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个AI Day,特斯拉惊喜有余实用不足

2.特斯拉仿生人,马斯克的下一份“PPT”?

3.第二届特斯拉AI日将于8月19日开幕 或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

4.特斯拉宣布,首款机器人明年问世,该机器人有何黑科技?

5.2022特斯拉AI日上推出的机器人,对行业发展能带来哪些变化?

特斯拉智能机器人发布会_特斯拉发明机器人

万众期待下,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北京时间10月1日早间,2022特斯拉AI日召开,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出席,并介绍了“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特斯拉FSD以及Dojo超级计算机的相关进展。

本次AI日最大亮点来自于特斯拉首款人形机器原型机——擎天柱Optimus,或是为了凸显权重程度,特斯拉将其展示放在了第一个环节。

“擎天柱”亮相

特斯拉首先是通过一段视频展示了擎天柱在汽车工厂搬运箱、浇水植物、移动金属棒等操作作。

接着,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展示了“擎天柱”机器人准备投产的版本,他说,“目标是尽快制造出对人类有用的人形机器人。”

马斯克透露,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未来的产量可以达到数百万台,预计价格不到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23万元),比汽车便宜。会上,特斯拉展示了“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研发过程的不同版本。特斯拉工程师表示,正在努力降低“擎天柱”机器人的功耗和零件数量。

Optimus头部配备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摄像头等传感器阵列,算力支持由FSD(FullSelf-driving,自动驾驶)芯片提供,同时与汽车共用AI系统,利用Dojo超级计算机的训练机制去提升机器人的功能。

马斯克透露称,此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的实用性将逐年提升。在未来,一台家用机器人可能比一辆汽车更便宜,“也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就可以给父母买一个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了”。

千亿市场仍需跨越四座“大山”

在“机器换人”的趋势下,机器人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民生证券预计,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30亿元,到2030年达到3720亿元。

但是在人形机器人这个千亿市场,国内的玩家却是屈指可数,目前仅有一家公司优必选科技,国际上,则以软银开发的Nao和Pepper、波士顿动力和本田ASIMO为代表。

而作为一款服务产品,人形机器人最终需要结合场景做落地应用,但可以看到,与家庭清洁、送餐、物流等机器人相比,目前的人形机器人还很难见到比较成熟的落地应用。

民生证券机械行业首席研究员李哲此前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说运动平衡性、智能水平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综合难度是最高的,所以进入的公司也不多。从产业进程来看,总体来看,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仍然都还处在相对较低、实用性不强阶段。

优必选科技CTO熊友军也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达了同样观点,“人形机器人产业还处在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他认为,横亘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之路上的,有成本、技术、资金和人才着四座“大山”。

“从成本端,过去人形机器人动辄就要百万美元的售价,因为要在人类生活的非结构性环境中实现自如运动并完成复杂任务,对人形机器人的灵活性要求更高,这需要更复杂的结构等来实现,”熊友军告诉记者,例如伺服驱动器就会占据一半以上的整机成本,尽管在相关机器人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成本一直在稳步下降,但要让“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仍然任重道远。

小米CEO雷军在8月份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也坦言,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人形仿生机器人的技术集成度最高、难度也最大。

从技术角度而言,“人形机器人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复杂技术,在早期商业化程度不高的阶段,想要打造一台人形机器人,就意味着企业要具备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熊友军告诉记者,如伺服驱动器、机械传动、运动规划与控制、计算机视觉与感知、智能语音交互、SLAM与导航、人机交互和手眼协调等核心技术。技术研发也是优必选科技一直在大力投入的方面。

此外,熊友军还提到,在资金端,人形机器人早期研发的投入是巨大的。而在人才端,两年前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人才缺口就已经达到500万,预计未来几年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增加,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整体受制于人才短缺。

行业拐点临近,软件生态成关键

在特斯拉之前,小米抢先发布了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市场当时一度为之振奋,在A股,人形机器人也成为热门概念,相关概念股已经先“燥热”了一番。

产业链上的公司,如减速器龙头中大力德半个月内录得8个涨停板并创下历史新高,近两个月股价最大涨幅超260%。6连板的鸣志电器两个月内股价最大涨幅超200%,绿地谐波6月以来最大涨幅超过170%,埃斯顿、禾川科技、汉宇集团、巨轮智能等相关概念股均有不错表现。

李哲此前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相比工业机器人,首先是应用场景更加通用,因其人形造型更易于接受,有可能打破工厂、商用和家用壁垒,成为一个真正通用的产品;其次,可作为天然的商业入口,之后很多商业价值,会从人形机器人身上得到反应。

从产业链视角来看,熊友军认为,特斯拉效应会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带来新的活力,这不仅仅意味着增量的零部件订单,也意味着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进入,更意味着行业拐点的临近。“从过去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智能终端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形成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的完善生态。”

熊友军分析称,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硬件生态已经形成,中国企业在传感器、芯片、伺服驱动器、减速器乃至控制器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斯拉等更多企业投身人形机器人产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将有可能极大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中国企业也将受益于本就占据了核心技术优势的环节。

但相较于相对成熟的硬件,“人形机器人的软件生态还在形成过程中”,熊友军表示,只有产品保有量、用户数量达到一定基数时,才具备了软件生态繁荣发展的土壤。倘若新产品能够切实满足更多需求,可以预见,也将为软件生态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个AI Day,特斯拉惊喜有余实用不足

北京时间10月1日,特斯拉2022AIDay活动于加州帕罗奥图举行,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原型机亮相。特斯拉还公布了自动驾驶技术和Dojo超级计算机的最新进展。

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9月30日收盘,特斯拉报265.25美元/股,跌1.1%,总市值为8311.53亿美元。

人形机器人目标价不到两万美元

在特斯拉2022AIDay活动现场,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原型机正式亮相。特斯拉CEO马斯克称,有信心以低成本实现机器人的量产,预计未来产量可达到数百万台,成本将比一辆汽车低得多,目标价格可能不到两万美元。

特斯拉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搬运箱、浇水植物、移动金属棒的视频,并展示了机器人原型机的内核版本,包括裸露的线束、管道和核心处理器等。在活动现场,Optimus能够实现行走、挥手等基本动作。马斯克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尽快制造出有用的仿人型机器人,目前展示的是第一个版本,具有与FSD测试版相同的技术。

据马斯克介绍,特斯拉在Optimus的身上也使用了汽车中的一些技术,如电池组、冷却系统等。该机器人利用特斯拉的人工智能软件,以及类似高级驾驶员辅助功能的传感器,具有与FSD测试版相同的技术。

此外,机器人包含一个2.3千瓦时的电池组,并有Wi-Fi和LTE连接。公司还将其用于汽车的技术用于模拟擎天柱的运动和对外部碰撞的反应。

中信证券认为,特斯拉发布的初代机器人虽然昂贵,但能在工厂发挥实际作用,项目吸引可观融资,资助特斯拉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从而助力特斯拉发布高智能、低价格的量产机器人,打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开源证券预测,2027年,特斯拉机器人带来的伺服电机需求量市场空间或将达到399亿元。

多项技术取得新进展

特斯拉还公布了FSDBeta和超级计算机Dojo的最新进展。

据介绍,特斯拉FSDBeta可应用在自动驾驶汽车上的神经网络模型OccupancyNetworks、3D映射和提供汽车鸟瞰图方面,特斯拉在努力优化其视频模型训练。特斯拉FSDBeta目前有16万名客户,而2021年只有2000名客户。2022年,特斯拉已训练了7.5万个模型,基本每8分钟就完成一个模型的训练,共推送了35个版本更新。现FSDBeta版本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包括从一个停车场导航到另一个停车场、根据情况停下来等待交通灯及应对在十字路口或道路上出现的其他交通参与者。

在FSD自动标注机制和仿真模拟方面,特斯拉开发了一种新的自动标注机制,以帮助进行3D标注。特斯拉通过网络数据集、仿真模拟、自动标注等能更为准确地预测转角的汽车运行情况。马斯克表示,特斯拉FSD测试版将于年底前在全球推出,北美以外的市场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此外,为实现人工智能训练的超高算力,同时扩展带宽、减少延迟、节省成本,特斯拉打造了Dojo超级计算机。得益于训练模块的独立运行能力和无限链接能力,由其组成的Dojo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拓展在理论上无上限。实际应用中,特斯拉将以120个训练模块组装成ExaPOD,与业内其他产品相比,同成本下性能提升4倍,同能耗下性能提高1.3倍,占用空间节省5倍。

据介绍,特斯拉基于自主定制开发的驱动器和传感器打造人形机器人,并将其自主研发的Dojo超级计算机用于人工智能训练。Dojo超级计算机的单个训练模块由25个特斯拉自主研发的神经网络训练芯片——D1芯片组成。由于每个D1芯片之间都是无缝连接在一起,相邻芯片之间的延迟极低,训练模块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带宽的保留,配合特斯拉自创的高带宽、低延迟的连接器;在不到1立方英尺的体积下,算力高达9千万亿次。

自2021年Dojo超级计算机发布以来,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开发进程持续加速。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透露FSD10.13版本的研究已进行了一段时间,特斯拉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架构改进”,如改进左转时的复杂问题等。他表示,特斯拉目前正在北美广泛部署FSDbeta版本,并将在今年启动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软件的大规模测试,目前测试版软件的累计行驶里程已经突破4000万英里,年底甚至有望超过1亿英里。

中信证券预测,特斯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终端机器人将协同发展,加速特斯拉由新能源车企向人工智能企业转型。

特斯拉仿生人,马斯克的下一份“PPT”?

这个时代总会有一些英雄站在行业的前列,不管是革新还是引领,必须成为大多数人的偶像,以致他的一举一动总能被放大,成为标榜的对象,想必马斯克就是这样的英雄。无意拍马也无意迎合,但“为什么一定是马斯克和特斯拉”?

有人说,或许是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在发光,但如果单单只是对屏幕上这位一头杂乱头发,一身棕色夹克,说话手舞足蹈的男人产生好感,那未免太过肤浅。特斯拉的魅力还在于它总能出其不意的给予行业一些活力。

所以马斯克带着特斯拉首个AI Day(人工智能日),再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将自动驾驶进行到底

北京时间8月20日,特斯拉首个AI Day有多少人在线看直播,没有准确的数据。但从网端流出的诸多稿件来看,堪比苹果每年在9月份召开的秋季新品发布会。

在长达3小时的发布会上,大家一直期待的马斯克只是充当了暖场嘉宾,抛砖引玉的让工程师做主角。本次AI Day可以总结为三件事情:一为老生常谈的自动驾驶;二为特斯拉D1芯片;三为人形机器人。

无疑,AI Day日的重点还是自动驾驶。

最近因为蔚来车祸事件,“自动驾驶”的行业排位又再一次靠前,让原本因为“自动驾驶”产生过众多起驾驶事故的特斯拉再一次站上风口浪尖。

8月17日,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特斯拉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展开正式调查,调查车型涵盖了特斯拉全部在售车型。

根据NHTSA提供的资料中显示,从2018年1月-2021年7月期间,由于特斯拉Autopilot系统问题,已导致11起事故,致使17人受伤、1人死亡,且都为开启了Autopilot系统或使用了交通感知巡航控制(Traffic Aware Cruise Control)功能。总之令特斯拉应以为傲的“自动驾驶”一定背锅。

在AI Day日上,针对Autopilot系统特斯拉又给出了许多2.0的建议。意图很明显,“坚定不移的完善Autopilot系统是其使命”,而工程师们也依旧强调了“它们不会使用激光雷达”的讯息。

针对Autopilot系统,特斯拉加强了技术上的诸多算法细节,从神经网络的构建、单车道任务到多任务处理以及多摄像头图像数据的融合、算法模型的模拟、数据处理模型。这些高深莫测又晦涩难懂的专业用词简直就是天然的“催眠曲”,尽管线上直播视频中的工程师说话时神采奕奕,但不是铁粉的观众还是有要“换台”的冲动。

对于此次讲述的Autopilot系统,特斯拉所刻意强调的“它们不会使用激光雷达”,这一点BC还是颇有感触。

在早前《致蔚来、特斯拉们:我们愿意给予车企们试错的权利,但绝非用生命》一文中,BC简单就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区别做过解析。

简单来说,“毫米波雷达在分辨率上一直存在硬伤,在目前绝大多数车企使用的L2辅助驾驶功能中,毫米波雷达至今都不能有效地识别前方静止车辆,但激光雷达就好很多。”这一点上,无论是特斯拉、蔚来还是小鹏、理想,面对毫米波雷达的本质属性,工程师们也都只有期盼着大家可以正确使用车机,但过分依赖所谓“自动驾驶”的用户们往往也败在这个诱惑上面。

但特斯拉还是坚持。

马斯克是这样解释的,“根据现掌握‘第一原理’——既然人类开车凭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能完成,那么对于自动驾驶系统来说,一定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去做到。而且一旦做到了,毫无疑问成本会比激光雷达更低。”有趣的是,马斯克使用毫米波雷达竟然第一因素是成本,这可是彻头彻尾的商人思维。

据该方案负责人Andrej说:“我们希望能够打造一个类似动物视觉皮层的神经网络连接,模拟大脑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就像光线进入到视网膜当中,我们希望通过摄像头来模拟这个过程 。”

不过由于“自动驾驶”经常失灵,特斯拉也不得不承认其“辅助”二字,虽然在马斯克心目中实现自动驾驶是终极目标,但显然,这个时间节点还未来到。截至目前,对特斯拉涉及Autopilot的事故还在调查,而马斯克选择沉默。

机器人时代,不是玩票

除了自动驾驶,特斯拉还分享了在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方面的进展。显然在车、火箭、卡车之后,马斯克的野心勃勃令他还想继续深挖和 汽车 行业有关可能性的一切,比如芯片。

特斯拉自研芯片正式命名D1。官方话术如下,采用7nm的工艺,在同一个晶圆上不做任何切割直接光刻,BF16精度算力362 TFLOPs。”

至此Autopilot硬件高级主管甘纳什·温卡塔拉马南还表示,“特斯拉D1芯片每秒可处理362万亿次浮点运算,具有“GPU级”的计算能力,带宽是用于网络的芯片的两倍。”

这里的核心要点有二,采用7nm的工艺以及超级算力。听不懂没关系,必须这种复杂的半导体工艺技术就是凤毛麟角。

“1500个D1芯片共53万余训练节点,组成了Dojo超级计算机的训练模块。每个D1芯片之间无缝连接在,配合特斯拉自创的高带宽、低延迟的连接器,算力高达9PFLOPs(9千万亿次)。”

芯片技术工程师是这样告诉BC的,“牛,组成的Dojo超级计算机将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训练计算机。”

有了这句陈述句,即便不懂算力、浮点运算是什么,多少也会对特斯拉产生某种敬佩感,再加上马斯克惯用的营销手段,出圈很简单,或许这才是特斯拉厉害的地方,了解市场和用户的兴趣点,“勾引”他们的目光。

不过最“勾引”目光的应属在发布会即将结束时,马斯克再次亮相介绍的“特斯拉机器人”(Tesla Bot)。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热烈与欢呼,特斯拉用一个身高约1.78米,体重约57公斤,全身线条感强烈的机器人来践行“ 科技 之美”。

马斯克表示,该原型机器人将于2022年上市,会消除“危险、重复和无聊的任务”,比如说弯腰捡东西或去商店买东西。“实质上,体力劳动的未来将是一种选择。”不过听上去的确无聊,人类在现阶段还不需要机器人替代自己做这种简单地工作。

这个Tesla Bot到底是“智商税”还是马斯克某个大布局之下的产物?诸多问号,向马斯克涌来。

不过这个外感设计颇为后现代艺术的机器人还是花了不少思考,比如该机器人可以感知力量反馈的双轴脚部结构,它配备多个Autopilot级别的摄像头、FSD芯片,拥有众多的神经网络算法、Dojo芯片数据训练以及各种数据模拟模型能力,所以特斯拉车型或许还没用好的算力,可以先在机器人身上试水一番。毕竟马斯克说,“我们对它的设定是在机械和物理层面上,你可以逃离它,而且很可能制服它。”

创造且能制服,这和科幻**中的机器人朋友如出一辙。不过介于马斯克经常喜欢“跑火车”的性格,将要在2022年上市的Tesla Bot,我们还是不要过于期待它的量产时间。

如果说特斯拉车型已经是新能源 汽车 行业当下的风向标,那么Tesla Bot可以看作是特斯拉想要完成 科技 使命的一个新征程,毕竟这家不想把自己框在“ 汽车 ”范畴内的 科技 公司,总是具备制造惊喜的能力。

诚如分析师吉恩·蒙斯特所说,“对投资者来说,特斯拉机器人是他们可以梦想的新事物,它特别新颖,特别具有创造力,所以可以讲述更多,而相对的芯片实在过于枯燥,乏味,即便它更有价值。”

第二届特斯拉AI日将于8月19日开幕 或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

文丨伊然

火星旅行已经不能满足马斯克的“画饼”野心了。

当地时间8月19日,在特斯拉第一个“人工智能日”(AI Day),特斯拉的高管们轮番登台向大众介绍了 FSD 完全自动驾驶最新进展和规模深度神经网络训练集群系统Dojo 。特斯拉所研发的名为D1的AI芯片采用7纳米制造工艺,处理能力达到1024亿次,一组芯片能够提供的计算功率达到9千万亿次。人工智能机器人给大众带来了无尽的想象。

在众多的科幻作品中,创作者们已经天马行空地表达过自己的美好畅想与潜在担忧;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无数的科学家和企业也前赴后继地投入到机器人产品的研发中。

现在,机器人研发大军加入了一位重磅级大亨——马斯克。

在发布会现场,马斯克压轴登台。发布了特斯拉机器人计划Tesla Bot 。 显然,这就是特斯拉在邀请函中所说的“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以外的应用”。

根据马斯克的介绍,Tesla Bot身高1.72米,体重56千克,承载能力20千克,最快行走能力为每小时8公里。TeslaBot外部造型完全仿照人体线条,肩膀以上是黑色无面孔形态,下半身则是像《星球大战》里面太空部队的乳白色铠甲质感外壳,细看之下带有些许静默的诡异感。

Tesla Bot的面部是一个显示屏,显示屏背后是多个摄像头;脖子、胳膊、手、腿位置累计搭载了 40 个机电推杆。 Autopilot 摄像头会作为它的眼睛,它的胸腔内则安放了特斯拉 FSD 芯片,此次发布的多摄像头视觉架构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也会在其身上得到应用。

马斯克宣称,Tesla Bot将会达到和人类的尺寸以及重量相近的物理特性,并且会具有用于自动驾驶的相机系统和计算单元,未来会用来帮助人类处理“无聊、重复和危险的工作”。

当然,发布会并没有实物亮相,只是马斯克和他的PPT, 预计产品原型机将在2022年面世

马斯克简短介绍完后,一位演员穿着Tesla Bot造型的紧身衣在舞台上开始了短暂的机械舞表演,颇有超级变变变风范。或许是为了缓解尴尬,马斯克自嘲地表示:“演员不是真正的机器人,但是特斯拉的机器人将会是真实的。”

看起来,马斯克也知道大家对他的“狂言”并没有那么的信任。他在发布会结束后的新闻交流会上还特别强调, 因为特斯拉已经造出了带着轮子的“机器人”( 汽车 ),所以现在几乎拥有制造人形机器人所需的任何零件。

在特斯拉官方招聘页面,最近也发布了四个工作地点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职位,被外界视作与机器人项目直接相关。

岗位要求分别是专注于执行机构齿轮设计和系统;机器人的机械设计和执行器组件的集成上;高级人形机电机器人架构师;高级人形建模机器人架构师。

马斯克确实是掌握流量入口的高手。

TeslaBot的诡异造型和莫名其妙的发布会,社交网络的注意力又成功被“顶流”马斯克吸引了,各种段子和表情包层出不穷。

一如既往,同行们对马斯克的介绍内容持有异议,有媒体直言Tesla Bot完全是商业宣传——特斯拉绝对不可能在一年内制造出马斯克所宣扬的人形机器人。

目前,全球研制人形态机器人产品最为知名且公认的行业技术标杆是波士顿动力公司。

199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马克·雷波特创办波士顿动力,并在美军的资助下,研发商用机器人

虽然机械的运动能力进展迅速,然而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没有过多进展。

2012年,随着深度学习等算法突破,人工智能大爆炸。5G、物联网带源源不断地产生海量的大数据,投喂给AI大模型。加速迭代的AI大模型给机器人行业带来无限的遐想。

8月17日,波士顿动力分享了一段一分钟视频,双足人形机器人Atlas展示了手跨栏、后空翻下台阶、过独木桥、跳箱子、走斜板等高难度跑酷运动。 波士顿动力公司表示,跑酷测试展示了Atlas全身在各种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平衡,无缝切换动作的实力。

Atlas使用IMU、关节位置和受力传感器来控制其身体并感受地面获得平衡,通过感知算法来识别障碍物。

据波士顿动力介绍,深度相机以每秒15帧的速度生成距离测量数据,形成环境点云,使用多平面分割的算法从点云中提取表面。接着,算法输出的数据被输入地图系统,最后系统帮助Atlas用相机看到不同物体建立模型。

短短三天后,Tesla Bot用几张PPT就盖过了Atlas的风头,马斯克选择的时间节点就颇为值得玩味。

波士顿动力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特斯拉机器人的理论和设想非常前沿,对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也有借鉴和推动意义,但是从目前的行业发展格局和技术水平来说,Tesla Bot的商业化蓝图近乎是痴人说梦。

即便特斯拉有优秀的硬件研发能力,有强大的人工智能计算硬件和算法基础,有钱和政策支持,但是人形机器人研究 在关节控制、手部精细操作、视觉信息理解等几乎所有的技术细节上有太多尚未攻克的难题。

目前,Atlas也仅可以实现每小时5.4公里的移动速度,并没有可以实现灵活运动的手指关节,特斯拉基本不可能在一年内就完成同行们十几年都没有突破的瓶颈。

有不客气的评论人士指责马斯克宣布的Tesla Bot计划不过是为了转移大众注意力的幌子。

7月,美国权威的消费者权益机构《消费者报告》指出 特斯拉的FSD Beta V9缺乏安全保障措施,不应使用未经专业训练的用户进行驾驶测试。 从用户公开的测试视频中可以看到,纯靠视觉方案的FSD有时会莫名出错,无端乱打方向盘,不按道路线行驶等状况。

车企进行类似的测试时,一般会在电脑上模拟运行,由专业人员完成。特斯拉把测试版FSD开放给普通用户,是让未经训练的消费者成为了试验品,还给公共空间的行人带来了风险。

当地时间8月16日,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对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启动正式调查,认为该系统存在“难以识别停放在路边的紧急车辆”的隐患。

8月24日,马斯克在个人社交账号上承认公司最新发布的驾驶辅助软件FSD“不够好”,Autopilot/AI团队正在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改进。

特斯拉试图开发比普通人类司机驾驶安全约10倍的辅助驾驶系统,需要更大量的神经网络培训。

虽然Tesla Bot的“狂言”大概率是马斯克又一份“炒作PPT”,但马斯克的长远眼光一向精准 , 在线支付、新能源车辆、自动驾驶、动力电池、太空 探索 ……他几乎踩准了发展的路径。

近几年,各大服务机器人厂商开始加码技术链条布局,SLAM、AI芯片、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核心技术获得较快发展,服务机器人产品性能和智能化程度也有明显提升,产品类型愈加丰富。

QYReaserch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仿人机器人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11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8.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产品方面来看,双足机器人正在逐步替代轮式机器人,教育和 、研究与空间 探索 仍是机器人主要商用范围。

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0年的市场规模为超过4800万美元,占全球的23%,预计2027年将达到2.9亿美元,全球份额提升至34%。

中国厂商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后来者,但近年来国内快速发展的智能家庭小机器人和商场里随处可见的引导机器人,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

7月,上海举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优必选发布了国内首款可商业化的大型双足仿人型服务机器人Walker X。 Walker X身高130cm、体重63kg,拥有41个高性能伺服驱动关节,能够操控冰箱、吸尘器等家电,还可以帮人按摩,下象棋。

虽然人形机器人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马斯克所言的便利,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生产的前景确实越发的光明,或许会成为新能源造车后的下一个增长点。

马斯克曾说:“从长远来看,人们会将特斯拉视为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就像我们现在被视为 汽车 或能源公司那样。”

马斯克对相关 科技 在产业应用落地中的判断和界定值得思考,将新能源 汽车 视作是物联网终端已经不算是新概念,但将智能车比作是长了轮子的机器人却是另辟蹊径。

人形机器人全面介入到人类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绝对不会亚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时刻要为未来规划。

特斯拉宣布,首款机器人明年问世,该机器人有何黑科技?

易车讯?5月18日,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在其个人微博上宣布,第二届特斯拉AI(人工智能)日将于8月19日开幕,届时会有非常多超酷的更新!预计发布的新产品包括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原型机。

据悉,首届特斯拉AI日于2021年8月举办,当时展示了AI训练Dojo D1芯片和训练机器Dojo及特斯拉Bot的蓝图。在活动上,马斯克宣布训练机器Dojo将让人们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苦差事,其原型机器人预计于2022年上市。

届时将会消除“危险、重复和无聊的任务”,比如弯腰捡东西或去商店买东西,实质上,体力劳动的未来将是一种选择。

根据易车App“新能源品牌热度榜”数据,特斯拉以349.39万的日均关注度排名第3。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2022特斯拉AI日上推出的机器人,对行业发展能带来哪些变化?

在最近特斯拉公司也是宣布了公司的收款机器人将于明年问世。那么机器人都有哪些黑科技呢?我今天在这里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通过特斯拉公司的演示画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款机器人的外形是以我们人类为标准的颜色为黑白配色该机器人的身高约为1.7米,重约113金,此外在机器人的面部拥有一个显示屏,此外他的四肢即双手有几十个制动器进行操作,可以使机器人的双手可以像我们正常人一样灵活,且具有很好的平衡性和敏捷性。

在其发布会现场也是介绍了机器人的一系列操作,提前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代替我们跑腿,收拾家庭卫生以及其他的一些日常锻炼,另外在介绍时好像是开玩笑的说道,该机器人是能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前进。而且公司还利用了一些车辆上的al设备将其安装到机器人身上,已完成各种操作指令。此外该机器人的网络规划和标记也都能高效的运行工作,除了日常的人工训练来之前还可以用于武术道场等地方,可以和我们进行简单的对抗演习。此外该公司也介绍了机器人,拥有一个尖端的计算系统,是一款真正的超级计算器,能够实现每秒千万亿次的运算。

就我个人认为,这款机器人的研发是非常成功的,如果明年问世之后还可以稳定运行的话,那么对我们的科技将会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因为有了机器人就可以实现好多影视中出现的便利情况,比如机器人可以陪我们进行一些对抗练习,还可以帮我们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事。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全部解答了,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谢谢。

特斯拉在2022年10月1日的AIDAY上公布了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这个机器人可以从基础训练、Occupancy系统、车道和物体、规划、人工智能编译器和推理、自动贴标、模拟、数据引擎这八个部分,整体介绍了自家自动驾驶技术的进展。

擎天柱未来产量可达数百万台,预计价格不到2万美元。中信建投证券预测,特斯拉人形机器人2023~2025年产量分别为20万、50万及100万台,即2023年,仅特斯拉一家,其人形机器人业务将带来百亿(120亿)市值。