热门车型的话,付款后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提车,短则几天,长达几个月,所以购车前一定要问好具体的提车时间。
4、询问汽车的保险能否自己选择。有些4S店会强迫车主在其店里购买保险,或者是一些作用不大的商业保险。所以购车时一定要问清楚这些问题,避免浪费不必要的费用。
奔驰试驾预约
最好是预约。
通常来说4S店每款车型只有一辆试驾车,而每天都会有人预约试驾,所以如果你也想试驾那么最好就是提前打电话给销售人员预约试驾。
淡季的话最快当天就能安排试驾,如果是旺季可能就要等几天时间了。等到了预约试驾的那一天,消费者要带上资料到4S店,并且填写一份试车登记表和试车协议,然后缴纳试车押金。大家需要仔细阅读这份协议,因为里面会讲到试驾时关于违章和发生事故的一些问题。需要提前准备好资料。
1、。
2、驾驶证。
3、押金。
在线预约试驾
想预约试驾,分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直接去阿维塔11体验店,找工作人员预约,或者是打电话预约都可以,线上预约的途径很多,在网页上搜索,阿维塔预约试驾,进入,填上姓名和电话,客服会统一根据您所在的位置为您推荐,试驾的地点,或者通过微信支付宝,进入阿维塔小程序,在程序里预约,当然也可以关注阿维塔公众号,通过公众号预约试驾。
丰田越野全部车型
丰田越野车型有一汽丰田普拉多、丰田平顺、丰田Fortuner、丰田陆地巡洋舰等。
1、一汽丰田普拉多
最近一汽丰田普拉多要停产的消息已经传开了。由于达不到国六排放标准,这款经典车型很可能近期无法购买,所以对于有越野和硬派SUV需求的朋友来说,普拉多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外观依旧是传统的经典造型,整体线条简洁硬朗,新样式的大灯、进气格栅、保险杠更加精致美观。
内饰也保持了简约的设计风格,在越野SUV中整体设计也比较时尚精致,档次感明显。
全系标配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电动天窗、后独立空调节、大中控屏、发动机启停等配置。新普拉多配置更丰富,前后座椅加热、真皮座椅、车载冰箱等配置。
动力方面,普拉多取消了备受宣传的2.7L发动机,只保留了3.5LV6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280马力,最大扭矩365N传动系统匹配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普拉多多用非承载式车身,前双横臂独立悬架,后四连杆整体桥式悬架,兼职4wd系统,普拉多可以轻松应对艰难的越野路况。让我们通过更直观的感受一下普拉多的越野能力。
2、丰田平顺
作为一款全尺寸皮卡,坦途的车身尺寸非常惊人,长宽高达到5814times2029times1915,轴距3701mm,整体造型非常硬朗。
内饰也是风格一致,设计更加科学。动力方面,坦途搭载5.7LV8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386马力,最大扭矩544N;传动系统匹配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坦途用非承载式车身,配备兼职4wd系统,前双横臂独立悬架,后钢板弹簧独立悬架,舒适性差。
3、丰田Fortuner
丰田Fortuner基于Hilux皮卡打造,定位在普拉多之下。Fortuner用非承载式车身。作为一款7座硬派越野SUV,车身尺寸同样不小。整体造型用家族式设计理念,更加青春活力。
动力方面,路人搭载的是普拉多的2.7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63马力,最大扭矩246N传动系统匹配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4、丰田陆地巡洋舰
陆地巡洋舰叫陆地巡洋舰,也叫“被中国人。陆地巡洋舰;当然,这样霸气的称号不只是随便一个,而是陆地巡洋舰的外形和越野性能。
汽车人价格战重塑产品策略
文/磊磊
近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因为各方调配(直白说就是彩礼没谈拢)的问题,对广汽埃安品牌已经全新 AH8 项目进行流程调整;将华为由曾经“平起平坐的排挡”变成“卖零件的供应商”;具体来说,AH8车型定位广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铂”(与埃安的关系类似比亚迪&腾势)旗下一款六座车型,倘若此事正式落地,将会成为华为Hi模式最高端的成功案例,但这件事的中断,也反映了华为当前的一些隐忧。
如果用一个比方类比华为的Hi造车方案的话,就等于一名手艺不错的烧烤师傅进到一家烧烤店应聘,与老板谈的条件时,我不止要求一个不低的底薪,还要求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换取这家烧烤店的一些干股,这样的要求,对于极狐这样的企业来说,尚且能以“搏一搏,单车摩托”的心理预期勉强接受,但对于任何一家在智能电动车领域有所技术积累的品牌,这样的玩法还真就是很难接受那种。
这时切实存在着的,是这样两个问题;首先,对于全自研品牌来说,他们是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对零件价格进行有效降低,但用华为Hi方案之后;首先,这些零配件的价格,是由华为报价决定的,车企并不能够主导或者说影响这些关键零配件的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大概率是华为多少钱报价,它就得在很窄小的议价空间内买入。
其次,这些华为零配件并非全部是为某品牌专项订制的,而很多是一些在开放市场贩售的“公模方案”,上汽董事长的那波发言,真就很直击要害,当智能化新能源车最重要的电驱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些关键零配件都被华为掌握之后,作为一家车企相比别家的竞争优势,又在哪里呢?就相当于整条街的川菜店,都用同一家公司配送的即热料理包,都有着同一种口味之后,你这家饭店相比隔壁家饭店的优势是什么呢?最终大概率还是会陷进恶性价格战的泥沼,而且当大家都是华为之后,“华为”的品牌优势,也会被较大程度地稀释干净。
同时,因为两家企业之间的合作(同时也是博弈)这样的合作形式也并不一定能让获得最大化的应用,比如说阿维塔11的车机虽然用与问界一致的鸿蒙架构,但由于或是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实际表现相比华为负责搞定一切的问界,确实是差了那么一些。
就供应商方案,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就当前能够看到的信息来说,华为拿出的那些解决方案,放在严重内卷的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还真不具备那种远超同级、一击必中的优势。就鸿蒙座舱来说,如果消费者当前或很长久的未来,都会一直使用一台基于鸿蒙架构的华为手机的话,你能够搭建出一个多设备共同构成的鸿蒙宇宙的话,那么这套车机相比别家倒是有些优势。
但如果只是作为一台单独的车机使用,这台车机相比同行业做的比较好的那些品牌(比如小鹏、比如理想)也只能算略好一筹,至少不值得成为你购车决策上“比较重要的一个砝码”。并且2023年下半年,这套车机还会面对一个十分危险的处境,到了那时,骁295车机芯片会在整个行业大量装车,而对于当前的华为品牌,聊到芯片,还真有种挫人肺管的尴尬。
而那套自动驾驶系统来说;首先,当前版本算力“仅”400tops,相比算力破千的蔚来577,确实差了一些些,况且在各家近乎全数all in或是重兵自动驾驶的当前,在L2+犹豫不前,不敢向前的当下,这套华为自动驾驶的能力,也只能说是略好于行业平均水准这样一个档而已。会不会有人真敢放弃自研、这款方案,也是一个问题,毕竟有一个品牌就是在自动驾驶上放弃了自研,用供应商方案,它就是那家现在风雨飘摇中的威马。所以就当前来说,“亲自下场造车”或是华为最艰难,但也是最正确的那条道路。
当前叫停华为在“问界”车头的前缀,大概率并非华为汽车的直接叫停,而是当前以“华为”这样一个高门大姓,冠于“问界”之名,确实会让消费者觉得有些白瞎。或者说,华为的金字招牌,后期将会被给到“产品力更硬”的车型之上。
毕竟我们认知中的华为,是类似Mate20、P20那样直接爆破市场的降维(在华为P20发布之前,没人会认为,手机是能够用来拍夜景的,就算同期iphone旗舰,也完成不了这项任务);是像麒麟9000处理器那样,在某个领域直接登顶的辉煌(在同期,排除iOS系手机,这就是最强的那块手机芯片),是像Matebook一样,在设计审美领域可以打爆所有同级竞争对手的强势。但当前的问界M5、M7确实没有达成,或者说距离这样的目标还有一些距离。
问界M5说到底,只是一款尽量魔改的赛力斯5,虽然设计师很努力在遮掩曾经的痕迹,但岁月留下的芳华,还真不会那么轻易地往事如风。并且他还会面临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就是同样是25.99万,你是选问界M5 EV呢,还是选特斯拉Model Y呢?
问界M7,这款车虽然有着奶爸车的定位,但是较为短小的轴距(比问界M5还短),标志性的第三排空间就是十分狭窄,虽然我知道,绝大多数用户在车子买回去之后,并不会有很高的三排座椅启用频率,但在他们做购买决策的过程中,第三排座椅的空间,就是他们十分,或者说最为关心的那个产品点,至少当前问界M7的表现,是很难让人满意的。虽然我知道,在one停产之后,问界M7就是行业中唯一一款不到30万的绿牌大奶爸车,它具备着一定的价格优势。
但问题是,会买这类奶爸车的,都是至少不差钱的富裕家庭(普通工薪阶层,在完成二胎任务后,会去考虑的根本不是买车这样的支出,而是父亲戒烟、母亲降级化妆品品牌的节省),也就是说,它的产品细分门类,所对应的就是一批不太差钱,且比较挑剔的用户,就这款车的产品力,还真不足以到能够打动他们的程度。
问界汽车这件事,说到底,无非手机行业被外力制约之后,华为消费者业务需要找到一个快速实现/金额高企的全新业务增长点为华为线下渠道输血,从而在手机业务东山再起之后,还能够快速铺货。手机行业的经验也已经证明了,剥离掉线上性价比品牌“荣耀”之后的华为,跟那些主打极致性价比的redmi/realme/一加这些牌子还真不一样,它还是一个需要靠实体店实现人肉触达的相对高端品牌,线下渠道温水煮青蛙一般地消亡的后果,当年曾如日中天的魅族,已经为它很好地打了个样。
毕竟在“华为手机”战斗力严重掉血之后,想依靠智能手表、体脂称、智慧屏维持这些线下渠道的存在,已经不太可能,排除掉上海南京路这样的地标性门店不谈,就算在三四线城市,华为的铺面都是开在类似龙湖天街、万象城这些综合体一楼的黄金区域,需要缴纳的房租与商场管理费,就是很可怕的数字。
所以,造车对于问界,便由一个“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变成了一个“重要且很紧急”的事情。以最快速度拿出一个能够在市场上销量走起的车型,就成了问界这个品牌的第一优先级任务;所以,也难怪它比较匆忙地,在最能体现车辆智能属性(这也是华为捆绑最紧密的一个概念)的自动驾驶维度,仅用一个来自外部供应商的视觉感知方案,整体实现效果吧,和打完折之后不到10个W的卡罗拉在同一水平线之上。
究其原因,“含华量”的严重不足,就是这两款车销量相对不理想的关键诱因,毕竟作为一款在华为体验店摆得到处都是,恨不得把菊花Logo周身粘贴的汽车品牌。当前推出的M5/M7两款车型上真正的华为硬货,也不过一个“鸿蒙车机”与一个“Drive One后桥电机”而已。这些东西吧,还真不算啥硬货。
鸿蒙车机,在吉利几何、北汽魔方这些车上都有搭载。而那个Drive One后桥电机也早就出现在那款早已停产的中期改款理想ONE和到处都是的比亚迪宋PLUS EV的身上,对于真正能够理性对待华为品牌,客观认知一款智能电动车水平的理性向消费者,这样的产品力放在25-35万价位,就是难以接受的弱势。
或者换句话说,现在的M5/M7的市场表现就很像手机中的“Mate50”,在第一批华为凭票粉丝用户群体被消耗干净之后,在大量理性非粉丝、产品力取向用户进来之后,你硬核的产品力根本没办法把它们留在你的客户群体当中。所以对于早已进入“中场战事”的问界品牌,快速实现产品力的提升,就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就像当年能够同时吸引“华为粉丝”、“拍照达人”、“数码狂热分子”的Mate40一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丁丁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人汽」华为带来的新型供应商关系,主机厂还不适应
只有更可能地降本,才能在价格战中拥有更多。
文 /《汽车人》黄耀鹏
价格战仍在进行中,虽然混杂了非市场因素,官方不方便出来表态,但说到底这是市场行为。
中汽协在3月22日呼吁,“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汽车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
产品端应对价格战
虽说这种呼吁,没有解决价格战的根源问题,但至少道出了目前主机厂面临的困境,“承受稳定经营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这些压力常在,只是眼下到了一个临界值。
《汽车人》在《价格战开打,供应商难了》一文中表达了类似看法,成本上的长效机制,能在根本上提升主机厂的竞争力,但短期内价格战必然导致行业“失血”。
如果将主机厂的运营比作一个人的健康,那么“长效机制”,就好比增强个人体质的种种行为。当前这个人的伤口还在流血,最重要的当然是止血。如果给予的建议是加强锻炼和饮食控制,岂不滑稽。
我们看到,市场竞争的激化,已经重塑了产品端的价格机制。或者说,主机厂正在削弱某些堆料行为、放慢增加产品附加值的规划,甚至开始反其道行之。
这样的做法在新能源车上正变得普遍,可以说是消费驱动的结果,即消费者正在终结“无脑上顶配”的消费模式;也可以说是主机厂主动的行为,主动下拉客单价,放弃超额利润,以确保市场份额。这样的思路,其实和价格战本身不谋而合。
自动驾驶软件先被牺牲
即便同样的产品,也可以看出中美消费者对于附加值的看法不同。
北美有28.5万辆特斯拉搭载了FSD(自动驾驶套件),意味着19%的客户选择了这一报价8000美元的选装包。单这一项,就给特斯拉贡献了20多亿美元的收入。
而在中国,特斯拉表示2022年只有1%-2%的车主选择了6.4万元的FSD。3.2万元的EAP(增强型自动驾驶)选装包,也只有很少的人购买。
中国消费者不愿为软件掏钱,这不是什么秘密。在当前价格战狂卷之下,这一现象达到了新高度,迫使厂家重新思考,自动驾驶软硬件该如何配置,才能在价格战的压力与后市场的利润中间,取得平衡。
车子买到手之后,智驾服务依赖于后台部署的云平台。增加用户,多出来的边际成本可以忽略(前提是云平台数据交互和处理能力有富余),怎奈客户不买单。
高端服务一般按月收费,通常以订阅模式存在,避免直接放在价目表上。特别是NCA(有高精度地图匹配的城区自动驾驶功能)模式,将来续订的比例可能不理想,这一点主机厂其实也有数。除了新车免费一两年之外,主机厂更倾向于直接在硬件上动刀,而不指望在软件上持续盈利。
多数主机厂选择克制地配置硬件,而软件基本版取赠送手段,付费订阅算搂草打兔子,打到多少算多少。
问题是,如果续费的客户增加太慢或者减少,服务器、高精度地图更新、OTA等刚性成本,就必须由存量客户来承担。这样不但导致续费居高不下(因为订阅客户数量扩充太慢),而且还会迫使厂商长期拿钱补贴云服务。
不能赚反亏的前景,让厂商们改变了产品策略。大肆宣传云服务升级能力的,几乎没有,就是因为有这个预判在起作用。
激光雷达也是牺牲品
李想曾经表示,特斯拉的FSD硬件,成本在1000美元左右。而以成本控制著称的理想,其自动驾驶硬件的成本,平均到每车大约4000美元左右。
马斯克不止一次说,激光雷达上车这个选择很傻。很多人都从技术上分析,力图证明马斯克说得不对。
激光雷达毫无疑问能增强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但配置了激光雷达,不只是买一个传感器的问题(相应车型都配置三四个固态激光雷达,覆盖前后轴向视野),还要购相应的预处理软件,并且在算力端和存储端留出足够的余量。
要知道,激光雷达不管是否取“前融合”处理方式,其数据量和连带的计算量,比其它传感器都高出至少一个数量级。如此吃硬件的结果,就是整套系统的成本上去了。
马斯克当然懂工程,他可能是从成本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现在有个现象可以佐证他的观点,即今年以来,激光雷达砍单非常严重。
今年,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股价下滑了40%,最低跌至11.6美元(3月21日)。虽然2022年交付量超过8万台,但第四季度就占了4.7万台,这一比例看上去匪夷所思。
对第四季度交付大涨的现象,禾赛解释称,拿到了11家OEM商前装订单。唯一披露的是理想汽车的“纯电平台”,但未透露是标配还是选装。
美国一家专门从事证券集体诉讼的律所The Rosen Law Firm,正收集证据,试图指控禾赛“向投资者发布重大误导性商业信息”。该律所暗示,不但2022年禾赛交付数据不实,未披露的2023交付情况,也与声称的订单数量“对不上”。
这背后,就是特斯拉发动价格战前后,新势力和一些传统大厂集体对禾赛砍单。虽然外界无从获知砍单数量,但今年销量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今年1月和2月份,新能源轿车榜单上,使用激光雷达且上榜的只有蔚来ET5,而上榜门槛5870辆;新能源SUV方面,符合同样条件的只有理想L8/L9、极氪001,上榜门槛不过3720辆。现行款蔚来ES6、问界M5,都没有配备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的真实需求,应该不会像禾赛的财务报告所言的那么乐观。这也是禾赛被职业讼棍盯上的原因。
软硬兼施,够用就好
在价格战期间上市的小鹏P7i,配置设定相对G9要简化很多。标配L2基础能力,低配不带激光雷达,算力芯片为一枚Orin-X;而高配则有两颗激光雷达(速腾聚创),相应的算力芯片增加为两枚Orin-X。
前者没有NOA和记忆泊车,而尚未落地的城市领航功能,也只在高配上出现,预计将归入订阅付费类,两者的差价为2万元。而预制NCA(城市高精度地图匹配)的车型,则又加2万元。
小鹏的做法很典型,就是低配下探到25万元以下,代价是砍掉高级智驾功能。
飞凡也取了类似做法。当初飞凡R7上市的时候,可是以“堆料卷王”的面目出现的,号称全融合智驾和标配所有智能座舱功能。如今推出的低配版,砍掉了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芯片降级为Mobileye Q4H,5G网络将为4G,疲劳监测、自动变道、4D雷达由标配变为选装。
竞争压力迫使价格必须要做低,至少要把低配压到某个有指标意义的价位区间。
最先牺牲的,就是智能驾驶套件和软件能力。这是因为智驾功能砍起来很容易,不用重新开模,不用大幅度更改设计,只须对生产微调,牵动因素很少。而客户对其价值的认知,与主机厂存在分歧,主机厂对此也心知肚明。
而且,理智的客户已经预见到,尽管为800Tops的算力付钱,但实际上用到的可能只有10Tops。硬件能力过剩太多,固然是为了将来软件升级进化新能力而做准备,但眼下价格战打得热闹,就算做姿态,也得做点低配出来。
价格战影响下,智驾能力对于高端车都沦为牺牲品,而2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型,智驾配置更是能省则省。就算没有价格战这码事,他们也不打算在这上面花太多成本。
在15万-20万元级的比亚迪、埃安、深蓝车型上,大都以成本2000-3000元的1V1R、1V3R的博世L2级智能驾驶功能为主。
事实证明,在这一价位区间,客户对产品的智驾能力都很宽容,期望值不高。而主机厂也没有刻意宣传,大家心照不宣。
打压价格波及到行驶性能
如果智驾是首要牺牲品,其实其它性能也可以缩水。双电机换成单电机,三元换成磷酸铁锂,产品价格就能由高向低。
以前燃油车时代,主机厂对于新一代同型产品,到底是增配还是减配,是百花齐放的。直观印象是,增配居多,特别是豪华车品牌,越出越高端。多出1元钱的配置,价格可能涨2元(往往以品牌溢价形式体现),单车毛利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客户还很乐意埋单。
现在趋势变了,新版价格都往低走,以打压价格为主要诉求。
特斯拉先有三元电池版,现在磷酸铁锂方案成了客户的主要选择。阿维塔11、非凡R7、问界M5、小鹏P7i、深蓝SL03、比亚迪海豹、蔚来ET5、极氪001,都推出了单电机版和磷酸铁锂版,而且这两者往往是配合着放在一起的。
甚至在价格战开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这股风潮。主机厂的选择趋同,表明了主机厂已经通过“阅读”市场发现,价格竞争成了主流。都说特斯拉是新能源的风向标,投资者日大谈降本诸多措施,威慑力十足之余,也为国内新能源市场定下了新基调。
只有更可能地降本,才能在价格战中拥有更多,这个关系是不言自明的。应对办法越多地集中在产品端,说明市场已经改变了看法,不再认为是清库为主要目的。这也意味着价格战将长期化。
快速突袭、见好就收,正在慢慢演变成掘壕筑垒的阵地消耗战。这对所有人来说,都称不上是好消息。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作者:谢人杰
生意场上的事,没必要老用间谍思维来看。
《潜伏》里面,党通局敌情干事、专业情报交易人、金句奉献者、绿帽王谢若琳教训李崖,“你们这种境界什么时候能提高啊~啊?生意场上的事,怎么老用间谍思维来看呢。”
这话放在如何看埃安和华为关系生变这事上,颇具参考价值。
3月27日晚,广汽集团在《第六届董事会第35次会议决议公告》,对埃安的“AH8”项目(埃安成立之初就开始酝酿的高端车型项目)做了两个安排:一个是降级,把华为从“联合开发方”降成“重要供应商”;另一个是加钱,项目投资从9.25亿元,加到12.33亿元。
这事在宣布之前,应该和华为通过气了。通气也只是履行个告知程序,华为应该更早一点就知道了。
果然,28日,华为回应的时候,几乎完全重复埃安方面的措辞,没有新信息。这是双方沟通的结果,华为没有任何理由表示不满,除非当初签的是锁定下单量的合同,而非框架协议。
根本谈不上“灵魂说”
2017年,埃安就打算与华为实施AH8项目。AH8将基于广汽的GEP3.0平台、华为的CCA(计算与通信架构)开发,预计华为即所谓“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都将搭载,从E-E架构、算力平台、中间层和应用层软件,到七合一电机,都囊括进来。这其实就是华为的HI模式。
现在放弃华为HI,改为让华为提供零部件或功能组件(相当于Tier1),由埃安负责整合,特别是软件这一块。华为不是一个人,它不会感到屈辱或者不满什么的,因为后一种业务模式,也在华为向客户推介的菜单里。选什么是客户的事。
至于广汽方面,也谈不上对华为的好恶。HI模式可以节省研发经费,缩短周期,直接华为全家桶走起。但是单车成本预算里面,华为要切走一块。这里面就有一个门槛,一旦AH8卖的量超过某个数,HI每车提成这种方式,对埃安来说就不合算了。
这桩生意,只须简单的算术就能搞清楚。有些舆论,可能是宫斗戏看多了,明明手头信息不支持任何“非市场博弈”的猜想,还硬往上靠。就很让人脑壳痛,这境界什么时候能提高啊。脑补可不算媒体的能力。
当然,广汽做这个决定,基于两个预判:一个是广汽对埃安AH8上市前景有信心;另一个是自身研发实力有信心。就这么简单,根本谈不上“灵魂说”。既然埃安当初打算与华为合作,就不在乎这一点,否则就不会有邀请。
乙方干出了甲方的感觉?
去年8月,埃安副总肖勇公开吐槽华为“强势、没法议价”,继而说广汽和埃安要在进行电池技术自研以及电池工厂建设,同时要在EV以及电动化ICV领域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话没毛病,华为的强势,源于在ICT的技术和成本统治力,报价一直都比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贵。在这个行当里,华为着实乙方干出了甲方的感觉。这个习惯,也被同一批高管带到汽车圈里来了。
这让习惯于供应商俯首帖耳的主机厂,感觉很不适应。到了汽车圈,华为尽管技术上仍有两把刷子,但是统治力没了,不是非华为不可。与此相反,华为进入圈内的根基还不稳定,但其“作风”很知名。
往深了看一步,就会发现为啥这几次都是埃安或者广汽高层,领头出来和供应商杠呢。公开吐槽这种事,说明对形势不大适应。以前主机厂最大,说啥是啥,从没见过主机厂站出来说供应商应该如何如何,他们有100种方法让供应商屈服,大不了把单子给别人做。
我们不禁好奇,现在有什么样的事,是闭门会谈搞不定的,需要拿到社媒上吐槽呢?吐槽有什么用,施加舆论压力呗。让群众知道华为不安分,不安于做供应商,报价太高。报价高就别用啊。埃安说,懂了,这就自己搞。
成年人都理解,法律允许范围内,能力决定行为边界。口头意愿或者承诺,在生意当中并不值得认真。
广汽或者埃安公开抱怨某个供应商,说明行业的供应关系有所变化。这不是谁掌握技术多的问题,博世掌握的技术也相当多,除了抱怨缺货,似乎没有谁抱怨博世什么都想决策,抽成太多(从没听说博世取抽成方式)。
归根结底,是华为带来的新型供应商关系,大多数主机厂还不大适应。
将整车制造商置于代工地位?
大家都知道华为参与造车的三条路径,分别是Tire1模式、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
Tier1很容易理解,就是业内传统的供应模式。华为向整车企业提供零部件和软件,重要的是,它要提供软硬一体的“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即将卸任的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想法,是华为要做另一个博世。
而HI模式即Huawei Inside(华为进入),即华为提供完整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模块。在HI模式当中,华为不单纯作为供应商参与到造车环节,而是对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算力部署等原本属于整车商考虑的内容,有置喙余地。在这种模式当中,不但广泛用了华为零部件、自动驾驶传感器,三电系统,还可能嵌入了华为出品的自动驾驶和座舱的整体方案。
简单说,HI模式意味着华为参与了一部分整车制造,当然是在华为擅长的那一部分。从主机厂的角度看,HI模式可以算Tier1的一种。
而余承东主导的智选车模式,相对HI模式,再先前走一步。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以及渠道销售。智选模式意味着华为广泛参与设计、研发、销售,提供部分供应链,甚至包括产品战略,唯独不负责中间的制造过程。
智选车模式距离将整车制造商置于代工地位,只隔了一条模糊的界限。
华为与赛力斯的AITO问界,就是典型的智选模式。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智选车”是华为“不造车”但“深度参与造车”的擦边球。只不过把四大工艺等传统环节,甩给合作方。毕竟这不是华为擅长的环节。
放在埃安与华为合作模式上,以前谈的是HI模式,现在埃安重新定位华为是Tier1供应商,并对其介入整车制造的程度,做出限制。代价是自己搞定系统级方案,仅此而已。
自研和购
埃安当前产品,并没有用华为全家桶,确实因为华为的全套方案用起来比较贵,特别是FSD和后台数据部分。25万元或者30万元级的产品才用得起,埃安以B端起家做大,主力集中在15~20万元,自然不考虑华为。
不过,有人认为用了华为全家桶,成本上不划算,影响了利润。极狐、阿维塔、赛力斯,都还没有打开局面。这是倒果为因,华为刚进来,自然要从弱势或新生品牌入手。上汽拒绝华为HI,但是华为做Tier2,上汽没意见,而且也把华为纳入供应商序列。
现在主机厂很喜欢提自研。我们以前说过,主机厂自研电池技术,授权电池供应商生产没问题。但是亲自做电池不靠谱,就像手机厂亲自生产CPU芯片一样。电池生产太吃规模,不消说埃安月销3万,就连特斯拉这种月销7万的,自己做电池也做不过专业供应商。
FSD有点特殊,兼有了软硬结合和短链的特性。而且其软件做出来以后,增加一个用户,新增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自然用户越多赚得越多。
前一阵,李想说,特斯拉的FSD成本1000美元,以成本控制能力闻名的理想,自动驾驶套件成本4000美元。这一个点就出现2、3万的成本差异。华为到处叫卖FSD整体方案,图的就是量大降本。但是如果主机厂承诺购数量太少,价钱自然谈不下来。
FSD是自研自产好,还是购“方案包”好,取决于双方博弈筹码,也取决于预计的整车订单量。
如果埃安预测AH8卖不了太多,购量小,那么站在成本角度,应该放弃自研,购现成的系统。如果预测能卖的多,购价也应量大从优。除非华为坚持HI模式固定每车抽成比例,让埃安方面觉得不划算。
我们缺乏具体信息,判定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埃安和华为的合作,并未进入到很深的程度,就停到普通供应商的层面上(还有彻底退出的可能)。这说明双方没有拿出好的筹码来吸引到对方。
商业的归商业,战略的归战略。这恐怕仍基于一个商业上的判断,只不过断绝了战略合作的可能性而已。对双方来说,只是一个错过的遗憾。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